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学考试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题。

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记》的五种体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宋八大家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对联——上联:顺藤摸瓜,下联:_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7.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一开始学的是_______________

8.战国时期,苏秦读书很认真,常常累得打瞌睡,就准备一把锤子,一打瞌睡就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就是著名的故事______________

9.“邯郸学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10.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方位词) 

1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名言是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_》的开头。

14.歇后语——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___

15.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是__________,关于他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积累运用。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我们不可像这个人一样,三心二意。

4.老师感叹道:“青,______________,”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5.离别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王安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自己的无限乡思;王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6.李华正在填写毕业纪念册,他打算用诗句作为赠言送给好朋友。他这样写道:

我愿你有“石灰”般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惧磨难!

我愿你有“劲竹”般的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定信念!

3、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_)七八碎   _____)灯结彩   能歌(_____)舞   _____)心所(_____

_____)然不同   开山(_____)祖   _____)堂大笑   __________

(1)画线的词语属于ABCB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

(2)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一个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骆驼咀嚼时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或语境填空。

(1)抗疫期间,爸爸对当志愿者的妈妈心疼而又埋怨地说:“你呀!一个小老百姓,为大家的事情瞎操什么心?”妈妈则引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话回他说:“是呀!我是小老百姓,可是我‘__________。’”

(2)又是一年中秋夜,爷爷总有诉不完的思念,他抬头望望天上的明月,想起海峡对岸的亲人,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来:“____________。”

(3)月色中,妈妈站在田间地头,看着翻滚的稻浪,闻着稻穗的芳香,听着热闹的蛙鸣,想到这又是一个丰收年,不禁喜上眉梢,词人辛弃疾的诗句:“_____,_____。”仿佛萦绕在耳际。

(4)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指的是《水浒传》、《_____》、《西游记》和《_____》。

(5)老师常用《荀子》中的“_______”这句话来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希望我们有朝一日都能超越她。

(6)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吹拉弹唱,精彩纷呈,真可谓是____啊!(填一句歇后语)

(7)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鉴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杜牧。

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读这首诗,我们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能感受到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B.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江南特有的美景。

C.“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D.“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南朝是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陈,宋、齐、梁四个政权。

7、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句。

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这个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___________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像陀螺一样奔来跑去,忙个不停。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我按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没等我开口,他和我告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也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忽然又慢慢打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按扭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12层,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忽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傻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忽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心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1给文章加个题目,下列最合适的是(   )

A.不坐电梯 B.真没想到 C.爬楼梯 D.送货工

2第3自然段第1句话描写了送货工的外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送货工善良老实 B.表现送货工勤劳朴实

C.表现送货工黑瘦执着 D.表现送货工执着坚毅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B.比喻,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C.夸张,写出了送货工的忙碌与辛苦 D.夸张,写出了送货工朴实能干

4第8自然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启下 B.前后照应 C.总结上文 D.对比衬托

5“我按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我纳闷了……”作者纳闷什么呢?把纳闷的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9自然段中,为什么要写有个女人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便味,难闻死了”?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内容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芳草地。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成成预备同家人开启一场文化之旅。首先,他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之间的情致;再赶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升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山色中吮吸天地间的精华!

【1】这组材料是围绕____这个话题组织在一起的。

【2】读材料二,补全成成假期文化之旅的路线。

(沈阳)→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_”的部分,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在安徽滁州登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山灵水秀,景色宜人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意思是在不同地形高度下,产生了不同的气候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下面几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把情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②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③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④我们的同志在困        )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⑤中国人民正在受        ),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⑥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⑦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⑧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⑨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给本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本段第①~③句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4】本段的第⑦句再次重申了“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5】根据本段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声道:“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1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è

文中的应取读音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将信将疑——________

肯定——________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

5给文章加上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3、阅读理解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常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上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他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呀,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中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在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在文中找出与划线句中又唠唠叨叨字相呼应的两个句子。并用   画出。

2把第4自然段用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出来。

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而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__(每处不能超过8个字)

4结合上下文,指出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

5导致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____,父亲的难题是:________

6你认为保罗的理解对吗?如果你是保罗的父亲或老师,你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__________

7本文刻画保罗和父亲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描写。

8本文是写父亲用富有教益的寓言故事来教育保罗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请你举出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减少“低头族”,降低近视率

每次乘坐公共交通时,总要感慨:年轻的“低头族”真是越来越多了。如今,无论是在公交上还是商场里,随处可见手中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看得入迷的孩子。

在青少年近视率高发的背景下,保护好孩子的眼睛任重而道远。世卫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大军”目前已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造成近视的多种原因当中,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所造成的伤害实在不容小觑。电子产品中所含的短波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若是长时间接触,很有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近视。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受到蓝光的影响会更为严重。

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学习辅导还是课后娱乐,电子产品的确已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不接触当然矫枉过正。因此,如何引导孩子有保护、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是考验家长和老师教育智慧的一道“必答题”。

从学习辅导的角度来说,当前,不少学校教师使用一些App来给学生布置作业,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客观上增加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是否可以适当减少电子作业所占比例而向纸质作业倾斜?

去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要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方案》明确,学校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

从课后娱乐的角度来说,真实世界里的广阔天地远比手机、电脑里的游戏、影视剧更有趣。何不引导孩子走出家门、更多地拥抱大自然,多上几堂多姿多彩的户外实践课呢?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以暂时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拿出更多时间参与孩子成长,一举两得。

对孩子来说,电子产品要看、要用,但要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使用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学习,若是最后反而伤了眼睛,变成消遣时间的“玩具”,那就得不偿失了。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矫枉过正”在第④段中指( )

A.过于端正。

B.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是过分地纠正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

C.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

D.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是恰到好处的。

【2】“对孩子来说,电子产品要看、要用,但要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数字化时代,孩子无论是学习辅导还是课后娱乐都要用电子产品。

B.为了降低近视率,减少“低头族”,应该让孩子完全不要接触电子产品。

C.孩子应该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不能把电子产品变成消遣时间的“玩具”。

D.电子产品资源丰富,利于孩子学习成长,应该多使用,否则会被社会淘汰掉。

【3】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邻居家的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带小孩,经常把手机给他家四岁的孩子玩,觉得孩子没闹就行。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不合理在哪里,并给他们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9、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天地。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能力,你最希望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你最希望未来科技赋予你的一项能力是什么。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