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为了逗他发笑,全体男孩一起喊着他平时爱说的那句话——“对不起!对不起!”
B. 这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用优美的动作完成了。
C. 我看见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D. 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草地也好,它们都散发着香甜的气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小明吓得精神抖擞。
B.李双由于手疾眼快,打篮球时受了伤。
C.铁柱长得膀大腰粗,非常敦实。
D.足球场上他俩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屡屡得分。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东莞 莞然 莞尔一笑
B. 数落 数量 数一数二
C. 奔走 奔波 疲于奔命
4、课本链接吧。
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的有关内容改写的。课文着重叙述武松在酒店______和趁着酒兴上冈______的情形。
2.《草船借箭》改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了______的神机妙算。事情的起因是______,事情的结局是______。
5、习 作。
他 了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成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1)当你看到题目后,你内心中的他是谁?( )
A.爸爸 B.爷爷 C.弟弟 D.叔叔 E.其他(警察等)
(2)什么事情?( )
A.被冤枉了 B.和朋友吵架了 C.没考好 D。其他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想当时他的表现是什么样的?(详写/略写)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详写/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详写/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或别人的反应(详写/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
点明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
楚人拿着cháng máo( )和dùn pái( ),chēng yù( )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这时有人让他拿自己的cháng máo( )刺自己的dùn pái( )试试,于是,楚人zhī zhī wú wú( )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后来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7、歇后语填空。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
(2)打破砂锅——____________
(3)和尚打伞——____________
(4)井底青蛙——____________
(5)竹篮打水——____________
8、填空
《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9、课内阅读。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选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段,写出孩子的表情变化: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猴子如果会说话,它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选段中水手们的两次“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是因为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让水手们觉得猴子特别调皮。
B.猴子不仅不还帽子,还故意逗孩子,猴子的表现让“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C.水手们之所以“笑”是因为孩子无助的样子很好玩。
D.水手们的两次“笑”,让孩子觉得很尴尬,也为后文孩子爬上桅杆推波助澜。
10、阅读。
家乡的小河
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她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吹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1)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______)
(2)轻掩: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______)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一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用“ ”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让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作者把夕阳西下时的小河比作醉汉?“站定”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处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练习。
那座山正当山顶,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中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写出描写石头的形状、所出位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变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月 光 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贝多芬急忙跑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了下来,并且命名为《月光曲》。
【1】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
【2】贝多芬弹的《月光曲》的调子如果用文字来表达是什么样的呢? 用“ ”在文中画出来。
【3】选文中哪些是盲姑娘的联想呢?找出来画上“ ”。
13、精彩片段。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这段话中,作者主要抓住了刷子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了细致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
【2】“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将此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那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
材料二:
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孩子属于“深层 记忆”。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
材料三:
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还有一些名人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
【1】阅读材料,探究出现汉字书写危机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贏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获胜(_____) 主意(_____) 信任(_____) 猜测(_____)
【2】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 )
A.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B.观察细致。
C.胸有成竹。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看来,你发现田忌跟孙膑观察比赛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知识巩固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金色的事物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金字塔的形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仿写
金灿灿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快乐阅读。
玛丽大娘
在一个盛开郁金香的小村庄里,花农玛丽大娘种了一辈子的花,她一直想培育出一种优质的郁金香品种。直到晚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她培育出的新品郁金香色泽艳丽,花冠硕大,花香袭人,堪称郁金香中的绝品,令人叹为观止。
新品郁金香一上市,花摊前便挤满了爱花的人。人们争相购买,花的价钱也节节攀升,玛丽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听说玛丽大娘培育出了新品郁金香,许多人都登门拜访。有的人鼓动大娘为新品种申请专利,有的人愿意出天价购买新品种的全部种苗。所有这些,都被玛丽大娘一一拒绝了。
第二年,春光明媚,积雪开始融化。一天,大娘把村子里的人都请到自己家里,给每家赠送一包新品郁金香种子。乡亲们都十分感动——这可是玛丽大娘煞费苦心培育的种子,凝聚着她毕生的心血啊!当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种惊艳绝伦的郁金香新品种。到了开花的时节,浓郁的花香飘散得很远很远。到这里来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小村庄顿时成了超级大市场。玛丽大娘扶持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她的事迹被当地电视台知道了。记者前去采访:“玛丽大娘,如果您不赠送新品郁金香种子给乡亲们,而是让自己的新品花垄断市场,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吗?您为什么要无偿赠送呢?”大娘微微一笑,说:“如果村子里只有我一户富裕了,而乡亲们依然贫穷,我们村还是穷村子,我怎么能安心呢?再说了,花是要靠蝴蝶蜜蜂传粉的,如果周围的花不优秀,时间一长,我的新品花也是会慢慢退化的。现在家家都富裕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新品花退化,不是很好嘛?”听了大娘的话,围观的人报以热烈的掌声,记者也佩服得连声称赞。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玛丽大娘的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如愿以偿”是指___;“叹为观止”的意思是____。文中形容赏花、买花的人很多的一个词是___;从“煞费苦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
【3】玛丽大娘回答记者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二是_____。
【4】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赞美新品郁金香。(可以是短文中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者也佩服得连声称赞。”记者会怎样称赞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 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______”画出来。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冯大刚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_________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lán)褛(lǚ),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他不像其他乞丐(ɡài)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shēn)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shān)姗而去了。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也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为短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
A.春天的同情
B.语言的魅力
C.让·彼浩勒和老人
D.让·彼浩勒在巴黎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漠不关心——________________ 姹紫嫣红——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方法。第二自然段中具体写“无动于衷”的语句有哪些?用“ ”标出来。
【4】联系上下文概括,为什么下午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新天地。
1.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也来挖苦我吗?(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成为一句话。
(1)
(2)
(3)
22、按要求写句子。(5分,每句1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3)母亲不识字。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
(5)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缩句)
——————————————————————————————
23、习作。
“足下万里,移步换景”,生活中处处有风景,处处有美景,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描写出事物的动态、静态之美,还可以写出景色的变化之美。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