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公公说。

B.爷爷常常对我说:“要想身体好,运动少不了。”

C.“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遵守规则对你来说就这么难吗?”

2、下列带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jiǎ)装    (āi)打    (dā)应

B.(yà)根儿   (cēn)差   (dàn 

C.一(gū)碌   宿(shè)   (luò)下残疾

3、把不同类的词用   画出来。

1.红松 白桦 栎树 榛子 杨树

2.嫩绿 金光 乳白 杏黄 淡粉

3.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景色诱人  严严实实

 

4、我会选(在正确的解释上打“√”)。

1.夜幕降临  到,来;挨着,靠近;照着字画模仿。

2.光彩夺目  抢,强取;争取得到;做决定。

3.奔流不息  停止;消息;繁殖,滋生。

4.举世闻名  用鼻子嗅;名声;听见。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孙中山、(__________)的白求恩、(___________)的老屋和(___________)的英子,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唐代(_________)的( 《________》 ),其中“坐”是(_________)的意思。

(3)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____________)。小雨滴(____________),一场热闹的(___________)便开始了。(_______________)……叮叮咚咚……

(4)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里的积雪很快就铲除了,真是——(__)啊!(写一句谚语)

(5)“(________)皆弃去,(____________)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课文运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方法,突出了司马光的(_________________)。

(6)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可爷爷出门总不喜欢戴口罩,你该怎样劝说他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这句话中“粗壮”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我们还可以说粗壮的________、粗壮的________等。

7、课文回顾。

课文以优美的语句描写了西沙群岛________________、海岛三个方面的景色,说明西沙群岛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读下面的日记,完成练习。

(1)今天,我们去植树。春风吹动树叶,小鸟欢快地叫着,它们yǎn zòu 乐曲欢迎我们。

(2)挖开cháo shī的土壤,我们种下小树苗。小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shǒu bì,我想很快就会有小松鼠和小mǎ yǐ来玩耍。

(3)这是cuì lǜ的梦,也是美丽的童话,更是人类bǎo ɡuì的cái fù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外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得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得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稍显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出脖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得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型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抢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 生命力、活力

2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画面,第三至六自然段各是一幅图画,请连一连。

第三自然段   牧童晚归图

第四自然段   稻田欢歌图

第五自然段   枫林红叶图

第六自然段   池塘秋色图

4找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用“——”画出来,说说是用什么来比喻什么,再仿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拟人句,再仿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子(shàn shān),shàn 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写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画“﹏﹏﹏”的句子,把________当作人来写。文中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雨把五彩缤纷的颜料都分给了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海滨小城》节选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裁   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   茸)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蔗   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   缝)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用“√”画出来。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笼罩:______________

密不透风: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重点描写了初夏时节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时我们要关注有特点的句子,请规范抄下描写榕树枝叶茂密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亮出你自己

①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出来散步。

②(戴   带)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花猫和鸭子边走边商量(钓   沟)鱼的事情,鸭子的嗓门好大好大,而花猫总是轻声细语;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③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正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④“喜欢是吗?走!我们一起到岸上去!”一只乌龟爬过来,对小螃蟹说。

⑤“可… …我走路是横着的,别人会笑话我!”小螃蟹说出了它的担忧。

⑥“哈… …”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特点。看,小兔走路 ,鸭子走路 ,花猫走路 的,我走路 的,大家各有特色呀!别担心,勇敢地亮出你自己!”(读到这里,我预测: 。)

⑦“你好!小螃蟹!”大家都主动和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它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

【1】在第②段中的括号里选出正确的答案,打“√”。

【2】动物们走路有什么特点?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第⑥段的横线上。

A.摇摇摆摆 B.慢腾腾 C.蹦蹦跳跳 D.静悄悄

【3】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4】读一读,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你的预测填在文中“ ”上。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班长脸红了

陈千穿上雪一样白的的确良衬衫,红着脸,悄悄地站在妈妈用的穿衣镜前,对着镜子,扯了扯衣角,拉了拉衣领、袖口……直到自己觉得衣服合身后,才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一路小跑地向学校奔去。

陈千和李华同桌。李华是班长,已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读书。陈千走到座位上,从肩上取下书包,不料手一抖,“哗啦”一声,一失手将李华桌边的文具盒碰翻了。文具盒掉在地上,钢笔、蜡笔、圆规、直尺……sǎ(  )了一地。

陈千见了,忙说:“对不起,李华,请你原谅。”说完赶紧弯下腰,收拾地上的东西。

“你瞎了眼啦!还原谅个屁!”李华瞪着眼吼道。

“李华,你……干吗发火骂人!”陈千直起腰,把整理好了的文具盒轻轻地放在李华的桌子上,生气地说。

李华没有zài(  )吱声,因为值日老师已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走后,李华余怒未息,愤愤地拿起钢笔,准备做作业。不料,在抽笔套时,由于用力过猛,笔管里的墨水溅了出来。有一滴正好掉在陈千那雪白的衬衫上,像只顽皮的“小蝌蚪”摇头摆尾地yóu(  ),怪难看,怪刺眼的。李华吓呆了,两眼僵僵地盯着陈千的新衬衫和衣服上的那个“小蝌蚪”,硬着头皮,准备挨对方的一顿骂。

陈千明白,他的这件衬衫来之不易啊!是妈妈用上个月加班的钱买的料子,又是妈妈昨晚辛辛苦苦干到深夜才做成的。想不到还没穿一天,就……陈千越想越恼火,真想对着李华大嚷一阵。但他一看到李华那十分尴尬的样子,刚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另一种语言:“没关系。yǐ(  )后做事小心点就是。”出乎意料!李华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1.在短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合适的汉字。

2.选择正确的解释。

(1):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音信。③停止。④利钱。

“余怒未息”的“息”的意思是(  )

(2):①丢,丧失。②错误。③没有把握住,疏忽。④找不着。⑤没有达到目的。⑥改变。⑦违背。

“失手”的“失”的意思是(  )

3.回答问题。

(1)“刚到嘴边的话”大概是什么话?

(2) 李华的脸为什么红了?

4.写出三个与“赶紧”意思相近的词。

14、课内阅读。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他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编在吹竽队里。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子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的脾气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1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中的排场指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最后一个自然段里听到这个消息中的消息指什么?用  画出。

3南郭先生不会吹竽,那他为什么能在乐队里混过一次又一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当年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_____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科学的幻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现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努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一来,花儿们便放假了。(仿写句子)

蝴蝶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弟弟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屋以经活了一百多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难道我们会忘记祖国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确定框架

1.确定你要写的一处风景,拟好题目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这处风景能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处风景有哪些景物让人记忆深刻?请列举出来,并拟好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我会修改病句。

1.这里的白荷花美丽,优美,好看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虚心地帮助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画对他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这样做救不了所有的小鱼,所以他仍然坚持去拾起小鱼扔回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虎门销烟》这篇课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的句子。

挂满苹果的树权慢慢地缓缓地弯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非常惊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注意写出他()的特点。题目自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