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周测练习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来。

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高,榕树壮,______________像手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养蚕又插秧。早起勤耕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一定要诚实守信。

6.中午,_____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______________。要是下起_____

,日月潭好像_____________,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7.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想看到千里的风光,那就要登上更高一层的楼。这句话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清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有情。

2、根据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1)自言自语(ABA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柔软(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解释,写出四字词语。

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______

2)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______

3、节补充完整

满分5 manfen5.com

 

 

4、我会照样子,填一填。

野果    ________蘑菇    ________野菜    ________松鼠    ________蜻蜓

________蝈蝈    ________夕阳    ________明月    ________星星

5、字词积累——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   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我会拼,也会写。

bàng wǎn zhī shi hǎi yang nǎi nai gōng yuán

 

sàn bù hái zi zhǐ chuán páng biān yáng shù

   

我发现我填的第三个词语的部首都是 ,它们都是结构 ,这样的字要写得 才漂亮。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极”的右边“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 )

【2】词语“沉没”“淹没”“没有”中“没”的读音是一样的。 ( )

【3】“我坐在窗前认真地做做业。”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 )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老渔夫为了就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___ 

2.为了看人家店里的烤鸭,三毛被弹簧门撞翻在地上。_______ 

3.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  _______

4.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___

5.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栽了,送给爸爸了。_______

9、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西部。_____

2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经过了十三年,洪水终于退了。_____

3蒲公英是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的。_____

4《雪孩子》中是兔妈妈救了小白兔。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在正确的答案后画“√”错的画“×”。

1、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没有错。_______

2、因为喜鹊是用棉花、枯草做的窝,寒号鸟是用树枝做的窝。所以寒号鸟冻死了 _______

3、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但他不听邻居的劝告,不懂得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也没得到。_______

4、大禹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治好了洪水。_______

5、周恩来总理一边挑粮一边研究打仗。_______

1928年,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了。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  

大风起,把头摇一摇;

风停了,又挺直腰。  

大雨来,弯着腰,让雨浇;

雨停了,抬起头,站直脚。

不怕风,不怕雨,立志要长高。

小草,实在是并不小。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动词。

2.你从哪里看出小草不怕风和雨呢?

3.说小草并不小是因为(  )。

A.小草长大了。

B.小草长得小,但是志气高。

C.小草有很多好朋友。

4.读了短文后,你觉得应该学习小草的什么精神呢?

 

12、课外阅读。

树也会写字

树会写字。  

大家都不知道,  

他们有两张纸,  

一张是阳光,

一张是月光。

树真的会写字。 

大家都不知道,

他们很认真,

用自已的影子,

天天写好大好大的字。

1树有_______张纸,一张是_______,一张是_______

2树会写字,他用(   )写字。

A.树枝 B.阳光和月光 C.自己的影子

3(树)天天写好大好大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树很勤奋,每天都写字。

B.阳光和月光照在树上,树的影子形成了大大的字。

13、读一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1)把各种树木和它们对应的特征连起来。

杨树

秋天叶子变红

榕树

开花很香

枫树

喜欢温暖

木棉

金桂

(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只填序号)

A.比喻

B.拟人

①梧桐叶子像手掌。 _____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 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银杏和水杉被称作植物中的“________”。

②文章中出现了很多反义词,请任意写出一组:

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树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有一只狮子爱说大话。一次,一只蚊子在他耳边嗡了一声,他不耐烦地拍过去,却怎么也拍不到。蚊子很得意,就时常去骚扰狮子。慢慢地,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一天,狮子来到池塘边,看到一只青蛙正在吃蚊子。青蛙看见满头是包的狮子很是同情。狮子虽然想找青蛙帮忙,可他哪好意思,他可是百兽之王呀。

狮子大王,蚊子很容易对付的。青蛙说。

那当然,我一巴掌能拍死一百只蚊子。

您就不要说大话了。青蛙说。

不信?叫蚊子们放马过来吧!狮子说大话的毛病又犯了。

听到狮子这么说,蚊子们一拥而上。狮子被叮得浑身是包,狼狈地跳进了池塘。

1给短文想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有人说: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他谁都不怕。对于短文中的狮子,你觉得这个说法是(正确  错误)的,因为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只要力气大,就什么都不怕。(  

2)做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15、读短文,做练习。

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走在林间,你如果觉得口渴,这里有“天然水壶”。砍下一根叫“扁担藤”的植物,藤的断处,清甜的水像泉水一样喷出来,为你解渴。下雨了,也不用愁,这里有“天然雨伞”。砍下一张海芋叶,宽大的叶子足够你遮雨。

1读短文,填空。(填写序号)

①跳舞草     ②蝴蝶花    ③吃蚊虫花

④望天树     ⑤古茶树    ⑥箭毒木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那里有______

2第2小节中介绍了两种植物,请你完成植物资料卡。

植物名称______,特点______,用途______

植物名称______,特点______,用途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我会写,用下边加点的字造句。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对子

天对风

凉对________

鱼虾对________

肥对________

红对________

枫叶对________

18、连词成句

1.帮 我 早晨 妈妈  起来   房间   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 

2.赶快 教室 同学们  上课铃  走进    响了

__________________ 

3.辛辛苦苦  我们 农民伯伯  种出来的 粮食  吃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  我们  献上  鲜花  给  一束  教师节  那天

__________________ 

5.每天  我们 身体  锻炼  坚持  都

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转换成陈述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①在这绿化好的城市里还用买空气?(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领巾还能不保护小树?(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看图写话: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请用上恰当的动词写一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