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和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曹操——草船借箭
D.林黛玉——醉卧芍药丛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仙鹤 嫌弃 朱红 嵌入
B.镜呷 望哨 适宜 玻璃框
C.一亩 身段 悠然 爱幕
D.萝筐 侵泡 茶水 缠住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恩人 酬谢 僵硬 后悔 B. 蒲扇 稀罕 集市 余光
C. 微弱 晚霞 即然 丁嘱 D. 眉开眼笑 恋恋不舍 相依为命
4、看拼音写词语。
手术台上,沃克医生chàn dǒu( )着双手给病人做手术,他不得不chéng rèn( )这次有些紧张,当得知病人是刘伯承将军后,沃克医生sù rán qǐ jìng( ),yóu zhōng( )地说:“认识你很róng xìng( )!”
5、看拼音写句子。
qún zhòng chà bù duō bǎ sǎng zi dōu hǎn yǎ le,bǎ shǒu zhǎng dōu pāi má le.
________,________
6、辨别形近字组词。
悔______ 澡______ 塔______ 幕______
诲______ 噪______ 搭______ 慕______
7、[词语积累]
(1)写出3个形容国家兴盛、社会安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3个形容国家衰落、社会动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玩味书香,按课文内容填空。
(1) 这篇散文按 安排写作的顺序,作者先写 看海潮时的情景,再写 看潮水的情景,最后写 。从不同的位置,反映出潮水的不同情景。
(2)《江畔独步寻花》是 朝大诗人 的作品,其中的“寻花”是 的意思。诗中表达作者对眼前的美景爱不过来的情感的两句诗是: ,
《书湖阴先生壁》宋朝诗人 的作品,这首诗中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眼中的美景赋于人情,让人读来自然,堪称神来之笔,这两句诗是: , 。
这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情的古诗,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9、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11分)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sōují(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kǎochá(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fènbǐjíshū(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dànshēng( )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查字典:(3分)
A.“垂”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1)东西的一头向下;(2)流传;(3)将近;(4)敬辞,用于别人。“名垂青史”的“垂”应选择第 种意思。 成语 中的“垂”应选第1种意思。
B.“携”一共有 画,其中第12画笔画名称是 。用“携”可组成词语: 、 。
(2)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3)仔细阅读这段话,从“一袭破衫”“终日奔波”“面对孤灯”“年老体弱”等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谈迁 、 、 、 的坚强意志与坚定的信念。(2分)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1分)
(5)读了这段话,一定让你想起了许多有关战胜挫折的明言警句,请选择一句写下来:
。(1分)
10、早(节选)
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 励 厉):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 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历 励 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以后要早到 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用“√”标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查字典,填空。
“当铺”的“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再查音节 。“铺”在字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①商店;②床;③旧时的驿站,现用于地名。“当铺”的“铺”应选择第 种解释。
3.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4.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实际是指鲁迅 。
5.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 的精神。
11、课外阅读。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诗歌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具体形象来表达乡愁。
(2)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下列对这首诗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朝。
D.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思念和遗憾。
12、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葡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文中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_,第2个是______。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在文中找出蔺相如“往回赶”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2】“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句话体现了( )
A.白鹭的无所事事。
B.白鹭登高眺远、悠然自得、气度非凡。
【3】根据文段内容,先给下面三幅图各起一个名字,再完成练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三幅图中你最喜欢第(_______)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哪些关于白鹭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之: 下:
尽: 唯:
2.文中的“伫立”可以换成“站立”吗?为什么?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解释?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 ”画出文中采用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5.长江上每天驶过的何止千帆,诗人为什么却说“孤帆”?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15、 永远的一课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 )着四处搜索,从屋顶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吱吱”而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 )之词,还是有人没有出教室。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我们规规矩矩地立着。
五分钟过去了,欧阳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你们站半个小时,你们也顶得住,叫你们只穿一件衬衫,你们也顶得住。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我很庆幸,那天我没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永远的一课。
【1】借助字典,在合适的位置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一反常态”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看出欧阳老师“一反常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你在文中画出来。
【5】结合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说说老师这样上课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达到目的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什么把这短短的五分钟称为“永远的一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提升。根据选文内容完成练习。
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
——《少年中国说》
【1】一个国家的老少,由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
【2】你认为目前的中国,是少年中国还是老年中国?说一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客、文书帛画制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政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莫高窟彩塑的特点是_____、_____。 作者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三类彩塑,详写了_____。
【3】“ ”一词概括了莫高窟壁画的特点,用“﹏﹏﹏”画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赞扬了________。
【6】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读故事。
剥 豆
毕淑敏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bō bāo)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pū pù)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zhāo cháo)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盆里已经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luò là)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了。”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sānɡ sànɡ),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选择。
(1)文中( )内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bō pū cháo luò sānɡ B.bāo pū cháo luò sànɡ
C.bō pù zhāo là sànɡ
(2)文中说“一些喜悦悄悄涌上心头”,作者“喜”的是(_______)
A.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 B.儿子要和我公平比赛
C.我剥的豆比儿子多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简要分析原因。
“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几种?并从文中找出对应的描写语句。
( 描写) 语句:
( 描写) 语句:
( 描写) 语句:
【4】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类文阅读
春天的黄鹂(节选)
刘学刚
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宛 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
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止于高松,( )春天里的翠柳,( )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黄鹂鸣于翠柳,是鸟在其中生命得以辉煌、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超然的一种极(致 至)。黄鹂就这么一叫,天就澄明了,地就碧绿了,人就轻松了。
那是春天里一(副 幅)最美丽的画面:黄鹂早早醒来了,柳树早早就站在等待里,谁都不想辜负这明媚的春光。尽管这个春天来得太晚太晚,这是盛唐的秩序被打乱后第一个色彩(清 青)丽的春天。让花草落泪去。让马蹄纷乱去。蜀中的天堑之险,应该把喧嚣挡在外面的。浣花溪畔,有花便是韵脚,有水定在吟咏。
那一刻,诗圣走在黄鹂的歌里,黄鹂歌在诗圣的诗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其中的一个,便是诗圣自己了。看着一行深受鼓舞的白鹭,诗圣把耳朵望成了八方。黄鹂唱着,诗圣吟着,两个黄鹂奏出千年不去的绝响。
(选自《牛城晚报》2009.03.13)
【1】用“√”画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
【2】“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诗圣______的《绝句》,请将这句诗补全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5分)
(1) 洛阳的发展可真快,几年间架起了这么多大桥和公路。(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得真快啊。(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雪花在空中飘。(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人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扩句和缩句。
扩句:校园里种满了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鸟雀怎能如此尽情歌唱呢?(改为陈述句)
【2】窄窄的峡谷,经不住如此之多的马驰骋。(改为反问句)
【3】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意见。(改病句)
23、习作。(任选一题。)
1.你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相信对家里的电器一定非常了解,请用写说明文的方法来介绍家里的电器吧。题目自拟,400字以上。要求:介绍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别忘了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哟!
2.你的家乡一定有很多特产,如果你是一个小小推销员,你会怎样推销家乡的特产呢?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写。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列提纲:填一填,理清本次习作的思路。
题目:
开头:先交代你要介绍的事物是什么,可从外形方面来介绍。
中间:具体介绍事物的主要特点,可以运用 等说明方法。
结尾:事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