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语文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写说明性的文章,语言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但是无论哪种风格,对事物的描述都要准确、清楚,不能言过其实。
B.阅读中我们要尽可能提高阅读的速度,所以只要读得快就可以,对于文章的内容可以一知半解。
C.民间故事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讲述中我们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给故事“添油加醋”,让听众感觉到生动、有趣。
D.作者的情感往往蕴含在场景和细节的描写中,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5 分)
噪音(cào zào)调节(diào tiáo) 勉强(qiǎng qiáng)
扫兴(xìng xīng) 放假(jià jiǎ) 夹(jiá jiā)丝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
B.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C.张强虽然学习成绩好,而且他一点也不骄傲。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上鞋不用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亲者,_______________;敬亲者,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满十事九空。
4.诸葛亮是三国军事家。他说过一句“立志和淡泊名利很重要”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2.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
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6.本学期我从《落花生》中懂得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在__________(作者)的《少年中国说》中记住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的启示;在《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两篇课文中感受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所营造的不同景致的美。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歌子》描写渔夫捕鱼情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吁国家重用人才。
(4)在学习上,我喜欢用“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多学多问。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取真才实学。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巧填同音字。
shù: (________)林 (________)字 结(_______)
tái:(________)起 灯(________) 青(______)
xī:(________)望 (________)收 (________)阳
jiàn:修(______) 中(_______) 看(________)
8、用心体会下列加点字词的作用。
(1)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
文中加点的词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和形容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②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③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④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解释文中的词。
①沉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糟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荒废: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捉摸: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②两段写了哪两个事例。
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段①划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②可分为两层,从表达方式看,第一层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并非单指要保全自己短暂的生命,其深刻的含义可用下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情感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根据上述语段说说作者从几个事例中引发了哪些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学文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读《白洋淀纪事》,每遍都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当时,贾平凹没有给他这种读书法起什么名字,我们就叫它“读书学文”法吧!
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就是通过阅读著名作家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他说:“第一看文章的主旨大意,第二看整体布局,第三看文章展开的主要线索,第四看遣词造句……”通过这“四看”,吕祖谦既读了书,又学会了写。
北宋诗人黄庭坚读书时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一次,黄庭坚从开封相国寺得到一本宋子京写的《唐史》初稿。这本史稿是经作者修改过的,稿纸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有的字已无法辨认,黄庭坚却如获至宝,对修改之处读得特别仔细,凡宋子京改过的字句,他都反复推敲,对比分析。这样读下来,黄庭坚收益很大。
这些经验表明,“读书学文”,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从名家的范文中吸取营养,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读书方法。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本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人的读书方法。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黄庭坚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读书学文”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指纹的秘密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7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地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
【2】指纹就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3】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可以说明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文中加点的词语“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看不见的爱(节选)
①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④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蹲下 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⑤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
⑥“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⑦“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⑧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漫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⑨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往回走。
⑩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我”为什么想教那孩子怎样打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④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短文中画“ ”的句子包括了对孩子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但小男孩__________,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故事的美好结局。
【5】短文中母亲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话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删去吗?( )
A.不可以,它使文章有了完整的结局,证明了孩子坚持去做,最终获得了成功。
B.可以,这篇短文是写母亲无形的爱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些画蛇添足了。
【7】发挥想象,故事中的男孩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动人的友情提醒
在某大学校园的草坪上,竖立着这样一小块标语牌:“已有开阔大道,不劳另辟蹊径。”意思是,这里已经有了宽阔的大路给你走,就不劳驾你从草坪上另外开辟一条小径啦。语言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在公园里,如果竖立这样一些标语牌:“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别踩我,我怕疼!”“席地而坐绿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效果肯定要比“请勿践踏草坪,违者罚款!”好得多,是不是?在公交车站张贴“上车不争先,下车不恐后,老弱扶一把,人人把你夸”,朗朗上口,像儿歌一样的风格带给人特别的记忆。在居民小区可张贴“家养宠物很可爱,外出管好避伤害”“居高不要‘淋’下,爱邻即是爱己”这样的社区文明用语,人们看了不仅心里暖暖的,而且会点头称是。
怎么样,看了上面这些细致周到、富有情趣的提示语,你一定体味到语言在生活中的妙用了吧!
1.“已有开阔大道,不劳另辟蹊径”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___”。
2.“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这句话告诫游客( )(多选)
A.请游客不要采摘花朵。
B.请游客从草坪上踏过,一定要留下脚印。
C.请游客不要把垃圾扔在公园里。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拟人句,并画上“ ”。
4.“上车不争先,下车不恐后”,这句话由一个成语化用而来,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正式亮相
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开幕式21日在位于河北张家口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举行。据了解,此次开幕式是“雪如意”今年11月通过国际雪联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后的首秀。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中国首座跳台滑雪场地,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顶部最高点与地面落差达160多米,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
21日晚的开幕式设置“点亮‘雪如意’”环节,应用光影技术,通过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多方面展现“雪如意”的独特魅力。只见“雪如意”伫立于覆满白雪的山巅,在美轮美奂的灯光映射下熠熠生辉,营造了冰雪梦幻的情境。
开幕式现场还设置了“欢聚‘雪如意’”“相约‘雪如意’”等主题文体表演,展现河北各地冰雪健儿奔赴赛场欢聚,体现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同时呈现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生动局面,并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
作为北京2020年冬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省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冰雪运动会的基础上,今年高标准组织举办第二届冰雪运动会,为北京冬奥会预热升温。(中国新闻网)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中国国窣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位于_______________,于11月通过_______________验收,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开幕式是它的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运动会为北京冬奥会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请根据2〜5自然段内容简单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_________”的句子,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介绍“雪如意”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③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________,作者先后用“____”“______”与小艇______、____、_____进行类比,写出了小艇的特点。
【3】选文第④段两个加点的“总能”体现了什么?
______
【4】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她让每一棵小草都快乐歌唱
①说起来这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的小学是昆明师范附小,班主任叫李崇贞,教语文。李老师长圆脸,短发齐颈,拢在耳后,时常穿一件中式斜襟女装,像个利索的家庭妇女。
②李老师是在我们进入五年级的时候来当班主任的,开始我实在不适应,别的老师都喜欢带着几个成绩和才能突出的学生在校园里溜达,可李老师从来不单独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这种自幼就“出头露面”惯了的孩子很是不爽,有一种“失宠”的感觉。
③我看不起“差生”。我们这些院校子女都这样,也不跟他们一起玩。班上有个魏同学,留级生,个头大,坐后排,每天迟到,上课还打呼噜,就别提回答问题了。不要说我这样的“尖子生”目中无他,一般同学也都视他为“害群之马”。
④一次,李老师让我们这些院校子女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到郊外去野炊。魏同学被老师邀请一起参加。在一条小河面前,我们被拦住了。河不宽,水不深,没有桥。农民们都是涉水而过。我们沿河来回走了几趟,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过河。这时,身材高大的魏同学跳下了水。他已卷好了裤脚,可水还是淹过了他的裤子。他毫不在意,豪爽地说:“来,我背你们过去。”于是,这些平时对他毫不在乎的骄傲的小家伙们,一个个乖乖地伏在他宽厚的背上过了河。我是最后一个过河的,趴在他的后背上我只觉得脸发热,心跳得特别厉害,不过是几十秒钟的时间,却感觉时间好长。魏同学细心地把我放到岸上,当他想折返回去取鞋子的时候有人冲着他大喊:你的鞋已经被张曼菱拎过来啦!大家的笑声响成一片,我发现李老师也在笑,看看魏同学,看看我,再看看其他人笑得那么欣慰。
⑤很快,我们决定发展魏同学加入少先队了,他那高大的个子,戴上红领巾时有点羞涩。全校都很震惊,因为这在他原来的班里是不可能的。这是李老师的眼光,她不是让我们去帮助一个落后的学生,而是培养了他的自尊心,也纠正了我们不公正的鄙薄之心。从那以后,我就发现原来身边有很多高大的人。
⑥如今,我已经年过七旬,我感恩李老师,是她纠正了我人性和人格的偏差。她充满智慧地教育了我,让我自悟,把我那颗轻飘飘的少年心,耐心地捶打,让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不鄙薄他人,也不轻狂。
⑦李老师是我们今生难得的慈母与严师,地把不同的孩子,都揽进慈母的怀抱,她播撒阳光、播洒雨露,让每一棵小草都欢乐歌唱。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第⑤自然段中有两个“高大”,第一个“高大”指的是:______;第二个“高大”指的是:______。
【3】联系上下文,选择对第④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最为准确的理解,在后面划“√”。
A.我很紧张,担心不小心会掉到河里。( )
B.我很惭愧,因为平时看不起魏同学这样的差生。( )
C.我很害羞,自己是个女孩子,让男孩了背,有点不好意思。( )
【4】第④自然段中写到了李老师“笑得那么欣慰”,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让老师感到欣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你对短文题目(她让每一棵小草都快乐歌唱)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 “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米沙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我不知道□魏佳小声地说□把脸转过来□米沙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魏佳越来越伤心。“呜……呜……”
沃罗佳看到了,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糟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前的“ ________”上加上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 !
【1】按照原文填空。
【2】下面的句子在朗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B.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3】本文歌颂_______的发展前景,赞美了_______勇于担当。
A.中国少年 B.少年中国
【4】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文中体会出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这个美好的愿望需要靠谁来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少年中国说》能激发起我们强烈的爱国情。爱国情不仅体现在梁启超对祖国未来的期待中,还体现在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愿里;体现在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质问中,体现在龚自珍对统治者“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真诚劝告里。
19、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四条龙________,________,便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游客看了,觉得__________,很是_________,就请张僧繇________。
霎时间,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被点上眼睛的龙___________。游客们____________,无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括号内文字要求把句子换种说法 (4分)
我坐在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改为把字句)
现在台湾“光复”了,我们不可能不讲国语。(改为反问句)
21、下面句子写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请照样子写一写所给的情景。
示例: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 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火车进站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个车站”指丰台火车站。简练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把握介绍要点。
丰台站为更好地服务不同类型的旅客,在候车大厅进行了分区设计,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和母婴哺乳室。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出行旅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对我影响最大的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所填内容可以是一本书、一个人、一句格言或是一次发现等等。2.内容要具体,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积极影响,表达出真情实感。3.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