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自己的积累填空。

(1)水是多变的,时而是王安石笔下“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温柔,时而是苏轼眼中“黑云翻墨未遮山,___”的淘气,时而又是刘禹锡心里“九曲黄河万里沙,___”的磅礴。

(2)“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三国时期的曹植曾说:“捐躯赴国难,___”;宋代陆游的“___”告诉我们身处低位也要心怀国家;近代的鲁迅也说过:“___,惟有将他发扬起来,___。”

(3)习主席经常在讲话中引经据典,他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讲话就引用了朱熹的“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2、 辨字组词。5分

效( 砂(   )堤(   )侠(    

娇(   沙( )提(   )峡(  

 

3、看拼音,写字词。

(1)miǎn tiǎn(   )的他办事十分jǐn shèn( )。

(2)péng pài( )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了岸边,突然一块hǔ pò( )显露了出来。

(3)dǒu qiào( )的山坡上,jīng jí( )丛生。

(4)lián pō( )感到自己的做法太yú  chǔn( ),于是负荆请罪向蔺相如道歉。

4、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5、课内积累填空。

(1)品诗词之韵。诗词文章里离不开一个“情”字。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少选之间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告老还乡,物是人非,以“笑”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闻得稻香蛙鸣,喜不自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人物之美。本学期,从课文中我们结识了鲁迅笔下__________的闰土,又被__________的老支书和__________的桑娜夫妇深深感动(用四字词语概括)。

(3)感联想之妙。那线条柔美的小丘又让人想到“就像只用___________,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轻轻流人云际”。

(4)悟豪杰之志。“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是曹植的爱国之志;“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真情流露。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蕴含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再写出一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以“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一般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信息“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材料二】

【材料三】

使用一维条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被正确识读。

(1)根据所给材料,下列关于二维码的描述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二维码一般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

B.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信息“编码”成一个图像。

D.使用摄像软件扫描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2)根据【材料一】,给“二维码”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条码”的两个优势。

优势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快乐阅读。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请概括出小说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_____________→总结

【2】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递进关系的词语依次是告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___之情。

11、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练习。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根据《食物消化时间表》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dé děi)严肃,忧虑。“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shuó sháo)说,“嗯②,你看怎么办?(dé děi)把他们抱来,同死人(dāi dǎi)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文中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内心,请把对它们的理解写下来。

嗯①:_______ 嗯②:_________哦③:________

【2】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_______________

【4】一段作者抓住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渔夫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渔夫______________的美好心灵。

【5】文里接下来写的是“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请你接着写一写桑娜听了渔夫的话,当时想些什么?神态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举动? 你能写得比课文更细致些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大山女孩的明灯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这是张桂梅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②“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要让山里女娃读书。”“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有着多年教师情怀的张桂梅,爱的本能让她决心在边疆民族地区办一所学校,改变山里女娃的命运!

③2008年,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十多年来,张桂梅常年坚持家访,行程约11万千米,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帮助18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办学获得了成功,受到社会关注。其办学秘诀是什么呢?

④原来,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 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这里的学生出入教学楼、食堂、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每天,张桂梅比学生都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打开;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张桂梅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苛刻”,这是因为她知道不“严”就无“勤”。华坪女高的课间操也是有特点的:每天上午10点后的20分钟里,同学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根据《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歌曲改编的歌舞。除此之外,还要听江姐、刘胡兰、赵一曼等英雄的故事,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内容设计得这么独特,为的是用红色文化引领女娃增强理想信念,培养女娃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她们铭记党恩、刻苦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⑤张桂梅吃穿用非常节俭,对自己近乎“抠门”。一件衣服穿十多年,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她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多年来,张桂梅先后捐出上百万元,就连云南省政府奖励她的30万元,她也全部捐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

⑥张桂梅以坚忍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偶遇:___________________

(2)吃苦耐劳: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情景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B.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C.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用“﹏﹏﹏”在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出“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内容设计得这么独特”的原因。

【5】从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的一些数字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

【6】联系全文,想一想,张桂梅校长的办学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文章题目理解最深刻的一项是(  )

A.张桂梅是给大山里的女孩指明道路的人。

B.张桂梅是用知识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的人。

C.张桂梅是为大山里的女孩捐资助学的人。

14、阅读下面公交站牌,完成题目。

严小辰家住永兴。周日,他和同学们约好7:30出发去百花山,他们希望尽可能多玩一会儿,请你帮她选择最恰当的公交车。

893路

广宁→西山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65路

金安→百花山

首班车9:00

末班车21:00

 

709路

永兴→百花山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①广宁

②天城

③永兴

④吴家店

⑤青白口

⑥百花山

⑦西山

 

①金安

②小龙门

③李家庄

④永兴

⑤怡园

⑥后河

⑦百花山

 

①永兴

②红山口

③杨家村

④梦泉

⑤吴家店

⑥青白口

⑦百花山

(1)严小辰最好选择______路公交车。

(2)选择这路公交车的原因是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16、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

4.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会了。(改为反问句)

5.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有这绿树。(加恰当的关联词)

6.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18、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9、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我们每天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关爱的话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你是否体验到幸福呢?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拥有它?当幸福的话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幸福原来如此简单为题,完成一篇习作,字数在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