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往我国西部或者内陆去,少数民族占据主体的地区较多,因此我国划分了由少数民族自治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民族自治区。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疆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B.宁夏是维吾尔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紧邻湖南   D.西藏自治区在西南地区

2、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众多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下列有关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

B.高纬度地区气候凉爽,人口稠密

C.欧洲西部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高

D.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3、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读“中国2002-2018年部分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8年,我国人口抚养比(     

A.持续增长

B.持续下降

C.先增长后下降

D.先下降后增长

【2】2010-2018年,我国人口抚养比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

B.0-14岁人数量的下降

C.15-64岁人口数量的增长

D.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增长

【3】应对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     

A.严格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

B.停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现状

4、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C.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5、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读“2022年云南省人口数及构成表”,从表中数据反映出,云南省(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省总人口数

4693

100

其中:城镇

2427

51.72

乡村

2266

48.28

其中:男性

2416

51.48

女性

2277

48.52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940

20.03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3006

64.05

60岁及以上

747

15.92

其中:65岁及以上

548

11.68

A.云南省已出现人口老龄化

B.人口年龄结构合理,且男、女性别比重相等

C.劳动力已严重短缺

D.乡村人口比重更大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7、2023年11月,重庆已完成60个中心城区轨道步行便捷性提升项目,重庆的行政级别为(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8、“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保护环境,你我参与”,下列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C.自备篮子买菜

D.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9、地球某点以北是温带,以南是热带,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该点(     

A.(23.5°N,20°W)

B.(23.5°N,160°E)

C.(23.5°S,20°W)

D.(23.5°S,160°E)

10、2022年5月19日,连接我国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的空中交通大通道进行了调整,由双车道变为四车道,进一步提升了飞行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下图为京津冀、粤港澳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

D.能源和水资源丰富

【2】空中交通大通道的调整有利于(     

A.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工业污染

B.澳门取代香港成为新的国际航空中心

C.促进粤港澳地区的重工业发展

D.粤港澳、京津冀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11、半岛的特点是 

A.四面临海   B.两面临海

C.一面临海   D.三面临海

 

12、我国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东部多,西部少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南方多,北方少

 

1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 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 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平原和盆地

C. 南方的山地、丘陵   D. 北方的高原、山地

14、地球公转转的周期和公转方向分别是(  )

A.一年  自东向西

B.一年  自西向东

C.24小时  自西向东

D.24小时  自东向西

 

15、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B.小杂居,大聚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6、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东南丘陵   D. 秦岭

17、下列一组邮票,反映了四个民族的艺术风格,其中主要居住在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18、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了未来,奥运健儿在河北冰雪场地苦练本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你到河北参加冰雪训练,应寻找下面省级单位中的(     

A.

B.

C.

D.

【2】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是(     

A.西安

B.南宁

C.石家庄

D.南昌

19、武汉一水果商取道郑州到吐鲁番进水果,走最近铁路线,该水果商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 京广线、陇海线、兰新线   B. 京九线、陇海线、包兰线

C. 焦柳线、陇海线、京哈线   D. 京广线、湘黔线、成昆线

20、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A.荒漠草原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________盆地。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乙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造成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丙图所示地区中,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地是________(填农业类型)。

(5)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________

22、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没有河流流入____洋。内流河主要位于我国____地区。

23、黄土高原地表有何显著特征?

24、我国青藏高原属于__气候.

25、我国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最为集中。

26、渤海和台湾海峡都是我国的内海._____

27、三江源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28、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现状,我国实行____________政策。

29、目前,我国工业门类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________化肥、____、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30、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农业以   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则以   业为主.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按要求填空。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__带(五带)。

(2)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_________

(3)①省在温度带上属于______带, ③省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

(4)②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岛,A是____海。

(5)国家B______既与我国陆地相邻,又隔海相望;国家C是_______,与该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

32、开放性试题。

近年来,宝鸡及我国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增加明显,这种变化对我们宝鸡地区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试简要分析。

3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______运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现象。

(2)若图2为夏至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则立秋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______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情况是______(逐渐变大/逐渐变小)。

34、读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城市)雨季来得最早,退得最晚,雨期最长。

(2)________(城市)年平均气温最高。

(3)________(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

(4)冬夏温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5)上述三城市中最易遭到寒潮影响的是________

(6)上述三城市共同具有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5、图甲为我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黄河和珠江流域面积、年径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由于泥沙的大量淤积,黄河下游成为著名的“________河”,人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综合治理,其中中游的治理措施有_________等。(写一条即可)

(2)与黄河相比,珠江的流域面积更________、但年径流量更________。这是由于黄河主要流经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及干旱区,而珠江流经________区(干湿地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