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唐朝时期与此说法相符合的是
A. 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C. 北方游牧民族普及饮茶之风
D. 佛教经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
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A.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 澶渊之盟
C. 郑和下西洋
D. 册封达赖、班禅
3、某游客从余杭出发,沿运河乘船到达洛阳,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4、为鼓励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港口开设了专供外商居住的地方,称为( )
A. 蕃学 B. 蕃市 C. 蕃坊 D. 市舶机构
5、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在讲话中将经典诗词“古为今用”。在一次讲话中,他引用了“诗仙”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仙”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孟浩然
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厂,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的发明者是
A.沈括 B.毕昇 C.蔡伦 D.司马炎
7、“洪武八年(1375 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一现象表明
A.体现古代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 B.皇权至高无上,臣民不得违逆
C.严密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D.中央集权下,臣民没有人身自由
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关于唐朝的建立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618年建立
B. 李渊就是唐太宗
C. 定都在长安
D. 建立者是李渊
9、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洛阳
B.长安
C.江都
D.余杭
10、589年,灭掉陈朝,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全国。这个朝代是杨坚建立
A.西汉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11、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早市”、“夜市”。他介绍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2、北宋前期,北方有一位商人到四川购买丝绸,使用的新型货币可能是
A.圆形方孔钱 B.铜钱 C.交子 D.五铢钱
13、“安史之乱”是一场( )
A. 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
B. 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 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14、明朝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
A. 朱熹 B. 关汉卿 C. 苏轼 D. 宋璟
15、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A. 契丹
B. 西夏
C. 后周
D. 金
16、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统治,清政府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新疆行省
D.理蕃院
17、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铲除异己
18、如下图,唐朝文成公主嫁到了图中的哪一处? ( )
A. A B. B C. C D. D
19、文字狱达到顶峰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0、一千多年过去,古老的市舶司遗址多已湮没,只有位于泉州的市舶司遗址还存在一部分。在宋代,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律法
B.管理海外贸易
C.管理户籍
D.监察百官
2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是建立元朝.错误: ,改正: .12.统一蒙古的是 ,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 。
22、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的《红楼梦》。
23、唐朝末年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25、戏剧: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__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________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6、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7、11世纪末________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随后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1206年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8、“开元盛世”
(1)原因:①稳定政局;②________;③重用贤能(_________和______);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整治,_______;_________,改革税制;_________,编修经籍。
(2)结果:当时政治_______,经济_______,国库_______,民众________,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_______,进入___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9、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30、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分管政务的是______;秦朝时负责监察的机构是______。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①《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④《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
(1)辽_______
(2)西夏_______
(3)金_______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学制度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一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科举制是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
(2)请列举两位完善我国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并分别列出他们是如何完善科举制度的?
(3)简述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起到了哪些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