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猖会》主要记叙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和父亲逼我背诵诗经的痛苦感受,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次买车的希望都破灭了,第一次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 《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 《骆驼祥子》中,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海底两万里》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终于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C.李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D.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作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当之无愧的。

B.这段时间哥哥病了,姑姑家的小表妹又走丢了,我家真是祸不单行啊。

C.偶发事件永远都是不期而至的到来,它们一般是由恐慌引起的。

D.小猫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在洞口,老鼠刚出洞,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过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ì)而不舍。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gǒng)行君子,则省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我发疯似地跑上楼,猛(zá)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xǐ)地知道他在哪,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

D.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pèn)香的米饭和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 niǎn)走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求”和“访”表现了汉文帝的诚意。

B.才调无伦的“贾生”即上一句中的“逐臣”。

C.“夜半”“前席”刻画了汉文帝的专注垂询。

D.“苍生”“鬼神”展现了贾谊广博的知识面。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河壮美、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亲爱的祖国。

B. 卓别林是大家公认的电影史上卓越的演员之一。

C. 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D.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电脑已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东西了。

7、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告磬       羸弱       (qì)     息凝神(píng)

B.轮廓       闲瑕       宁(wù)     忧心忡(chōnɡ)

C.灼灼       稠密       热(chì)      怏不乐(yàng)

D.俯瞰       猥锁       如(bì)     亡群(tǐnɡ)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袁中道的《金山夜戏》,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释)①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金山寺位于此处。②崇祯二年:1629年。③兖:即兖州。④脯():古代时刻,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⑤北固:即北固山,今江苏镇江北长江边上。⑥舣()舟:船停靠岸边。⑦噀(xùn):喷水,喷吐。⑧漆静:漆黑寂静。⑨小奚:小奴仆,未成年仆人。⑩韩蕲王:韩世忠,两宋名将,死后被追封为蕲王。喧阗(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摋(shā):揉。翳(),眼翳,妨碍视力的白斑。翕()然张口:张大嘴巴合不拢,形容目瞪口呆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镇江往兖

②有老僧手背摋眼翳

③呵欠与笑嚏

何事何时至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目送久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论语十则》)  

B.何陋有(《陋室铭》)

C.久,目似暝,意暇甚(《狼》)  

D.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势(《观潮》)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大意。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4)通读全文,请概括文段内容。

(5)请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翁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②予独爱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④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⑤《望岳》一诗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杜牧《泊秦淮》中借商女讽刺那些达官显贵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季羡林

①想得最多的是董秋芳先生。

②董先生是我在济南高中时的国文教员,笔名冬芬。胡也频先生被国民党通缉后离开了高中,再上国文课时,来了一位陌生的教员,个子不高,相貌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一只手还似乎有点毛病,说话绍兴口音颇重,不很容易懂。但是,他的笔名我们却是熟悉的。他翻译过一本苏联小说——《争自由的波浪》,由鲁迅先生作序。他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长信,我们在报刊上读过,现在收在《鲁迅全集》中。因此,面孔虽然陌生,但神交却已很久。这样一来,大家处得很好,也自是意中事了。

③在课堂上,他同胡先生完全不同。他不讲什么“现代文艺”,也不宣传革命,只是老老实实地讲书,认真小心地改学生的作文。他也讲文艺理论,却不是弗里茨,而是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他出作文题目很特别,往往只在黑板上大书“随便写来”四个字,意思自然是,我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丝毫不受约束,有绝对的写作自由。

④有一次,在董先生的作文课堂上,我在“随便写来”的启迪下,写了一篇记述我回故乡的作文。感情真挚,自不待言。在谋篇布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作文本发下来了,却使我大吃一惊,先生在作文本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写了一些批注,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话:“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我真是如拨云雾见青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这真是我的作文,不容否认。“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这也是事实,不容否认。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知己之感,油然而生。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从那以后,六十年来,我从事研究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与文章写作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感情一受到剧烈的震动,所谓“心血来潮”,则立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至今已到垂暮之年,仍然是积习难除,锲而不舍。这同董先生的影响是绝对分不开的。我对董先生的知己之感,将伴我终生了。

⑤五十年代初,在民盟一次会议上,完全出乎我意料,我竟见到了董先生,他已垂垂老矣。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也非常激动。但是我平生有一个弱点: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董先生看来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把火,表面上却颇淡漠,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概了。

⑥我生平还有一个弱点,我曾多次提到过,这就是,我不喜欢拜访人。这两个弱点加在一起,就产生了致命的后果:我同我平生感激最深、敬意最大的老师的关系,看上去有点若即若离了。

⑦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董先生退休了,离京回到了老家绍兴。这时大概正处在十年浩劫期间,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自顾不暇,没有余裕来想到董先生了。

⑧又过一些时候,听说董先生已经作古。乍听之下,心里震动得非常剧烈。一霎时,心中几十年的回忆、内疚、苦痛,蓦地抖动起来,我深自怨艾,痛悔不已。然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看来我只能抱恨终天了。等我们两个隔世相遇的时候,我相信,我的两个弱点经过地狱的磨练已经克服得相当彻底,我一定能向他表露我的感情,一定常去拜访他,做一个程门立雪的好弟子。

⑨然而,这一些都是可能的吗?这不是幻想又是什么呢?“他生未卜此生休”。我怅望青天,眼睛里溢满了泪水。

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与董秋芳先生相识相惜过程中所发生的事。

A___________→ 董老师认真批改我的作文→B__________→我获悉董老师的离世

2初识董秋芳先生给我的印象和相处下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的含义以及作用。

(1)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

(2)我怅望青天,眼睛里溢满了泪水。

4下列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又过一些时候,听说董先生已经作古。乍听之下,心里震动得非常剧烈。一霎时,心中几十年的回忆、内疚、苦痛,蓦地抖动起来,我深自怨艾,痛悔不已。

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最让你难忘的老师以及他(她)对你的影响。

(只能写×老师,不能写老师的真实姓名)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无微不至

〔日本〕星新一

大厦群起伏连绵,像群山般伸向远方,远天的白云之间,现出了夏日初升的太阳,阳光照进了房间。这是一座八十层公寓的第七十二层的一个房间,床上躺着一个男人,他就是这屋子的主人,名叫特鲁,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工作。

太阳升得更高了,窗边的玻璃雕刻品亮晶晶的,把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在镶着自动日历钟的2050年这个地方画了一个圆圆的光点。

射入的阳光渐渐增强,由于窗上蓝色大玻璃的反射,使热气透不进屋子,只能让光线照射进来。因为室内有某种装置,使得气温全年都保持适当,而且,让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的各个角落。花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而变化,现在是夏季,按特鲁的爱好,混合着百合花香的新鲜空气,从角落里静静地飘散出来。

墙上日历钟的时钟指着八点了,一阵轻轻的响声过后,接着从圆花瓶形状的银色扩音器里放出了音乐,并且还响起了温柔的说话声。“喂,到起床时间了,起床吧,……”

时钟与所有的装置都联系着,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于是“话”停住了,墙壁之中响起了轻轻的齿轮转动的声音。

天花板上静静地降下了一双“手”,这种用软塑料制成的、被人们称为“手”的装置,不论哪一家都有。

“还睡吗?上班要迟到了。”与“话”音同时,“手”掀开了被子,抱起特鲁,送进了浴室。特鲁象木偶一样被摆弄着,进入了自动打开的浴室门后,“手”把特鲁放到喷头下面,这时从墙壁上伸出的一只小“手”在他脸上涂上了脱毛膏,只用了五秒钟时间就把胡子完全溶化了,丝毫也不伤害皮肤。

那只大的“手”也在灵活地活动着,从特鲁身上脱下宽大的睡衣扔进旁边的电子洗衣机。

“来洗一下淋浴吧。”随着“话”音,温度适当的水喷了出来,旋即就像是骤雨一般消失了。于是干燥的热风吹来,一瞬间,特鲁皮肤上的水全都被吹干了。

这一切刚完,喷雾器轻轻洒出香水,“手”又给他穿上了洁白的服装。

“早餐已备好,请来这边。”与“话”音同时,“手”把特鲁送到餐室椅子上,这里的桌上已摆好从厨房运来的早餐、咖啡、牛奶等等,香气四溢。

“请吧。”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映出了当天的新闻摘要三分钟,然后三面的墙壁又飘送出轻快的音乐,在阳光照射下,在清爽的空气中回荡。

音乐弱了下来,“话”音道:“如您不吃那就撤掉了。”

一切都合乎每天所要求做的在进行着,特鲁也不按旁边的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所以传送机便按程序开动了,桌上的食器叮当地碰撞着移进了厨房。

音乐再次增强,烟卷装置来到面前停了下来,只要一拿起烟卷这个装置就会自动点火,但特鲁今天早晨好像不想伸手拿烟。

乐曲变换着响了好一会。

时钟指着8时50分了。

音乐停止了,“话”音再次提示:“喂,该走了。”

“手”扶起特鲁送向房间一角,一靠近那门就自动打开了。那里有用结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像蚕茧形状的车子,“手”把特鲁放了进去。

“祝您今天顺利,您走之后,房间会像以往一样被整理好的。”随着这声音,车门关上了,“手”按了旁边的电钮。

“咔”的一声,车子被空气压缩机送入一个很大的管道里。由这个管道可以到达城市所有的地方,也能到达大厦的房间里。因为空气压力很大,谁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特鲁的车子在管道中行进着,车前安有小型装置发出无线电波,管道接收了这信号,便在复杂的路线中毫无差错地指引道路。

五分钟后,特鲁的车子停在他公司的大门前。

正是上班时间,大门口有许多职员,其中一人隔着塑料车门向特鲁喊着:“早晨好,特鲁先生,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特鲁没动,那同事伸手一拉特鲁的手,不由大声喊叫起来:“啊,冰凉!喂,医生!”

不一会儿,医生由管道到来了,在一片嘈杂声中检查了特鲁的身体。

“情况怎么样?”

“已经晚了,他的心脏衰弱,老毛病发作,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

“大约已有十个小时了,可以说是在昨天夜里吧。”

(选自《星新一科幻作品选》)

1(品科幻)浏览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小说创作至今虽然已有50多年,但其中内容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具有科幻色彩。从家居生活看,室内气温可保持全年适当,还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散发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更神奇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交通出行看,(2)_________________。星新一的作品可以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2(寻伏笔)星新一善于给小说的结局埋下伏笔,让人感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请找出文中为“特鲁先生已经去世”埋下的三处伏笔。

3(议主题)小艾和小宇对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展开了争论,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艾:这篇小说主要表达了对高科技时代生活的赞美。

小宇:我觉得这篇小说主要表达的是对高科技时代的担忧。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原来我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