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题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填空。

例:能歌善舞的七兄妹

______的帐篷   ______的生活   ______的宴会

______的小岛   ______的头发   ______的爪牙

2、查字典。

1.的读音是 ,共有 画,用部首检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2.的读音是 ,共有 画,第6画是   的解释有二种:为首的,居第一位的高大:身魁力壮。魁梧应取第   种解释。

 

3、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潜龙腾渊,鳞爪飞扬;________,百兽震惶;鹰隼试翼,________  

2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孔明指的是________(谁)。  

3)学习了《雷锋的故事》一文,我们知道雷锋同志是一个________的人。  

4)《天鹅》一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5、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描写晚上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你知道寒食节的哪些习俗?请至少举出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词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江船火独明。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前两句点明______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______(白天 下雨 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_之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 yuè     yán  yáng 

莲蓬 ( bāo      赖(wáng wú

好(méi mèi       wēn ǎo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___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平乐•村居》中,“_______”是词牌名,“村居”是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词人_______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儿时趣事(节选)

叶永烈

儿时最快乐的日子,当然是过年。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喝过腊八粥,吃过祭灶神的关东糖,度过掸灰洗尘的扫房日,“年”就在眼前了。

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算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联。我总是充当磨墨的角色。记得,那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执毛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春至花如锦,风来竹自吟。”

除夕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摆弄红萝卜。我把红萝卜横切成一段一段,中心插上牙签,再在牙签上插红蜡烛,红萝卜成了灯座。这样的从上到下一色全红的灯,要做二三十个。除夕夜,我把蜡烛一一点燃,放在每一间屋子的四角。听大人们说,这叫“岁灯”。

我还用小刀把一个红萝卜按纵向切出一道道三角形,再用刀横着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都成了“齿轮”,看上去像一朵红花。红萝卜那黄芯,此时成了黄色的花蕊一般。然后,我把这一朵朵“红花”,撒在年夜饭的每一道菜上。据父母说,“红花”象征喜庆,给年夜饭添彩。

春节的序幕是从祭灶神开始的。那时候我的温州老家人口众多,宽敞的灶间砌着乒乓桌那般大的三眼灶。烧菜时,柴火在灶膛里燃烧,金黄色的火舌舔着黑色的锅底。三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在一片火光、水汽和黑烟之中,灶神爷端坐在三眼灶上方,他的双眼一直像桂圆般睁着。据说,不管是谁,在厨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灶神的眼睛。

掌勺的厨师金伯伯有时从锅里夹起一块热乎乎的红烧肉塞进我的小嘴巴,总是用身体遮住我,以挡住灶神雪亮的目光……如此这般,我从小就对灶神望而生畏。

【1】读选文,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岁灯:_________________

红花: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围绕“趣”写了哪三件事?其中哪两件事是详写?哪件事是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___

【3】“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小时候期盼过年的急迫心情。

B.这句话包含了儿时的童趣。

C.因为算不准到“年”还有几天,所以要扳着手指头算。

D.因为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所以“我”盼望着“年”早点到来。

【4】下列春节风俗活动在文中没有写到的一项是(  )

A.拜年

B.写春联

C.点“岁灯”

D.祭灶神

【5】作者叙事时有详有略,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通过记叙了过年时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只见两个孩子在猛追着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哈哈大笑着(挖苦  嘲笑)这两个孩子。

“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上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翅膀的变化,并(精心  细心)制作出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连续  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降生  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人,正是多年前猛力追赶飘荡在高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挖苦  嘲笑)________这两个孩子   (精心  细心)________制作

(连续  继续)________研究 第一架飞机________(降生  诞生)

2“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现实。”这句话中的 “科学的幻想”是指________;“变成现实”是指________

3从这篇短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当时的过路人,你会对兄弟俩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味道

我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身上什么味道也没有。

每逢说起我的父亲,那个镜头总会强烈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记得当时父亲用宽厚的臂膀抱着十分年幼的我下楼,那时的我一定很调皮,想要挣脱开父亲的保护,而父亲只顾哄我,却疏忽了脚下,一脚踩空,从楼梯上跌了下去。摔倒后的父亲也只顾慌张地看我是否受伤,当他发现我在他宽实的怀抱中安然无恙时,竟欣喜地笑了。我想那楼梯一定很高,不然透过父亲那摔破的裤子,我怎会看到鲜血不停地流出?我怎会闻到那刺鼻的鲜血味道?那血的味道,就是父亲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当我过生目时,龍很渴望能像其他孩了一样吃上香甜的蛋糕。父亲总是能看穿我的心思,六岁生日那天,父亲带我一起去采购奶油与蛋糕坯子,他要让我吃上我们自己做的蛋糕。看父亲笨拙而小心地用奶油制作出一片片花瓣,红的、黄的、粉的,还有他看我时温柔的笑脸,我知逭,那沁人心脾的蛋糕的味道,就是父亲的味道。

父亲不愿让母亲做太多家务,便承包下了洗碗、拖地、洗衣服之类大大小小的几乎所有家务,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有一次父亲洗衣服,就感觉他的动作很有趣,左臂用力向前,右臂却一直弯曲着,身体偏向一边,好像只有左边身体在用力,看父亲气喘吁吁的样子,我便上前递上一杯水,父来接过水时,我才发现父亲的右臂好像真的伸不直了、面对我的询问,父亲极力掩饰,很平淡地告诉我只是这几天有些累,再三叮咛我不要告诉母亲。我知道,洗衣粉的清香从那一个个破裂的泡沫中溢出的味道,就是父亲的味道。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谁,能像我的父亲一样,一直为这个家执着而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像我的父亲一样,坚定地爱着他的妻子和女儿,有太多细节,是我无法观察到的;有太多感情,是我无法读懂的;有太多感动,是我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我只能说,我的父亲,我伟大的父亲,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朴实——______疏忽——______

反义词:强烈——______笨拙——______

【2】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指人平安没有疾病,文中指没有受到任何损伤。_____

(2)既没有怨恨,也不后悔。指心甘情愿地接收某种事实或结果。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段主要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说明了父亲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A.议论和抒情

B.议论和描写

C.抒情和描写

【5】读了课文你一定有话想说,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表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漂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城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式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        的恢宏气度、展现出         的艺术形式和        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材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1第①自然段从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自然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 ________ ;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 精关绝伦 B. 博大精深 C. 兼收并蓄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的辩证关系,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1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他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无别的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乎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冲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临危不惧   团结一心   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蚁国英雄》有改动)

1把最后一段缺漏的标点补上。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________

缓慢——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惊心动魄:________

绝处逢生:________

4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蚂蚁的壮举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爱的味道

“妈,我难受。”“再坚持一会,孩子,来,靠着妈站。”这已经是第十一站了。车里的人好多啊,人们几乎是紧贴在一起的。异常闷热的空气里夹杂着汗水的酸味。我焦躁不安,怎么站都难受心里一面念叨着汽车快些到站吧,一面担心自己会呕吐在车厢里。

熬啊熬,终于可以下车了。妈妈扶着我,找到车站旁边的一个座位坐着。我已经忍到了极限,肚子里早已翻江倒海眼前直泛红,慢慢的,我似乎失去了知觉,身子软了下去。隐约间感觉到有好多人围了过来。“这孩子怎么了?”一个叔叔关切地问。“是不是低血糖啊?”“对,是有一些低血糖。”“低血糖?这就好办了。”一个阿姨凑过来,“各位,谁带糖了?有没有带糖的?”“我这儿有,我这儿有。”一个老奶奶回答,紧接着,我就感觉到一丝甜味在嘴里扩散。

渐渐的,我恢复了知觉,腿也有了些力气,眼睛慢慢地睁开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映入我的眼帘。“你好些了吗?”一个阿姨抚摸着我的头问。我点点头。“给,孩子,这糖是奶奶给的,要是难受了,就含上两块。”说着,那个奶奶把一包糖都塞进了我的怀里。“如果没事儿,我们就先走了。”很快,周围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我看着怀里的糖,不禁流出了感激的泪。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那股甜甜的味道,却永久荡漾在我的心头……

【1】写出近义词

①关切-______②隐约-______

【2】短文主要写______

【3】第一段里“我”焦躁不安的表现是______

【4】请用“     ”画出车里的环境描写,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股甜甜的味道为什么荡漾心头挥之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个奶奶把一包糖塞.进我的怀里。”把“塞”改成“放”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堵塞 自己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16、 句式变换。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翻开相册,里面的照片勾起了我们对小学生活的回忆。让我们提起笔来,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吧。

要求:题目自拟;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