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化学自主招生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2、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3、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5、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6、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9、“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A.A

B.B

C.C

D.D

11、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1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4、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5、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1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7、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9、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0、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2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4、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25、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26、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氯化钠溶液中分散着的溶质粒子是____________; 

(2)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___________,干燥氨气的是____________

(5)酸溶液都呈酸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________________

28、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次旅游,某同学对这一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1)旅游前,他准备了鸡蛋、面包、桔子和矿泉水,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过程中,途径小溪,他取了少量溪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并充分振荡。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溪水为硬水。

30、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

1)酸的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2)氢氧化钙是常见的碱,其俗称是_____(写一种即可)。

3)常用含A1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31、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已与大家见面,这是在“辽宁舰”之后的第2艘大型航母,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海军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也意味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慑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1)航母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源于其主要在水下活动,并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其中主要利用了该钢材的化学性质是_____

A熔点高

B硬度大

C抗腐蚀性好

2)航母用锂电池,锂电池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名称是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为_____

3)常规航母航行时的动力是由柴油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航母运行时能量由_____能最终转化为_____能;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两点因素是_____

32、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沼气主要成分是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

33、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图甲是镁与氧气生成氧化镁的微观示意图。

①反应中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在此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

A元素种类   B元素化学性质   C最外层电子数   D原子核

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每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每个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

B镁离子与氧离子电性相反,相互吸引,形成稳定化合物

C镁得到氧,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反应

2)图乙为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向20mL1.6%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逐滴加入2%的硫酸铜溶液时所测得溶液导电率图。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M点过后溶液导电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若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用甲、乙、丙填写)

3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写出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Na2CO3,当地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捞盐,据   此判断图中__________(选填”)物质的溶解度与纯碱类似。

③在40℃时,将12 g乙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有__________g固体未溶解,   如要使其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0℃时,甲、乙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对此过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   现象:有析出晶体,甲溶液析出固体质量>乙溶液析出固体质量

.   溶解度:溶解度都变小:S>S

.   溶液状态:都为饱和溶液,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剂变化:溶剂的质量不变,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溶液中溶剂质量

3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石墨;④甲烷;⑤生石灰,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6、如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A中的反应为2H2O22H2O+O2)。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放的物质是

(2)若去掉B装置会对什么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

(3)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 (选填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水);

(4)若准确称取1.12 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 g,E装置增重3.52 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如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我能回答以下问题:

1)向A装置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然后打开瓶盖,向液体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根据B装置进行实验时的现象,可以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将点燃的硫伸入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______

3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向G装置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迅速用预先绑有小气球的橡皮塞塞紧,振荡,观察到的气球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用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化铁,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D→B→C。进行实验时,D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在20g黄铜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求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40、下列物质:蒸馏水、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铁、空气、河水、液氧、高锰酸钾、红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化学符号)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填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