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杭州
2、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3、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文体活动的内容,如歌舞125首,球类72首,武艺106首,出游踏青47首,秋千91首,龙舟66首,这些反映出了唐宋时期
A.国人体质大为增强
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C.文学形式多种多样
D.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4、《明史·选举志》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B.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治国理政最显著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分封 B.开创郡县 C.创立殿试 D.重用人才
6、《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走到了当时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某导游介绍某景点时说:“他头顶上方的巨匾上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壁上记录着他的事迹,有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岳飞
C.陆秀夫
D.文天祥
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 瓦子
B. 邸店
C. 坊
D. 会子
10、明朝时期,收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1、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武汉
12、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康熙帝设置台湾府 ②元世祖设立宣政院
③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 ④元世祖设置澎湖巡检司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 )多年。
A. 1300 B. 1500 C. 1600 D. 1700
14、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下图反映了
A.唐朝玄奘西行
B.明朝郑和下西洋
C.宋朝与欧洲各国海外贸易
D.元朝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发展
1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在搜集主题为中外交往的相关图片时,你认为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可能入选的是
A.《步辇图》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6、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王羲之
④柳公权
⑤欧阳询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7、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最终完成南移是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8、下列与成吉思汗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灭亡北宋
B. 灭亡辽
C. 统一蒙古
D. 建立元朝
19、小时候曾被封为遂宁郡王的宋徽宗,他于哪一年被金军抓走?
A. 1127
B. 1234
C. 1125
D. 1115
20、在“2012最受欢迎的扬州旅游宣传口号”网络征集评比活动中,“扬州,不仅是烟花三月的风流”荣获第三名。其中的“烟花三月”因唐代哪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而广为流传?
A. 张若虚 B. 李白 C. 杜甫 D. 杜牧
21、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
22、黄袍加身,他在________年,建立了北宋,他指的是________。
23、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管理机构,隶属福建省。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____。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____。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____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朝代是________。
(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____”。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朝代是________。
(4)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5)南宋时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
26、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7、背景:辽太宗时,占领____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8、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9、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30、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戚继光率军抗击倭寇,在______(地点)九战九捷。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33、(农村换新颜)
材料一: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这一制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法律作保障)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二,说一说土地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政权得巩固)
(5)综合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