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初三(上)开学考试化学考卷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NaOH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质质量分数(ω)的大小关系为ω(b)>ω(a)=ω(c)>ω(d)

2、实验室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下列应与氯化钠存放在同一个实验柜的是

A.硝酸钾

B.苛性钠

C.氧化钙

D.盐酸

3、下列有关学科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根据守恒观:14gC与32gO2反应,推知生成CO2的质量为46g

C.根据结构观:O原子和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根据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知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4、为了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

B.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

5、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实验即可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又能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B.图2所示实验既可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又能说明红磷是可燃物

C.图3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图4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6、大自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下列资源在自然界不存在的是

A.生铁

B.空气

C.天然气

D.金刚石

7、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作电极

B.氦气很稳定,作霓虹灯

C.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8、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一个O2-内含有两个电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9、下列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单质

B.化合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25℃将某硝酸钾溶液蒸发10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10g水析出bg晶体,a与b一定相等

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

11、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是铼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是75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5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12、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酿制鸭梨白酒

C.刻石雕

D.棉花纺成纱线

13、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H2O

B.Na2CO3

C.CaO

D.CaCO3

14、万州某中学的同学对下列物质进行了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稀有气体、空气、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

B.乙同学: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C.丙同学:CO、都属于氧化物

D.丁同学:铜、氩气、水银都属于金属单质

15、低钠盐是一种健康食盐,这里的“钠”指的是

A.物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6、学校直饮水机处应张贴的标识是

A.

B.

C.

D.

1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溶液滴加

D.倾倒液体

18、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下列有关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19、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或者水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核潜艇中氧气的来源,相关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

C.过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不需净化即可得到纯净的氧气

D.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中氧元素有-1、-2两种化合价

20、在密闭容器中,6.0g某纯净物与22.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个数比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CO2和H2O质量比为44∶18

B.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

C.该纯净物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21、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对镓、锗两种原料进行出口管制。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金属元素

B.核内中子数为31

C.符号“2Ga”可表示两个镓原子

D.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则稼原子的质量为69.72a

22、完全电解ag水,在正极上得到10mL气体,则在负极上得到气体及体积分别是

A.O2,5mL

B.O2,20mL

C.H2,20mL

D.H2,5mL

23、四氯化硅(SiCl4)为无色透明液体,遇水时反应很激烈,并形成白色烟雾,故也用作烟幕剂。在四氯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24、尿素[CO(NH22]是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化肥。CO(NH22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A.C

B.O

C.N

D.H

2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将固体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B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

C

判断金属锌、铁、铜的活动性

将两根打磨后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D

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水蒸气

做对比实验:将一支铁钉密封在干燥的空气中,将另一支铁钉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A.A

B.B

C.C

D.D

26、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B.缺少铁元素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C.老年人缺锌会引起骨质疏松

D.缺氟可能引起癌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制作金属画。

制作方法:将金属板贴膜,刻画圈案,露出金属板,将溶液滴在露出的金属板上。

(1)甲为利用铜板和AgNO3溶液制作的“银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乙为利用金属板和稀盐酸反应制作的“蝴蝶",则可选用的金属板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铁板

B.锌板

C.铜板

28、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 氮气    B 金刚石     C 镁粉    D 红磷   E 干冰    F 石墨

1)可用作照明弹的是______

2)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4)可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是______

29、请以化学用语进行填写

1)由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与大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写一个)________

23个镁离子________

3)氨气分子________

4)依次请写出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原子、离子各一个________

5 300m3氧气可压入300dm3钢瓶内。对此进行微观解释________

30、(6分)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酒精

C.天然气

D.石灰石

E.生石灰

F.食盐

G.干冰

(1)______________可用作厨房调味品

(2)______________可用作净水剂除臭

(3)___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4)______________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5)______________实验室可用作溶剂

(6)______________常用于厨房中燃料

 

3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B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_;

(2)如何检验A试管内的气体_______;

(3)在实际试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略大于2:1,是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2、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硫、②空气、③雨水、④过氧化氢、⑤铁、⑥氮气、⑦高锰酸钾、⑧水蒸气(填序号),其中属于混合物有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属于单质______,化合物有_______,氧化物有______

33、小鹤同学在学习化学时,总是把一些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他对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了分析,请你也参与他的比较,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填写在横线上: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2)白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3)黑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5)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6)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_______;(7)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

34、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约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自来水的硬度较高,一般不宜直接饮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后饮用;

(3)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有限,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淘米水浇花冲厕所

(4)做铁丝的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35、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空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2)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

3)空气中的氧气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利用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通过进入水的体积量测定氧气的含量,以下是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3中白磷燃烧时(40℃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自动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活塞的变化情况是:_____,理论上,活塞最后停留在刻度_____处。但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条可)_____

②用图2和图3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用图1测氧气含量具有的优点是_____

③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的原因是_____

36、室温条件下,向盛有25mL水的烧杯里,分别加入1克食盐、1克淀粉,搅拌,可观察到________全部溶解,________基本不溶.这一现象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为了使高锰酸钾粉末不进入玻璃导管,试管口还需添加哪种物品?______

(3)某同学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却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38、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讨论以下问题:

 

1C装置中除导气管外,另两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一种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C的组合装置可制取氧气;

3B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果是固体与液体反应,还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请对下列问题进行补充或解释。

1)消防队员经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2)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______

4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