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初二(上)假期作业生物考卷

一、选择题(共19题,共 95分)

1、2023年以来,很多同学深受甲流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关于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

B.主要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D.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2、70年代末,美国从我国引进野生大豆与本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萎黄病品种,这是利用了(  )

A.野生大豆的抗病性状

B.科技交流的成果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B.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可通过分裂增殖

C.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可以无中生有

D.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4、21年5月底,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这次象群走得比较远,向东北走了400多公里,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关注。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带头的“首领”经验不足导致迷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象群这种有组织、有分工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在象群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C.象群可通过气味、跺脚等方式进行通讯,这对象群觅食、御敌、繁殖后代有重要意义

D.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5、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前需要注射某种激素以调节血糖。此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胰岛素

6、如图是探究小鼠走迷宫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小鼠第一次走出迷宫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走出迷宫的路线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出迷宫的时间可能会减少

7、如图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获得食物奖励。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②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③小鼠走迷宫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④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还会改变。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珍宝贝和三角帆蚌经常被人们用来培育珍珠,光亮珍珠的形成与以下哪一个构造有关(  )

A.足

B.贝壳

C.鳃

D.外套膜

9、以下关于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女两性的性染色体不同

B.男性有2条性染色体,女性只有1条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

D.人的体细胞中一对性染色体的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10、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鸠占鹊巢、鹦鹉学舌

B.孔雀开屏、公鸡报晓、狗辨主客

C.婴儿吮吸、母鸡孵卵、蚕吐丝结茧

D.猫捉老鼠、候鸟迁徙、狐假虎威

11、乒乓球运动员每一次击球运动会经历以下步骤: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2、随着科技的发展,仿生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下列运用了仿生技术的是(  )

A.冷光灯、克隆羊

B.抗荷服、转基因牛

C.薄壳建筑、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D.雷达、杂交水稻

13、下列骨连结中,属于半活动的连结的是(       

A.肩

B.肘

C.脊椎骨间

D.颅骨间

14、被子植物完成受精后,胚珠和子房分别发育成(       

A.种子、果实

B.种皮、果皮

C.果实、种子

D.果皮、种皮

15、下图所示为天牛、海马、鳄鱼。从生物学分类知识来看,它们分别属于(       

A.节肢动物、鱼类、爬行动物

B.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

C.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16、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落到柱头上才能萌发

B.将未成熟的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雌花

C.种植番茄进行“对花”可以提高产量

D.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17、“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

A.鲸与鲨鱼的身体都呈流线型,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B.秀丽隐杆线虫约1.5mm长,身体前端的环带有利于生殖

C.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可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

D.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8、秋风起,蟹脚痒,中秋佳节除了月饼外,螃蟹也是必备的佳肴。下列有关螃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蟹钳有防御功能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19、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5

16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二、(共1题,共 5分)

20、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生吃淡水鱼虾,可能导致寄生虫病。寄生在这些淡水鱼虾中的扁形动物可能是(       

A.钩虫

B.线虫

C.华枝睾吸虫

D.涡虫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提出问题】: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建设】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  

【方法步骤】

1.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来自一个蚂蚁洞的蚂蚁,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4.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5.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发现蚂蚁朝着有气味的方向行动.

【实验结果】

1.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中选用蚂蚁只数要多,而不是1只,目的是  

【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2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膜内层的___________,与骨的______________有关,而使骨长长的是 ________________。骨质有使骨坚固的________和使骨轻便的______两种。幼年时的骨髓为________,有造血功能。

 

23、微生物是__________、结构简单的生物,其中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__________

2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养狗,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全国狂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后的死亡率极高,专家提醒:如果被狗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狂犬病病毒属于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属于

(2)狂犬病病毒结构简单,它没有 结构.

(3)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 ,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

25、“几处早莺争暖树”描述了鸟的什么行为?“谁家春燕啄春泥”描述了鸟的什么行为?他们都属于鸟的什么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6、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的发酵技术。酸奶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菌的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而馒头和面包则是利用______菌的发酵制成的松软多孔食品。在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______,后者属于______

27、松树种子和桃树种子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28、根据形态特征,细菌可以分为   菌、   菌和   菌,   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从大小来看,真菌比细菌的菌落     菌的菌落还能呈现出黑、黄、绿等不同的颜色.

 

29、将相对应的微生物填入下列生活、生产工艺中(请填写字母,每个字母填一次):

A、产甲烷细菌   B、醋酸菌 C、曲霉菌 D、青霉菌   E、酵母菌 F、乳酸菌

(1)制作面包_____

(2)制作酱油_____

(3)制取沼气_____

(4)制醋_____

(5)制作泡菜_____

(6)生产抗生素_____

30、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五、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我国年龄在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______

六、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下图是描述动植物进化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树根处A代表____________,它们诞生于____________中。

(2)图一中最高级的植物类群是[       ______

(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根据1996年我国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推测,图一中原始鸟类是由原始的[       ______进化来的。

(4)象鼩鼱吻部细而尖,看上去和啮齿类动物很相似,但科学家发现,相比啮齿类动物,象鼩鼱的DNA与大象的DNA更为相似,这属于研究生物进化的______证据。

(5)较早出现的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动物大都生活在陆地,从生物的生活环境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达尔文的观点,生物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化,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4、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______组。

(2)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实验结果看,种子的萌发与光照______(有或无)关系。

(3)请对上述实验条件稍加改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答: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