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地理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课后,几个同学谈论首都北京,其中发言有错的是

A. 小兰说:“北京濒临渤海,海上交通便利。

B. 小燕说:“北京的经纬度大致是40°N,116°E

C. 小白说:“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小津说:“北京西部为山地和丘陵,属于太行山脉。

2、俄罗斯财政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经济过于依赖石油,但过去的高油价实际上伤害了该国高科技产业,今后俄罗斯需要发展其他产业,这样才能稳定经济。关于俄罗斯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部门齐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相对落后

B.工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因为亚洲部分资源匮乏

C.经济长期依赖石油收入,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北冰洋沿岸海岸线漫长,海洋运输便利,工业发达

3、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可以与中亚、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B.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水资源丰富

C.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对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有利

D.我国领土海陆兼备,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交往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5、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属于( )

A.互利共赢 B.南北对话 C.强强联手 D.南南合作

6、徐霞客是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份。读图“徐霞各旅行路线示意图和云南某地民俗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云南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而喜,因为这是云南省某少数民族在节日里祝福客人的方式,上述文字描述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傣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2】徐霞客描述云南某地建筑为“架竹为巢,下畜牛,而上托爨(cuàn)卧(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该特色建筑是(     

A.

B.

C.

D.

7、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是(  

A.空间分布不均匀

B.取之不竭,能自给

C.总量大,人均不足

D.种类齐全,人均多

8、读“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图及“中国人口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1982年以后,我国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是(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

D.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根据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我国全面放开三胎政策。这项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A.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B.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C.我国人口基数大

D.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3】根据“中国人口密度”图可知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是(     

A.江苏省

B.广东省

C.湖南省

D.河北省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少于农村人口

B.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南部人口少,西北部人口多

C.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D.平原盆地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多

9、小丽一家出门旅游,他们观看了雪顿节的赛牦牛、马术表演,品尝了当地著名的青稞酒,小丽所去地方的主要少数民族应该是(       

A.傣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藏族

10、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影响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因素

C.人类活动

D.海陆因素

11、近几十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兴修水库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哪方面的问题(     

A.东部多西部少

B.年际变化大

C.季节分配不均匀

D.地区分布不均衡

12、关于上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是三峡水电站   B. D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

C. 该河流进的海洋B是南海   D. 城市G是武汉

13、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下图是中国天气网推出的2021年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图。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省区中,树叶变绿最早的是(     )影响我国树叶变绿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京,海陆位置

B.晋,经度位置

C.豫,纬度位置

D.新,地形因素

14、读图完成: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水能资源丰富

B.甲地区的人口、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盆地中部

C.乙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D.乙地区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5、读长江流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汉是长江最大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城市

B.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河段

C.长江流域全部位于湿润区

D.白鹤滩水电站蓄水时,宜宾河段水量增加

【2】长江沟通东、中、西部说明(     

A.水资源充足

B.水运价值巨大

C.水能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6、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副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副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的简称是(     

A.宁   

B.内蒙古   

C.滇   

D.青   

17、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8、在郑州交汇的两条铁路是

A. 京沪线  京包线   B. 浙赣线  湘黔线   C. 京广线  陇海线   D. 襄渝线  汉丹线

1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 西南、西北和东北   B. 东南、西北和东北   C. 西南、东南和东北   D. 东南、西北和西南

 

20、中国石化8月25日发布,塔里木盆地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这将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促进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该工程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国产天然气。下图示意西气东输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气东输工程干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据材料,与西气东输一线(轮南—上海)相比,二线工程(     

A.输送线路较短

B.供气来源多样

C.途经地区较少

D.修建工程量少

【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     

①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②缓解沿线地区因煤炭燃烧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③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④有利于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长沙、______、九江、_____.

22、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性质为温暖_______;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很_______。

2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三江平原是由_____、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的。

25、南方地区主要是气候和气候,植被为________和热带季雨林。

26、中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其中   最多.

 

27、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28、(题文)我国第一大能源是______,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_____%以上。

29、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区域是______区。

 

30、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防灾减灾尤为重要,如何防灾减灾?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方某城市及周边环境图 材料二  该城市部分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表

(1)A、B地区适宜发展 业,因为

(2)C、G地中选一处种花卉、蔬菜,最合适的是 ,因为

(3)D、F地种植粮食作物, 处更适宜种水稻。这说明农业生产的布局原则是  

(4)材料二说明播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的农作物有  

(5)如果你是一位农民企业家,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你将会选择 作物作为经营对象。

(6)如果这个地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你认为可发展建设    

 

32、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可分为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中,板块内部比较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____

(2)喜马拉雅山是____板块和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板块。

(4)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扩张、缩小),非洲与欧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____(扩张、缩小)。

(5)当地震发生时,你认为可取的应急措施是(     

①躲在课桌旁蹲下                    ②靠墙角蹲下              ③乘电梯逃生

④一楼的跑到空旷场地              ⑤跳楼逃生                    ⑥躲到洗手间里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引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对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做出重要指示。秦岭平均海拔2000左右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

材料二: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1)黄土高原位于____(山脉)以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陕西和山西等省,其地表形态特点为____

(2)剖面图二中的①②③三地,表示黄土高原的是____,①和②对比,冬季更温暖的是____

(3)陕南传统的民居凛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一般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是____

(4)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数十年生态治理,现已披上了绿装。当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请说出进行生态治理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____

34、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问题。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点。 

(2)A点的纬度是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点。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麻城市的白昼将逐渐变 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盆地,B是   高原。

(2)C是 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3)我国地势二、三两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巫山—   为界。

(4)我国的地势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叙述该特点对我国交通、气候以及水能三方面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