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晕车 酝酿 愠怒 韵味 含蓄蕴藉
B.枢纽 倏忽 蔬菜 贤淑 不辨菽麦
C.地壳 俊俏 诀窍 翘楚 愀然不悦
D.间谍 饯别 进谏 僭越 直栏横槛
2、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是( )
A. 垂涎 涎皮 诞生 荒诞 B. 胡诌 谄害 绉纹 陷阱
C. 甬道 涌现 捅刀 蝉蛹 D. 焖菜 黝黑 喁喁 耻之以鼻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覆盖 神密 奄奄一息 与世隔绝
B.附着 荒芜 辽阔无垠 尘埃落定
C.边缘 篷勃 穿流不息 磨肩接踵
D.闪铄 想象 茫无际崖 面目全非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央视网、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和看看新闻网联合出品的《人生第一次·我们这样过年》,________每一份坚持与温暖都折射出非常时期下中国人的团结与勇敢。
①这些纪录片中既有深入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和军人等
②还是第一次在建设工地吃年夜饭
③无论是第一次为了工作剪去长发
④或是第一次无偿捐出十万斤蔬菜
⑤也有在后方默默支持的口罩工人、患者家属和普通市民等
⑥从“第一次”的视角记录下人们面对未知时的果敢与坚决
A.①⑤⑥④③②
B.①⑤⑥③②④
C.⑥③④②①⑤
D.⑥③②④①⑤
5、下列各项全是贬义词的一项是( )
A.死得其所 地大物博 凤毛麟角 矫揉造作
B.名列前茅 揠苗助长 囫囵吞枣 优柔寡断
C.万无一失 千篇一律 执迷不悟 惊世骇俗
D.自欺欺人 沾沾自喜 草菅人命 好高骛远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春行于野
汤世杰
①刚刚过去的这番冬去春来,如杨万里所谓“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干”,我几乎哪都没去,早晚只在院子里随意走走。回头一看,一冬一春看似无事,倒一直在为花忙,想着的,尽是些树啊花啊什么的。
②开得最早的,是楼下一株高大的冬樱花,年前还只零落开了几朵,一到新年,便盛放如一蓬温柔的火焰。想用手机完整地拍下来,离得远了怕拍不出气势,近些吧毕竟树太大,拍完一看,好些枝杈没拍进去,发到朋友圈里时戏言:“糟了,这棵冬樱花要撑破我的屏幕了!”引来一众友人围观。
③稍后才见到腊梅。院里的梅本来就少,且多在旮旯拐角处,等我看到时已然凋零,亏欠它了。匆匆别了梅,去寻花期长的紫叶矮樱,那花倒真是莹白透红,一嘟噜一嘟噜的,爱死了人。山茶乃南国冬日最殷勤的主,秋末冬初一路相随,开到眼下还在开。到了这时节,紫叶矮樱已花谢叶繁,举着满树透亮的紫红嫩叶,花倒只剩几朵,想看新花,只好等着三月桃花开了。
④如此一想,辞冬迎春之际,许多朋友东奔西跑到处去寻花,我虽没跑得很远,却还是看到了冬去春来的全过程,何也?凭持的,唯一点静心的等待而已。
⑤等待其实并不轻松,间或更有焦急,甚至失落。行走已成习惯,看不到预想的花,焦急便突然来袭——心想还不如不去,或不见天都去,过几天,花不就开了吗?也是,每个轻松的早晨,人都有两个选择:或回去蒙头大睡,浑浑噩噩地慵懒一天,或不管阴晴雨雪,起身追逐一点小小的梦想。选择困难而又深刻,那是生命的选择。迷茫时,或该选那条更难行的路吧?走出去,终归比不走的好。树们花们,不都经历过风雪严寒么?它们都有过屏息的等待。前方的险阻谁也无法预料,没人能给你明确的许诺,细想,那终是自己依着灵魂的前行。
⑥“天何言哉?”其实大地、树木、花朵,都在等待。大自然对季候、时令的等待,从容而有耐心,不分季节也不分日夜——在冬夜一次偶然的等待中,我才明白了这个理。那时,我坐在没于黑夜的车中,等着女儿——年末加班,她的车被人撞坏,不方便回家。说好是晚上八点,却一直不见她来,只好继续等。那会儿我待的地方,离城市北边当年西南联大的先生们居留过的司家营,已然很近。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都在那里呆过。那时他们都在等。直到1944年5月,才相继搬离,但清华文科研究所仍留在那里。到抗战胜利,朱自清复任清华中文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才迁走。如今那一带早已高楼林立,让我和许多人,对先生们旧居的去存,一直有着揪心的焦虑……
⑦我久已没有过那样长时间的等待了。我说的当然是现实的等待,生命中那种长达数十年的,另一种焦急的等待,于我也记忆深切。那样的等待既叫人窒闷,又叫人满怀某种似无着落的热望,生命的耗费就那样无声地消磨着时光。其实那晚我等女儿,拢共也不过两个多钟头,不长也不短。好在是坐在车里。可以听到风在外面散步。四周是些工地,墙篱高筑,显得既森然又还尚觉是在人间。把车载音响打开,蔡琴的女中音反复地唱着,好像有“再爱我一次”之类温情又如同梦呓的傻话。那离我那时的心境似乎过于遥远。再想,或许又不尽然——你就没有期盼过什么吗?这样想时,不禁自己都差点笑出声来。人是复杂的。更复杂的是人的那些不可理喻的动机!比如,早就听说联大先生们的旧居,因年久失修,少有保护,面临坍塌。媒体呼吁了多年,也不了了之。直到最近,才听闻那里终于要复建、还原那个古镇了。至于何时建成,建成什么样子,当然还要等。
⑧等待并非无能,只是对天道的顺应——有的事属人力可为,却非尽皆人力可为。那晚直到终于接到女儿,已是晚上十点半了。风已回家。月亮压根儿就没出来过。女儿说让我久等了,我倒想谢谢她让我重温了一下等待的滋味,还在那样偶然的冬夜里,重新品尝了一下孤独和寂静,以及某个遥远又遥远的夜晚。
⑨今晨再去院子里走,最先看到的照例是一朵山茶,在清晨的阳光下艳红着。也许那已是最后一朵山茶了,居然从冬一直开到了春,宛若故人。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我已全力以赴,尽管一事无成——那样普通的生命,却总是最叫人牵挂。久久凝视那朵山茶,转瞬间仿佛就把这世界看了个透。此刻,南国已春光浓似酒,足可证花可醉人;若今宵夜色澄如水,堪任月来洗俗。料想等桃花开时,思绪或会再飞出些蜂蜂蝶蝶来吧?
(有删改)
【1】分析第①-③段在构思上的作用。
【2】结合第②段内容,赏析以“温柔的火焰”为喻体的妙处。
【3】第⑥段有关“西南联大的先生们”的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出你的理由。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⑴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⑵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_________。 (《礼记•中庸》)
⑶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⑷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⑸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⑹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⑺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_______________。 (苏轼《晁错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无丝竹之声,早晚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即使有一些山歌村笛,但也是“________________”。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离骚》中,屈原写到小人嫉妒自己德行美好而造谣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未来团聚的幸福想象,满腹的寂寞思念,只好寄托在将来。
9、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绘了大鹏南徙的奇幻景象,其中“_____,_____”二句描绘了大鹏从海面升到高空为南飞蓄势的画面,极富动感。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诗人从贬所归来眼见物是人非,只觉恍如隔世,内心无比怅惘的句子是“_____, _____”。
(3)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其作品情深意切,且常妙用比喻传情达意。例如“_____, _____”,便选取鲜活的视觉形象,传达出内心深重绵长的愁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写自身白发日多,护病断饮,愁绪难以排遣,从而使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官员百姓皆可进谏并将获得赏赐,其中,获得“下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泊秦淮》中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极力渲染水边夜色清冷朦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翼展之屋顶是中国建筑的特征,而《阿房宫赋》中屋檐突起像鸟嘴向上撅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六国论》中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其一)
陆游①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②更乞怜。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③,东君正主张。
(注)①陆游,曾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权相秦桧打击,被除名。②东君:司春之神。③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吹落梅花的传说。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首先用“愈凛然”三字,写出了梅花在风雪摧残之下,仍旧傲然挺立的姿态。
B.陈诗一、二句采用借代,“玉”和“珠”分别代指绽放的梅花和含苞待放的梅花。
C.陈诗颔联“忽”字精妙,表达诗人对冲寒开放、敢为人先的梅花的钦佩之意。
D.陈诗五、六句“欲传”和“不怕”将梅花人格化,写出梅傲雪凌寒的高贵品格。
【2】两首诗末句都提到“东君”,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3、(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也。长儒少怀节操,胆烈过人。十五袭爵乐安公。周太祖引为亲信,以质直恭勤,授大都督。数有战功,假辅国将军,累迁使持节、抚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平蜀之役,恒为先锋,攻城野战,所当必破之。宣政元年,除左前军勇猛中大夫。后与乌丸轨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陈遣骁将刘景率劲勇七千来为声援,轨令长儒逆拒之。长儒于是取车轮数百,系以大石,沉之清水,连毂相次,以待景军。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及获吴明彻以功进位大将军高祖受禅,进位上大将军,封蕲春郡公,邑二千五百户。
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并弟叶护及潘那可汗众十馀万,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遇于周,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且战且行,转斗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见骨,杀伤万计,虏气稍夺,于是解去。长儒身被五创,通中者二;其战士死伤者十八九。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高祖曰:“长儒受任北鄙,式遏寇贼,凡十有四战,所向必摧。自非英威奋发,奉国情深,抚御有方,士卒用命,岂能以少破众,若斯之伟?”
其年,授宁州刺史,寻转鄜州刺史,母忧去职。长儒性至孝,水浆不入口五日,毁悴过礼,殆将灭性,天子嘉叹。起为夏州总管三州六镇都将事,匈奴惮之,不敢窥塞。以病免。又除襄州总管,在职二年,转兰州总管。复转荆州总管三十六州诸军事,高祖谓之曰:“江陵要害,国之南门,今以委公,朕无虑也。”岁馀,卒官。谥曰威。
(摘编自《隋书·列传第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及获吴明彻/以功进位大将军/
B.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及获吴明彻/以功进位大将军/
C.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及获吴明彻/以功进位大将军/
D.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及获吴明彻/以功进位大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此处是临时担任、代理官职之意,古汉语中还有权、摄、署等词也有代理官职的意思。
B.受禅,指古代王朝更迭,新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后来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C.可汗,指的是我国古代北方突厥、契丹、蒙古、匈奴等游牧民族建立的汗国的最高统治者。
D.母忧,亦称为“母艰”“内艰”,如若母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按制须离职回祖籍守制三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奚长儒出身贵族,自幼胆识过人。在北周与隋两朝他都凭才略出众而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B.达奚长儒足智多谋,作战屡次立功。在对抗陈将刘景一战中他因出奇制胜而进位为上大将军。
C.达奚长儒不畏强敌,御敌视死如归。对突厥一战,他率兵奋勇拼杀,身负重伤,终使敌离去。
D.达奚长儒善掌军事,赤诚报效国家。他担任军中要职,震慑了敌人,为国家消除了边塞之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长儒受任北鄙,式遏寇贼,凡十有四战,所向必摧。
⑵长儒性至孝,水浆不入口五日,毁悴过礼,殆将灭性,天子嘉叹。
14、毛主席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成立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在5月10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完整引用了这一段话,并发出号召:“今天,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党中央殷切希望共青团能够培养出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
请以“勇当先锋”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楚,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