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摇摆,它穿行于山野巷陌间, 出对盛夏的一丝憧憬。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青翠欲滴的新鲜。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 绚烂。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 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倾诉。
A. 透露 随意 渲染
B. 透露 肆意 浸染
C. 流露 肆意 渲染
D. 流露 随意 浸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扫描 仪仗队 通盘考虑 计日程功
B. 两迄 辩证法 胁肩谄笑 山青水秀
C. 歉收 蹚浑水 拾人牙惠 穷形尽相
D. 锤炼 无名火 切中肯綮 舔犊情深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密码,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大力________“航天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不断________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历史业绩,谱写新时代奋斗者的________篇章。
A.弘扬 开发 壮观 B.发扬 开发 壮丽
C.弘扬 开拓 壮丽 D.发扬 开拓 壮观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
A.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
B. “森林”这两个字由五个“木”字组成,它已经从文字的形象上揭示了森林的一个外部特征:“它有众多的树木”。
C.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D.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反抗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力气,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
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唯有对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排比、拟人、比喻
B.排比、比喻、夸张
C.对偶、拟人、排比
D.比喻、借代、排比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
两个钟头以后,夜幕沉沉的落下大地。负责掩护某集团军撤退的陈剑心团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之后,终于率领着伤亡过半的残余部队冲出重围,黄昏以后来到了小市镇上。他把临时团部设在那座驻扎过野战医院的,被轰炸得残破不堪的大庙里边,决定在这儿稍作休息。
陈团长强打精神坐在一张破席上,睁着干涩而发肿的眼睛察看地图。旁边有两个传令兵靠着墙坐在冷冰的砖地上,呼呼的扯着鼾声。
他不声不响的踱到另外的一间房间里。看见政治指导员和几位团部同事们睡在冰冷的砖地上,互相枕着,挤着,他赶忙弯下腰去替他们把军毯盖好,又踮着脚尖儿走了出来。走到院里,他站在甬路上默默的望着①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从街上传来房屋燃烧的哔剥声,倒塌声,女人的细微哭声;从四围村落里传来不断的狗叫声,偶而还有步枪的声音划破长空。“警戒哨会不会睡觉呢?”他担心的在肚里问着,“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停了一会儿,他焦急的跑到二门口,对着火光望一下手表,对两个打瞌睡的勤务兵说:“李学贵,马国材,跟我到外边走走!”他们提着手枪,在小市镇周围很快的走了一圈,察看了街上的燃烧情形和附近几个重要地方的警戒哨,便走到竹林旁边。火势正从街上向竹林这方面延烧过来,小光明同母亲所住的房子已经开始从屋脊上冒起黑烟,吐着血红的火舌。②那火越烧越急,继而发出了沉闷的爆裂声。在竹林边他们发现了三个炸弹坑和一对老夫妇的残破尸首,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来极其苦痛而衰弱的一声呻吟。陈团长立刻停住脚步,侧起耳朵听了起来。过了片刻,不曾再听到呻吟声音,于是他们又快步向大庙走去。但刚刚走过竹林,忽然从那座开始被燃烧的宅子的大门口,从木料、稻草和倾倒的墙壁下边,发出来一道嘶哑的,恐怖的,颤栗而无力的啼哭和呼唤:
“妈妈!妈妈!妈啊啊啊。”这凄惨的哭唤声像刀子刺进了陈团长的心,他顿时打个寒颤,起一身鸡皮疙瘩。“一个孩子的哭声!”他站住说:“好像刚才听到的呻吟声同他在一个地方!”“是的,小孩子的哭声!”两个勤务兵同时望着倒毁的大门那面说。“走,”团长挥一下手说,“我们去把他救出来!”
他带着两个勤务兵回头又穿过竹林,跑到那座埋葬着眼泪与哭声的大门外边。但③火势已经快要延烧着大门,一阵浓烟被风卷过来,直扑进他们的喉咙里,而同时火星在他们的头上飞着。勤务兵马国材向后边退了一步,害怕的说:
“团长,快退过来,已经来不及啦!”
“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团长,”马国材也跳了上去,“你离远一点,让我同李学贵来扒!”“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叫着。“李学贵,小心木料砸着下面的孩子!”
“团长你小心火!”马国材带着感动的颤声又叫。“沉住气,快扒!”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绪中,在火与烟的包围中,进行着困难的抢救工作。
四五分钟以后,他们的工作完成了。但是那位不幸的年轻母亲,已经尽了她对孩子所有的保护力量,在几分钟前呻吟了最后一声,痛苦的离开人间了。原来有一扇沉重的木门压在她的身上,她是被上边塌下来的木料砸伤而死的。小孩子蜷卧在她的身体同墙壁之间,上边有母亲的身体同木门遮着,没有受伤。当陈团长同弟兄们扒开了稻草同木料,又移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以后,他们看见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地上侧卧着,脸朝向孩子方面。左手(虽然枪伤还没有十分痊愈)紧抓着孩子的一只胳膊,右手捺在地上,牙齿深深的咬进自己的下唇里边,从嘴里向外边流出来一股鲜血。分明从受伤一直到死,她都在不停的挣扎努力,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支起来沉重的木门,并且尽可能的支高一点,保护她的孩子不受伤害。
火势非常猛烈的向大门扑来,浓烟逼得人不能呼吸。陈团长把小孩子抢到怀里,吩咐弟兄们赶快把母亲的尸首拖离开大门。等两个弟兄照着他的吩咐把尸首拖到大门前的空场上以后,他们就急急的跑回团部。
刚刚从地上被救起的时候,小孩子曾经暂时的停止啼哭,茫然的任别人摆布。但一看见人们把母亲留在空场上,把他单独带走,他突然攥紧拳头又拼命的哭了起来: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
(选自姚雪垠《新芽》,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妈妈在死亡来临之际,拼命护住孩子,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废墟下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让人震撼。
B.本文在情节安排上讲究节奏,有张有弛,既有连续战斗后短暂休息的宁静,也有火光冲天中救人的紧张。
C.本文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了敌人的残忍,燃烧的市镇、倒塌的房屋、死在弹坑边的老夫妇的尸体都意在揭示出战争的残酷。
D.小说中战士马国材面对大火快要烧到大门,他“向后退了一步”表现出了内心的胆怯,而团长先跳到大门边展开救援,这一退一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使团长形象更加鲜明。
【2】有评论认为作者姚雪垠把一批“强人”形象送进新文学的人物画廊,发掘和表现“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本文的“陈团长”进行赏析。
【3】本文中“火”多次出现,有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醉花阴》)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过秦论》)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烘托琵琶女的演奏带给人们的强烈感染。
(4)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提醒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达到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习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武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表现了军容的雄壮及将士们战斗情绪的高昂。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通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辉煌景象来言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
(3)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它是屈原在《离骚》中坚持自我、献身理想的至死不悔:“①__________________”;它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为了民族气节舍身取义的英勇无畏:“③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自诩老当益壮,随时可以奔赴疆场的忠心耿耿:“⑤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美堂暴雨
苏 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释:①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②《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秋作,苏轼时官杭州通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就打破律诗寻常开合之法,先声夺人,直接将大暴雨的声势突兀展现出来。
B.颔联描绘眼前实景,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用“吹海立”描写风势强劲,吹起海潮翻卷。
C.尾联用典,欲以磅礴的雨景,唤醒沉醉的李白,唤醒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
D.诗人在这首诗中用词瑰丽、想象奇特、韵律悦耳,充分显示出诗人豪迈奔放的特色。
【2】颈联两句具体描写暴雨,极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佳妙之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及绛侯免相之国,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候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盎素不好晁错。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闻,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丞史曰:“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谋。”晁错犹与未決。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晁错在前,及盎请辟人赐间,错去,固恨甚。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使袁盎为太常,窦婴为大将军。两人素相与善。逮吴反,诸陵长者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随者日数百乘。吴楚已破,袁盎为楚相。尝上书有所言,不用。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沈,相随行,斗鸡走狗。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还,梁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
B.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
C.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
D.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郎:官名,秦置,汉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B.人彘: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最出名当属汉朝的吕太后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C.孝文帝:谥号为后世给予褒奖的称号,庙号是君主被供奉时的名号,此处为庙号。
D.闾里:闾,里门也。闾里有里巷,平民聚居处所之意,也有平民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盎颇有公直。当绛侯周勃被免掉丞相返回自己的封国以后,各位宗室公卿没有人敢为他求情,只有袁盎明确指出绛侯无罪。
B.袁盎按“礼”行事。他拉退慎夫人的坐席,劝谏皇帝侍妾与主上不能坐在同一张席子,这样是失去尊卑次序。
C.袁盎仁心为质,亦善傅会。吴楚反叛,晁错劝谏皇帝惩治袁盎,而袁盎则联合窦婴劝谏皇帝只有把晁错杀掉向吴王谢罪,吴军才有可能撤退。
D.袁盎强调等级名分。在景帝立嗣的问题上,袁盎大力反对王位传给梁王,但也因此得罪梁王,招致杀身之祸。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2)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1岁技校生小聂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美发项目冠军,实现该项目我国金牌零的突破。她说她的梦想是让中国美发行业未来有国际发言权。
材料二:80后外卖小哥阿雷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比赛夺冠。他打工十四年,熟记上千首诗。
材料三:90后大学生小田,放弃都市工作,返乡当铁匠。他说:“我要发扬祖传打铁工艺,造出中国最好铁锅。”他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材料四:18岁盲青年小王凭借出色的中提琴演奏,收到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他说:“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是我要让世界看到我的奋斗。”
材料五:当下有些青年讲一种“什么都行、不太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生活随缘,有目标也行,无方向也罢;工作随意,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罢……
置身于新时代的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参与《时代青年》杂志上以“新时代•新青年”为主题的讨论。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