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为,乙容器中盐水的密度为
。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当鸡蛋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内底部的距离相等,两容器内盐水对容器内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和
,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和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关于厨房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过一会儿会比刚拿来时要重,是因为肉拿出冰箱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接触后凝华成霜附着在冻肉上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往外冒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C.把食盐放在水里,一会儿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
D.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3、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当镜面绕入射点转动一个小角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A.60°
B.30°
C.
D.2
4、夏天,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是瓶外的霜熔化形成的
B.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是瓶中渗出的
D.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热
5、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手拉开弓
B.棋子被击打后飞出
C.小明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6、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7、小明在马路边上拍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车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海上出现海市蜃楼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9、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
、
、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配戴AR眼镜对旅客点头示意,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就可识别旅客身份。AR眼镜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球面镜
11、我国的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发射了多枚嫦娥系列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到达地球后携带样品的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由于具体着陆点不同,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当他进入温暖的房间后,镜片又变清晰,下列与“变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气”
B.衣柜樟脑丸“变小”
C.西岭雪山树枝上的“雾凇”
D.教室里的积水“消失”
1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B.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4、下列是对考场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考场课桌高度约为80cm
B.物理试卷的宽度大约为40cm
C.考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太阳光射进考场,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5、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的声音低婉,能发出悦耳的次声波,十分好听
B.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奏时增大声音的响度
C.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D.古筝声音温婉柔美,易与其他乐器区分,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6、云南北迁亚洲象群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为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象群之间通过超声波相互交流
B.象群听不到人的说话声
C.象群不会“说话”,是用感觉和眼神交流的
D.象群之间交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是甲的密度的2倍
B.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18、小明读四大名著,发现里边的故事和物理也有很大关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时,士兵用力擂鼓,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
B.《红楼梦》中大家仅靠听笑声就判断出来人是王熙凤,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
C.《水浒传》中铁笛仙马麟,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笛子的振动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为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中,“悬丝诊脉”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加热后压扁,质量不变
B.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C.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质量变大
D.5kg棉花质量与5kg木头质量并不相等
20、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的声波,在生产生活中有清洗、探伤、测速等方面的应用。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超声波比次声波的频率低
D.超声波传递的过程中不需要介质
21、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号”水上试飞的情景。若认为“鲲龙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大桥
B.远处的楼房
C.试飞的飞行员
D.河边停靠的船
22、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水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总与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杯质量为90g
B.杯中液体密度0.8g/cm3
C.当水龙头流出液体体积V=50cm3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0g
D.此杯子的容积为200mL
2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透镜取火
B.水中倒影
C.水中“折”笔
D.日晕现象
2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
A.春天,山林间形成“白雾”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叶上形成“白霜”
D.冬天,屋檐上形成“冰挂”
25、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通常我们交流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 ,音调 ,响度 .(选填“不变”、“改变”)
26、如图是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被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是因为______,该验电器的底座应该用______(选填“塑料板”或“铁板”)来制作。
27、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2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________(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否则按另一种方式计时,会导致运动员成绩________(选填“偏好”或“偏差”)。
29、小明的妈妈做菜时需要蛋黄,妈妈将鸡蛋磕碗的边缘,蛋壳就裂了,这是由于蛋壳与碗边缘相碰时,蛋壳的____________小,增大了对蛋壳的压强。接着妈妈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将瓶口插入蛋清并挤压后,对准蛋黄上方放手(如图),蛋黄自己“跑进”瓶内。小明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挤压空矿泉水瓶时,力的作用改变了物体的________,同时排出瓶内部分空气,放手后瓶内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蛋黄自己“跑进”瓶子。
30、不注意用眼健康,就可能导致近视,下图中反映近视眼成因的图是____,眼睛近视后需要佩戴______透镜矫正。
31、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 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或“放”)热,透过露珠可以看到草叶放大的叶脉,这是光的 现象.
32、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了填写单位,请你在他记录的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扇门的高度是2.35______。
(2)在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70次需要1______。
33、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性质制成的。
34、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党史,她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同学们听到讲解员的声音主要是靠______传播的。
35、在探究声音的实验中:
(1)小华同学首先做了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出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通过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在实验三中,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华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选填“甲”或“乙”)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3)小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声波图,如图C甲和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同,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C丙和丁,用相同的力敲击后______(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36、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下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上向上撬 (木棒自重不计).已知AC=2米,BC=1.6米,且AD=DB,则:
(1)若石块对垂直于撬棒的阻力f为100牛,求垂直杠杆向上用力时的动力F上的大小.
(2)假设石块对撬棒的阻力始终为f,采用两种不同方向用力时,动力F下与F上的差值为30N,求阻力f的大小.
37、(1)某新款小轿车每行驶100km消耗汽油体积为8L,已知汽油密度为0.71×103kg/m3。(g取10N/kg)求:
(1)该汽车行驶10km消耗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2)按我国汽车工业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质量为2×103kg的汽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6×103kg,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请:通过计算判断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38、质量为8×103千克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卡车受到的牵引力(g取10N/kg).
39、如图所示,是一头在水中的江豚,请在图中画出江受豚所受力的示意图。
40、请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
41、如图所示,作出图中物体AB的像(要求保留画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