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2、现有体积相等的实心甲球和乙球多个,将5个甲球和3个乙球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正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5︰3

C.3︰5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月球上的岩石被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变大了

B.一块银锭被压成了银饼,其质量变小了

C.一块冰熔化成了水,其质量没有变化

D.1kg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4、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5、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小水珠形成的过程属于(       

A.熔化

B.汽化

C.凝华

D.液化

6、最早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阿基米德

7、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9、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也会发生汽化现象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

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D.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热

10、一些人对声和光现象有如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2×104Hz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上都要发生反射

11、联合收割机正将收割的稻谷放入拖拉机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对两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运动的

B.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C.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肯定不同

1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两车分别行进900m时,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行驶40s时,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13、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温度很高

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14、2023年3月30日,成都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的骑龙中水湿地公园项目基本完工,作为成都面积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公园,预计将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成都将再多一座供市民休闲嬉戏的场所,也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

B.甲同学一直在乙同学的前面

C.第15s时甲、乙速度相等

D.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15、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当你照镜子时离镜子越近,你在镜子中的像越大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油比水轻,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密度变小

D.为减轻质量,比赛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17、如图所示现象与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叶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银幕上的电影

D.“变大”的鱼

18、如图所示,中国乐器二胡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奏前艺人常根据不同的曲目调整琴弦的松紧度,这是调节琴弦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9、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由西向东运动

B.由东向西运动

C.静止的

D.无法判断

20、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低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21、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22、下列对一些有关物态变化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B.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出现是凝固现象

C.白炽灯灯丝变细是因为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灯丝熔化了

D.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

2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月球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24、国庆长假期间,小明和爸妈一起开着自家小汽车去旅游。当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驶向一座高山时,小汽车在鸣笛2秒后小明听到了回声,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当小明鸣笛时离高山有多远?()(       

A.315m

B.365m

C.680m

D.730m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爱探索的李明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就尝试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如图烧瓶中水正在沸腾,现在在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仔细观察金属盘的底部。回答:

(1)加热后,烧瓶内水面上方______(透明/出现白雾),烧瓶内部空间充满了______

(3)烧瓶瓶口上方______(透明/出现白雾),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如果想要更大的“雨”,应该在盘内增加______(热水/冰块)。

26、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著名诗作《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闻,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以两岸的山为参照物,诗人所乘的小船是______(“运动”或“静止”)的。

(2)诗人早晨告别了白帝城,一天的时间,晚上就到了江陵。鄄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记载“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按照此记载,考虑到古今单位长度不同,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540km,行船时间大约是12h,请估算一下李白所乘的小船的速度大约是多大?________

2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杯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是图________。用小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图 ________

28、如图甲所示,在A孔下方开一个相同大小的小孔B,将瓶盖拧开,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较急,这是因为 .如图乙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移开,乒乓球并不会下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轿车的速度;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运动。

30、人的正常体温是37°C,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31、滑冰运动员在水平直道上奋力加速时,运动员受到的力是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冲过终点线后无法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___________,它只与物体的_________有关。

32、如图(a)(b),分别是指针式手表和电子式手表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两只手表的实际时间分别是(a______、(b______

33、如图所示为人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人类能听到的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某种蝴蝶飞行时在1min内翅膀振动480次,这种翅膀振动的频率是否在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______(选填或者)。这个频率的声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或者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真空中______(选填能够或者不能)传播。

3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和______;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______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______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成_________

(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_____,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

(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小明小组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2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________kg/m3

①请你在图丙中的弹簧测力计上标出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____将相应刻度线向右延长);

②如图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____g/cm3;利用现有的长度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g/cm3

③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④通过分析比较,他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如图丁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骑共享单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其相关数据如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kg/m3

37、小明要利用天平“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己知铜线的规格是平方(1平方即1平方毫米),铜的密度为。他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天平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明求出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

38、小明在暑假时到天津去旅游,在乘出租车下车时得到一张天津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如下表所示。

(1)小明乘出租车所用时间为多少分钟?

(2)该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根据这张发票提供的内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天津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

车号:津E  ××××

起止时间:

单价:1.7

里程:6.6

等候时间:0

金额:¥13.10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图中已给出物体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40、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向平面镜的O点,被垂直反射,请作出平面镜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41、(6分)按要求作图。

(1)(2分)请画出图甲中潜水艇刚上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2)(2分)如图乙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3)(2分)小明同学将如图丙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玻璃管横截面大的地方流速小,而管子横截面小的地方流速大,请画出水流动时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大致位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