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的“随”字含义不同的是( )
A. 跟随 B. 随便 C. 随军 D. 随机应变
E. 随同 F. 随着 G. 随从 H. 随波逐流
2、妈妈经常教育我,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正所谓( )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
B.停车坐爱枫林晚(坐下)
C.荷尽已无擎雨盖(举)
D.知有儿童挑促织(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4、下列与“积累”的“累”读音相同的一个词是( )
A.劳累
B.硕果累累
C.日积月累
D.又困又累
5、观察各组词语的偏旁特点,照样子写两个。
1.江河 潮汐 ________ ________
2.打扮 把握 ________ ________
3.词语 说话 ________ ________
4.蝴蝶 蜘蛛 ________ ________
6、填一填
①劣对________ 善对________ 罪对________
②________面________方 ________嘴________舌 成________上________
③满天飞舞的________ 清澈新鲜的________ 快乐幸福的________
7、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面对小伙伴失足跌入瓮中,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______。”当面对大的困难时,我们要坚信“______,泰山移。”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困难。孟子还告诉我们要尊重别人,“仁者爱人,______。”
2.大自然还有美妙的声音。“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______。小雨滴敲敲打打,______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3.秋天不光有成熟的果实,还有美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______。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______。……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_____。面对秋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感受是“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宋代叶绍翁则触景生情“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你还知道眼中的秋景是“______”。
8、拼拼写写,我能行。
pǔ tōng fǎng fú mó gu mì fēng
jì xù qiān xū mó xíng zhì huì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选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哪些?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这么多颜色,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选文中画出来。
【3】选文写出了作者对秋天的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0、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拾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照样子写词语。
五光十色(带有数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各种各样(ABAC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2自然段中表示具体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2-6自然段,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短文先介绍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之情。
A.海面 B.树林 C.海底 D.海中 E.海滩
4.阅读第3自然段,填表。
海底生物 | 特点 |
珊瑚 |
|
海参 |
|
大龙虾 |
|
5.“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海的一半是水,另一半是鱼。
B.海里水不多,鱼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C.海里的鱼很多。
11、课内阅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文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次“看”,是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好朋友树,它可能在想:___。第二次“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它可能在想:__。
【2】从这两个“看”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鸟儿是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试题。
农夫与魔鬼
一天,农夫在田间劳动了一整天,天黑时正准备回家,忽然发现自己的田里有堆煤在燃烧,他惊讶万分,于是便走上前去看,发现竟有一个黑色的小魔鬼坐在燃烧的煤堆上。“你是坐在财宝上吗?”农夫问。“正是财宝。”魔鬼答道,“而且比你一生见到的都要多呢!”“财宝在我田里就得归我。”农夫说道。“就归你吧!”魔鬼说,“只要你肯将两年内一半的收成给我就行了。钱,我有的是,但我更喜欢地上的果实。”农夫答应了这桩交易,并说:“为了避免在我们分配时出现纠纷,凡泥土上的东西归你,泥土下的归我。”魔鬼感到心满意足,但这位聪明的农夫却种上了萝卜。
现在收获的季节到了,魔鬼又来了,要求收回属于他的收成。但除了那些枯黄的败叶外,他一无所获;而农夫却在兴高采烈地挖着他的萝卜。“这次让你占了便宜,”魔鬼说,“下次可不能这样。地上的归你,地下的归我。”“悉听尊便。”农夫答道。播种的季节又到了,这次他可不种萝卜,而是种上了小麦。麦子熟了,他来到田间,把麦秆齐根割倒在地。魔鬼又来了,见到除了残茬外,他又一无所获,气得转身就走,顺着石缝钻了进去。
“我就是这样骗到魔鬼的。”农夫说完,赶紧拾起财宝回家去了。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但我更(gēng gèng)喜欢地上的果实。
(2)这次让你占了便(pián biàn)宜。
(3)顺着石缝钻(zuān zuàn)了进去。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加“ ”的词的意思。
一无所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文中的农夫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_________)
②魔鬼非常聪明,从农夫那里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______)
③农夫和魔鬼约定的时间是一年半。(______)
④农夫用自己聪明的头脑从魔鬼那里得到了很多东西。(_________)
【4】填空。
当农夫和魔鬼约定,泥土上的东西归魔鬼,泥土下的东西归农夫时,农夫种上了_________,魔鬼_________。
当农夫和魔鬼约定,泥土上的东西归农夫,泥土下的东西归农魔鬼,农夫种上了_________,魔鬼_________。
【5】你喜欢这个农夫吗?为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手术台就是阵地(节选)
一连几发地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1】读一读画“______”句子,其中“扑”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争分夺秒”“做了一个又一个”中,白求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考查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模一样(ABAC式)
腰酸背痛(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3.老人考查两个儿子的目的是( )。
A.看谁力气大
B.看谁会砍柴
C.看谁聪明会动脑
D.看谁诚实勇敢
4.你认为谁做得对?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看
【1】到封面我就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叫《_______》。
【2】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 )
A.刘敬余
B.叶圣陶
【3】我知道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在( )
A.夜晚
B.白天
【4】我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 )生命的。
A.有
B.没有
【5】我知道主人公的主人是( )
A.小男孩
B.老太太
【6】我知道故事中的傻子( )
A.乐于助人
B.惹是生非
【7】我知道( )帮助瞎子和聋子对调了愿望。
A.医生
B.风车
【8】我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拟人
【9】我还知道这个故事让人感到( )
A.悲伤
B.高兴
16、语言综合运用。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一样的含义,你能有一两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下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露出微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病句。
(1)大家都想干走这只可怜的小鸭。
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
(2)妈妈今天打扮的十分非常漂亮。
_____________
21、习作。
童年是每个人留恋的时光,课间十分钟与同学掰手腕,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看熊猫,爷爷带你去郊外钓鱼,和小伙伴到游乐场坐过山车……你一定经历过许多快乐的事。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最深刻?本次就以“那次我玩得真高兴”为题,写写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