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在《爱我中华》演讲中,为突出主题小华应该引用的诗句是(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长喙     精巧     吹稍

B.适宣     恩惠     吩付

C.半亩     镜匣     镶嵌

D.萝筐     捡拾     沉侵

3、[字义]“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的意思是(  )

A.本来

B.为首的

C.开始的

D.构成一个整体的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命

________堂皇 ________无束 ________不舍

(1)那座________的房子从前是一个贵族的家。

(2)张老师爽朗、热情,和她交谈________

5、名著阅读

(1)名著知识大闯关。根据“快乐读书吧”阅读内容,写出下列四幅对联分别与哪部作品、哪个人物有关?请按要求完成表格。

对联

书名

人物

①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____________

王熙凤

②仗义疏财及时雨,孝义三郞天下知。

____________

________

③高老庄前锄广野,白龙马后挑簸箩。

《 西游记 》

________

④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

____________

________

(2)名著人物大推荐。以上四个经典人物,那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给TA做一份简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列情景描述,写一个相关的成语。

例:警察叔叔把我家那辆丢失的汽车完好无损地送回来了。(完璧归赵)

(1)看到有人虐待小动物,他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______

(2)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极高的国之瑰宝。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juàn liàn hóu lóng píng zhàng cù yōng fù yō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bō zhǒng   jiāo shuǐ fēn fù   chán r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lǎn duò xùn qī píng héng   fù jīng qǐng zuì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孟姜女哭长城》,完成下列各题。

孟姜女哭长城(节选)

①秦朝的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②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得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他俩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忽然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实在放心不下,她想:我( )坐在家里干着急,( )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

③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夫的行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就这样孟姜女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经过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地方。

④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她找啊找,始终不见丈夫。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人叫范喜良吗?”民工说: “有这么个人。”孟姜女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大哭起来。她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 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

【1】《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下面哪个不属于四大民间传说( )

A.《女娲补天》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白蛇传》

D.《牛郎织女》

【2】第二自然段中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但……而且……

B.与其……不如……

C.因为……所以……

D.如果…… 就……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排序正确是( )

A.分别——相遇——生死相离——寻夫——成亲

B.成亲——相遇——生死相离——寻夫——分别

C.相遇——分别——寻夫——生死相离——成亲

D.相遇——成亲——分别——寻夫——生死相离

【4】关于这个民间故事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残暴

B.民工的无情

C.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D.秦朝官兵凶狠

【5】你觉得孟姜女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的内容,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

【6】“经过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请发挥你的想象,试着把孟姜女经过的千辛万苦写具体。

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乌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了鸟的_________,表现了鸟的________

(2)文中第一、二自然段写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主要是________(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4】文中最后写“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子中两次提到“鸟的天堂”,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赵奢秉公执法》,完成习题。

赵奢秉公执法(节选)

赵奢年轻的时候,曾担任赵国征收田税的小官。官职虽小,可赵奢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畏权势。

一次,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税。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弟弟,位尊一时。管家见赵奢前来收税,态度十分骄横,召来一伙家丁,把赵奢和几个手下人围了起来,不但拒交田税,还无理取闹。赵奢十分气愤,大声喝道:“谁敢聚众闹事,拒交田税,我就按国法从事!”管家仗着自己是平原君家的要人,对赵奢的话不以为然。结果,赵奢真的依照国家法律,严肃地处理了这件事,杀了平原君家包括管家在内的九个参与闹事的人。

平原君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很多人都劝赵奢赶快躲一躲,免遭杀身之祸。赵奢一点也不害怕,他说:“我以国家利益为重,依法办事,为什么要逃避?”他主动到平原君家,劝平原君说:“您是赵国的王公贵族,不应该放纵家人违反国家法令。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国家法律,都拒不缴纳田税,国家的力量就会遭到削弱。国家一削弱,就会遭到别国的侵犯,甚至还会把我们赵国灭掉。到了那一天,您平原君还能保住现在这样的富贵吗?像您这样身处高位的人,如果能带头遵守国家各项法令制度,带头缴纳田税,那么上上下下的事情就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天下人也会心悦诚服地缴租纳税,国家才会强盛起来。国家强盛,这也是您所希望的呀。”

一席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也对赵奢以国家利益为重、秉公办事的态度十分赞赏。他把赵奢推荐给赵王,统管全国赋税。

(选自《史记故事》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下面不能反映赵奢“秉公执法”的品质特点是哪一项?(       

A.年轻时担任征收田税的小官。

B.带人征收平原君家田税。

C.杀死平原君家管家等闹事的人 。

D.劝说平原君依法令缴纳田税。

【2】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写出其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关于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很好地聚焦赵奢这一主要人物进行表达。

B.短文没有细致描写平原君知道事件后“大发雷霆”的语言、神态。

C.“很多人都劝赵奢赶快躲一躲”是从侧面衬托出赵奢不畏权势的特点。

D.文章主要通过对赵奢劝说平原君惩治管家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4】带着“赵奢是如何劝说平原君的?”这一问题去读赵奢劝说平原君一事,下面不是赵奢要表达的意思的是哪一项?(     

A.平原君是王公贵族,不该放纵家人违反国家法。

B.只有平原君守法缴税,国家强盛才会有希望。

C.只有国家力量不被削弱,平原君才能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

D.只有每个人都遵守法令,国家力量才能不被削弱

【5】赵奢、平原君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的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一个走运的人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得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结尾“一瞬间,疚与失落漫上心头。”下列选项对这句话的理解没有联系的是(   

A.她身患疾病,却每天笑脸迎人。

B.她已搬迁,也许今生再难相见。

C.我曾怂恿她去登黄山,无意间伤害了她。

D.我被她的笑容吸引,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

【2】文章多次写到女店主的笑和他最喜欢说的话“真走运”,这样写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是段落之间衔接自然。

B.反复咏叹,倒面烘托出人物形象。

C.贯穿全文,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

D.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3】下面是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

B.可以使结构更为紧密

C.更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

D.可以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4】作者在文后才巧妙地揭示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A.深化主题,表现作者的钦佩之情。

B.她虽身残,但是人物形象高大。

C.体现出乎意料的效果。

D.表达“我”对女店主的怀念之情。

【5】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光启蒙(节选)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②“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③“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_____先盖瓦屋后盖楼_____东楼西楼都盖上_____再盖南楼遮太阳_____”

  ④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凤凰凤凰一摆头________先盖瓦屋后盖楼________东楼西楼都盖上________再盖南楼遮太阳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总起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是什么样的?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然后把你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①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②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

秦兵马俑

   

①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②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秦始皇兵马俑坑编为一、二、三号坑。

③一号坑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鹏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位置分布图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④在一号坑东端北侧20米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和混合兵种组成的军阵。

⑤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面积为520平方米。平面呈四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其中出土了4马、1车和68个陶俑。根据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

⑥2018年11月1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评“2018全国最具影响力智慧文旅景区”,展现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落实“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互联网 + 文物”、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和初步显现的效果。数字化,让游客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进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数字博物馆,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突破现场观看的视角限制,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享受到超越现场参观的视觉体验。经过多次放大后,游客甚至可以把兵马俑的眼睛拉大到整个屏幕进行观察。此外,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即使是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各不相同。数字博物馆利用百亿像素全景和AR等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搭建起最接近真实的秦兵马俑参观体验,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参观视角,这在古遗址类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秦兵马俑》,有删改)

【1】根据短文的内容,把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分别标注在兵马俑坑位置分布图中的三个□里。(标阿拉伯数字)

【2】短文分别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完成下图。

   

【3】自疫情以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闭馆期间开展线上活动——“云游”秦兵马俑,需招募线上小小讲解员,对云端的游客做参观介绍。现在你就是小小讲解员,结合短文的内容,请完成以下问题。

(1)你最想向云端游客介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哪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上面你要介绍的那点内容,想进一步要讲好,需要搜集哪些相关资料,或需要家长、老师提供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暑假快到了,你想参观广州的哪个博物馆呢?请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动物的弄虚作假

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fán yǎn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

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mí huò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绝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尾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yuán ɡù。水螅的分身术更高一筹,它被切成数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样,长出新的完整的个体来。

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式。栖息在北极圈内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雪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雪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酷暑,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当秋风xiāo sè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见过竹节蝗、木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洲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身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水中缓缓飘荡,使对手极难辨别。

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美味。

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yǎn shì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

1根据拼音写词语。

fán yǎn   mí huò yuán ɡù   xiāo sè   yǎn s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椿象、金龟子装死是为了_______,蛇和壁虎施用分身术是为了________,苍鹭施用行诈术是为了________

2)雪鸟到_______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_________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_________,浑身又换上栗褐之色;当_______时节到来时,又穿上暗棕色羽裳。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这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概括全文说明内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程序顺序

4本文的说明结构是(   )。

A.  B.  C.  D.

5说说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和好处。

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骗术伎俩

装死

_____

变色法

_____

行诈术

动物

____

蟹、虾、蛇、壁虎、水螅

_____

_____

_____

表现

____

_____

_____

模拟周围物体

用诱饵引诱猎物

 

 

7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到的___________,适者生存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说明短文中各种动物弄虚作假的原因。

1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孙膑庞涓斗智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当时齐威王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对孙膑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疾人,当了大将,会让人笑话。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打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会放弃邯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去做,庞涓大败。

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摈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攻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查看了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发现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发现只剩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被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被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被到去了树皮,上面影影绰绰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映着火光一瞧,那树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但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向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士兵。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个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好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要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1本文10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分钟。

2根据文章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为下列事件排序。(填序号)

①围魏救赵   ②庞涓自杀   ③相见恨晚   ④围魏救韩   ⑤减灶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请你在文中找出他们的事迹,并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人物

事迹

印象

庞涓

 

 

孙膑

 

 

 

17、课外阅读。

一天,沈阳市民李女士在一家商业银行的自助查询机上办理自助缴费业务时,无意中一下子查到20多个熟人的电话和姓名。这是怎么回事?她越想越害怕,就把情况反映到银行客户服务部。

她对负责人边说边演示:只要你进入代缴费用一栏,点击固定电话并输入电话号码,就显示出机主姓名及应缴费用。她试完说:“我要是搞推销,坐在这机器边上,就能搜集到很多的资料,可是万一有人利用这个敲诈或者干坏事怎么办?”李女士忧心忡忡。

银行负责人马上把这个情况反映到电信部门,他们派人来调查了解,发现是操作平台有漏洞,只要在软件上改进设置密码,就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他们马上派技术人员对操作系统软件进行修改,在缴费时不显示机主姓名等资料,这样就能防止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杜绝:

忧心忡忡:

2.李女士因为什么事而感到害怕?

3.为了防止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电信部门是怎么做的?

 

18、认真观察下面漫画,然后答题。

【1】根据画面内容填空。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上写有“____”的字样,封底写有“____”的字样。下面露出了三个人的腿脚,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人在共同阅读这本书。前面描述图片的这段文字是按照从_____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2】请写出这张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以背影为线索,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_”画出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

3选文在描写“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前,先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父亲”?“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时,“我的眼泪又来了”。你能说说此时“我”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爱之舟》中,吴冠中看到了父亲_______的背影,朱自清看到了父亲_________的背影。这两位“父亲”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

22、句子训练。

1.漂灯点缀河面。(改为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备受中国人崇敬。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那是龙的身影;西昌基地火箭直冲云霄,那是龙在飞腾。(用你知道的事实,续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龙变幻万千,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小练笔。

在你的校园里,有没有什么事物让你很喜欢呢?请你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写它。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