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班里要举行“讲中国民间故事”比赛,小明同学找到下列故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牛郎织女》

B.《孟姜女》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草房子》

2、下列生字按照笔画或笔顺叙述错误的是(  )

A.“懂”的第12笔是“横”

B.“趟”字共14笔

C.“喷”的第7笔是“竖”

3、《人与宙斯》、《宙斯与乌龟》是哪部名著的故事?(     

A.《安徒生童话》 B.《格林童话》 C.《伊索寓言》 D.《一千零一夜》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的遗愿;爱国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数,______。”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国是梁启超的“______,横有八荒。______,来日方长。”的美好梦想。实现中国梦,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从小处着眼,“一粥一饭,______;半丝半缕,______

2.关于读书。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告诉我们“______。”孔子告诉我们“敏而好学,______。”朱熹也告诫我们学无止境,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你的读书方法是______

5、请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__________:百姓;涂泥沼;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__________: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__________: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__________: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__________: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 )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2)海力布( )牺牲自己,( )不愿乡亲们受到伤害。

3)天上( )富丽堂皇,( )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4)织女( )不愿意留在人间,( )被王母娘娘抓回了天上。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    得意( )( )    ( )( )

( )( )    ( )( )

①失败了不要( ),成功了也不要( )

②经过长期的准备,他对如何赢得这场比赛早已( )

③由于闯下大祸,孩子们吓得( ),不知如何是好。

8、读名著,善思考。

1.阅读章回体小说,看回目就可以猜出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根据《西游记》的回目可知,“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出现在(______),“为借扇与魔王斗法”出现在(______

A.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长老        圣僧恨逐美猴王

B.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C.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D.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2.本学期你还阅读了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你会这样评价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园变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他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用一个成语代替,并说说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黄昏低飞的白鹭是乡居生活的恩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用“有韵的诗”而不用“铿锵的歌”来比喻白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本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鹭是美的,作者的语言更美。如果说白鹭是诗,那么在你看来本文与哪种艺术形式接近?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⑦⑧段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白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9】“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话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将军顺着队长指的方向着去,那一片油布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将军心里一阵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

“全国的省份,一大半有土在这里。岛上的战士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一致要求务必让您吃上蔬菜。……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队长在边上小声地说。

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就别过脸去,刚好看见那盘小白菜。他怔了一下,走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沉吟: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心里一阵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此时,将军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3因为___________ ,所以“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4读了这个片段,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的将军, 一群_________的战士。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面是前进小学五(1)班58名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统计表。

用途

所占比例

用途

所占比例

用途

所占比例

零食

28%

请客送礼

14%

赞助他人

2%

电脑上网

24%

购买书籍

5%

外出游玩

3%

买小玩意儿

17%

学习用品

5%

其他用途

2%

1.请你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写几句调查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 (幕 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②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 lǐn lín)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 he huo)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 (适 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节选自课文《四季之美》

(1)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读音或字。

(2)选段①,作者运用了_____(选填“动态”或“静态”)描写,选取了_______________这些细微的景致,营造出独特的韵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过程。

(3)在作者眼中,冬天最美是早晨。在你的眼中,冬天最美的景致又是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试着表现出它的静态美或动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这段话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 );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 );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 )

A.它的轻快       B.它的聪明       C.它的警觉

14、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段出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

_________。选段通过对严监生的_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形象。

【2】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这篇文章的题目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__

【3】从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临死前在惦记什么呢?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

【5】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严监生的特点。

B.两个侄子和奶妈的猜测在文中起烘托作用,从侧面表现了严监生的人物特点。

C.人物的动作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文中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是:着急、生气、安心、失望。

D.严监生“总不能断气”是因为他看到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

【6】如果严监生能开口讲话,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名著《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①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渴,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②有一白骨精,两次变形都被悟空识破是妖怪,第三次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看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抢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本选段描绘的故事名称是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

(3)这段选文写出一个______的孙悟空和______的白骨精。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从“笑”字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

(5)除了《西游记》,我国古代其他三部名著和作者是: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空间既无氧又无水,周围还游荡着无数运动的流星,宇航员行走太空,必须具有特殊防护性能的航天服

目前最新型的航天服由尼龙、涤纶等九层绝缘材料叠合而成。它既能抵御宇宙射线,又能防止流星袭击。服装小巧、灵活,具有供氧、供水、隔热、存尿、通讯、摄影、照明等多种功能。为保证宇航员安全,还设有灵巧的电子报警系统。

整套宇航服从头到尾密封性能极好,总重量一百一十三千克,这样重的服装在地面上穿戴,恐怕大力士也承受不了。不过,进入太空轨道,处于失重状态,穿戴也就十分自如了。何况这种航天服的四肢、腰部等处,都装有自动关节,十分灵活。

这套航天服的价值是二百一十五万美元。这是历代帝王的龙袍所望尘莫及、自愧不如的

【1】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袭击——( )               自如——( )

【3】仔细阅读短文,想一想你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宇宙航天服的信息,请从不同方面简单写出三条。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最后一自然段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任选一个写句话: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写一写划线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整套宇航服从头到尾密封性能极好,总重量一百一十三千克,这样重的服装在地面上穿戴,恐怕大力士也承受不了。________________

(2)这套航天服的价值是二百一十五万美元_______________

【6】你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到哪些高科技产品,请选择一种,给大家简单介绍它比较新奇的一个方面(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chù)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 打比方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3“——”画出描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4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由此,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祥。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气势强,语言对称,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B.形象地写出了壁画内容的丰富和精美。

C.采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D.形象地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形态。

【2】“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3】本文是按( )的结构方式来介绍莫高窟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D.空间顺序

【4】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敦煌研究院在国内文博界率先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通过在网络上“数字重建”莫高窟,让宝贵的艺术财富获得了新的生命。关于保护莫高窟,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品味

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

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

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

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

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

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

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戮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

哪有什么杀戮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

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

儿子让父亲静一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能静?

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

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綿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1.怎样理解诗歌也能抗敌杀敌这句话?

2.根据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推断,那首28字的绝句指的是《》,全文是,。,。

3.你能看出陆游作此诗时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吗?

 

4. 陆游,字务观,号 , (时代)著名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有《 》和《 》。

5. 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的修辞手法是(   )(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注意加点的部分,也写一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内心体验。

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这个学期,课外阅读对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阅读了三国演义等课外书。这些书的内容和中心都很丰富。大量的阅读使我们加强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我们班还被学校授予“课外阅读先进班级”。

22、母亲大声说:“我挺喜欢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的“特别”,这些“特别”一定深深打动了你:一个特别的日子,一通特别的电话,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次特别的旅行,一次特别的感动……

请以“特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