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边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体
D.草书
2、下列诗句中,与诗题“山居秋暝”中的“暝”字相照应的一项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下列各组词语拼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周瑜(zhōu yú) 妒忌(hù jì) 督军(dū jūn)
B.幔帐(màn zhànɡ) 咆哮(páo xiào) 山寨(shān zhài)
C.擂鼓(lèi ɡǔ) 呐喊(nà hǎn) 弓弩(ɡōnɡ nǚ)
D.霹雳(bī lì) 踉跄(liànɡ qiànɡ) 血泊(xuè bō)
4、分析方法
1.《画眉鸟》和《我喜爱的鱼》写的都是____,都描写了____的____特点和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画眉鸟》按照________顺序记叙了作者与画眉鸟相处的几件事,而《我喜爱的鱼》主要记叙了作者_________的事。
这两位作者之所以能把动物写得如此生动有趣,都离不开他们的仔细观察,他们都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来写。
5、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才能写出好文章。
(2)做人一定要虚心,不能自满,因为“________________,自满十事九空”。
(3)“滴水能把石穿透,____________。”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练好字!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忠厚—(______) 舒展—(______) 朴实—(______) 茂盛—(______)
7、区别字组词。
锐( ) 搅( ) 绪( ) 辈( )
兑( ) 觉( ) 者( ) 悲( )
8、根据拼音写词语
夏季的傍晚,晚霞piāo fú(_____)在天际。随着yè mù(_____)渐渐jiàng lín(_____),我在小池塘边的yǐn bì(_____)处发现了许多萤火虫。它们展开小巧líng lóng(_____)的翅膀,仿佛是一个个小精灵,又如点点fán xīng(_____)。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ēn huì(_____),lǐng lüè(_____)着如此美妙的意境,真让人心旷神怡。
9、读名著故事做题。
桃园三结义
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联系语境推测带点部分的意思。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 )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
【2】下列外貌描写分别写的是哪个人?联系短文填出姓名。
A.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B.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C.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3】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三位兄弟结义图的大事是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
B.结义的三兄弟中玄德老大,翼德老二,云长老三。( )
C.刘备幼年母亲早丧,家里贫困,贩屦织席为业。( )
D.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 )
【4】《三国演义》中,下列四个回目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②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③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④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A.③②④①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5】照样子写出名著中情节上体现“三”的经典故事(各写一个)。
《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西游记》:《______》
《水浒传》:《_____》
10、品读全文《鲸》,想一想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李白与崔颢,两“鸟”比翼飞
黄鹤楼,是我国古代的名楼之一,它位于武昌西边。背依蛇山,前瞰大江,飞檐彩柱,huī huánɡ zhuànɡ lì( )。这里是古代的游览胜地,无数的文人雅士、大臣官僚,都爱登上黄鹤楼,欣赏大江两岸的景色,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楹联,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shī xìnɡ dà fā( ),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题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先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bù wú yí hàn( )地叹气说:“眼前有这么美好的景色却不能赞美,因为崔颢已经先题诗了啊!”
虽然如此,李白一直记着这件事,总想有机会写首诗和崔颢的那首比一比。后来,李白在游金陵凤凰台的时候,仿效崔颢的诗,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这首诗也成为历代传诵的名作,“凤凰”终于赶上了“黄鹤”,在诗坛上两“鸟”比翼齐飞,嘤嘤相鸣,kuài zhì rén kǒu( ),留下一段佳话。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2】古时候,黄鹤楼为什么能成为“游览胜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短文中出现的两首诗,请概括出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仗”是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请用“ ”分别画出两首诗中的对偶句。
【5】结合短文以及你的了解,对李白和崔颢两位诗人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听说曼陀罗花有麻醉作用,可是该服用多少才算合适呢?一天,他称出两份曼陀罗花药末,一份备用,一份吞服下去。吃完药,李时珍对徒弟说:“等会儿药力发作,你用针扎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看疼不疼。”徒弟含泪点点头,这种麻药吃多了是会致死的,他真为师傅捏一把汗啊!过了一会儿,李时珍觉得有些头昏心慌。于是,他杀意徒弟用针扎他的手。可是,当徒弟用针扎他的时候,疼得他把手缩了回去。李时珍知道,药力还不够,他又服下了另一份药。不一会儿,李时珍觉得天旋地转,接着就昏过去了。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的皮肤,他也不知道。就这样,李时珍终于摸清了服用这种麻药的分量。
【1】选文中,第一个加点的“他”指的是( ),第二个加点的“他”指的是( )。
A. 李时珍 B. 李时珍的徒弟
【2】李时珍服用第一份药后有什么感觉?再服用第二份药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时珍通过这次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事件中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五彩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暗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吗,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是那绿色的掌面吧,竞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我真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⑦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⑧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⑨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⑩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⑪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有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
⑫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⑬美 , 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
【2】根据第④—⑥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文中交代海棠、月季、文竹,有何作用?
(1)开花前的仙人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表明养花种草仅是“我”一时心血来潮,而并非一贯喜好的词是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出“我”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变化。
_________——( 厌恶 )——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第⑩段中“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才发现养花并非闲情逸致,而是勤快人的事。
B.“我”曾无所顾忌的讥笑过仙人掌的丑陋。
C.“我”在仙人掌开花前,对它的存在不关心。
D.“我”只看到了外在的美艳,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
14、阅读
向日葵
“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知道向日葵是从这首诗开始的。从老师那儿得知,向日葵是向着太阳转的。早晨,花儿向东。到了下午,花儿又转向西。儿时,我就对向日葵充满着仰慕和好奇。我曾在我家的菜地里种过向日葵,那年,我种的向日葵长高了,长出了花瓣,我有事没事就会跑到菜地里去看,看花瓣是不是会向着太阳转。我看见,上午下午向日葵的花儿朝向就是不一样。我觉得好玩,但花儿为什么向着太阳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
去年夏天,我去了趟新疆。在新疆,我目睹了从没见过的那么大气势的向日葵。那天,我们乘坐的车游过喀纳斯湖,出了布尔津后,车在如诗如画的新疆的天空下快速奔驰。车内,刀郎的歌声粗犷豪放,荡气回肠;车外,一路上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让人心旷神怡。快到哈巴河时,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向日葵,正迎着太阳在微微转动,朵朵向日葵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从没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漂亮的向日葵。在我的请求下,车停了下来,我目不转睛地望着,仿佛望着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仿佛望着一张张澎湃的笑脸,仿佛望着一颗颗赤胆忠心。
我站在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哈巴河边,欣赏着这波澜壮阔的灿烂,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葵花籽,聆听着新疆的朋友给我讲述的美丽的传说……
凡是花都有花语的。如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向日葵的花语是“欢颜”。传说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一见面,她眼睛就发亮,就迷上了太阳神。可是,太阳神没有回应,尽管如此,女神痴情不改,转而化身为一朵花,天天对着太阳绽放着她美丽动人的笑脸,诉说着她海枯石烂、永远不变的爱恋。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叫作向日葵。
看着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片的向日葵,听着这动人的故事,我在想,任何灿烂的背后是不是都有一种坚强和执著?向日葵为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为什么总是源源不断坚持不懈地永远绽放着绚丽笑颜?我在想,向日葵的精神多么可贵,我们军人,也需要有这种忠诚奉献、绽放美丽的精神,也需要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超然的境界,也需要那种执著,那种坚定不变的信念!
【1】从短文中找出和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______)
(2)心情愉快,精神舒畅。(______)
【2】细读文章有关段落,回答问题。
(1)快到哈巴河时,“我”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文中加点的“我惊呆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希腊神话中关于向日葵的传说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一些花的象征意义吗?(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
井冈山是个山多田少、原来人口只有一千多、产粮还不上万担的地方,红军来到井冈山后,人口激增,粮食不够吃,军民用粮主要靠山下宁冈供给。因此,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经常上宁冈运粮,毛委员和朱军长也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战士们一道上宁冈运粮。
有一天,毛委员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衣服,足蹬草鞋,掮着一条扁担两个布袋到宁冈挑米来了。毛委员到仓库领到粮食装好布袋,运粮的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看见了都很受感动,运粮的劲头顿时加大,大家都争着多挑,原来准备三天运完的粮,不到一刻功夫,就挑走了一半。
毛委员挑起粮食和大家一道往井冈山走去,走到黄洋界要爬山了,大家见毛委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不安,怕累坏他耽误大事,都赶上前来要替毛委员分担一点。可毛委员(坚定 坚决)不让,一边快走,一边说:“你们担的已经够多了,再加上我的,会把你们累坏,我挑得起,大家各挑各的走吧。要上山了,加把劲到山顶上休息休息。”大家为毛委员这种行动所(鼓励 鼓舞),上山也不觉得累了,跟着毛委员一口气就上到了山顶。
到达山顶休息时,毛委员有说有笑地和大家聊起了天。问大家:“累不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累!”毛委员微笑地说:“累是累,可是大家不怕累。为了消灭白狗子,我们要不怕吃苦,不怕累,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到处都修上马路,运粮运东西都用汽车,连走路都坐上汽车,到那时就不累了。大家说,对不对?”说得大家都愉快地笑起来,真的把累都忘了,挑起担子又飞快地往目的地跑。往日往宁冈运一趟粮回来要摸黑,可是这天,太阳还没落山大家就把粮运回来了。
毛委员挑米的事在井冈山到处传开了,大家都深受(感激 感动),男女老少,个个都争着参加运公粮,因此粮食堆满了井冈山,保证了军队的用粮,有力地打击了白匪。
(1) 用“/”画去括号内用错的词语。(4分)
(2) “大家见毛委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不安。”大家“感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毛主席参加挑米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战士和老百姓们运粮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运粮的效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短文,你觉得毛委员是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添加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16、课外文段阅读。
冰墩墩
①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对外发布,“冰墩墩”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
②“冰墩墩”这个名字寓意丰富。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符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③“冰墩墩”为什么以熊猫为设计原型呢?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同时,熊猫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原型之一,体现了奥运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④“冰墩墩”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⑤“冰墩墩”从诞生起就担负重要使命。我们相信,它一定会用可爱的形象将中华文化、冬奥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文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2019年9月17日,“冰墩墩”正式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 )
(2)“冰墩墩”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冰雪运动头盔。( )
(3)“冰墩墩”向世界各地传播的既有中华文化,又有冬奥文化。(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 ) 热情( ) 卓越( )
【3】小兰在设计校园吉祥物时,想要增加一个设计元素,以表达对来访客人的热情欢迎。结合短文,你建议她选用的一项是( )
A.冰丝带
B.彩色光环
C.心形图案
D.冰雪运动头盔
【4】小丽的哥哥要过生日了,她准备把毛绒玩具“冰墩墩”作为礼物送给他,请你结合“冰墩墩”名字里的丰富寓意,帮小丽写上祝福语吧!
___________
17、课外品读
①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②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班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乎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振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
③【a】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b】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c】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d】这无异于是民族精神的自杀。【e】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f】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g】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与伦比的财富。
④罗马废墟,一个千古流传之绝响,一个万世不灭之辉煌。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倾( ) (2)亘( )
【2】文中第②段有两个错别字,用横线在字下标出,将正确的书写在下面字格中。
【3】下面的句子是从第③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 )句和( )句之间。
面对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
【4】选文在开头写到“真没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这是什么原因呢?
18、阅读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个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中国;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⑧这是我的誓言!
⑨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在离岸告别时,我看到了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B.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
C.两岸是黄土和青草。
D.海水满盈盈的,水面一片金光。
【2】“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 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句中的“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 )
A.句中的“大时代”是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危难的时代。
B.句中的“大时代”指中国百废待兴,国无宁日的时代。
C.句中的“大时代”是指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
D.句中的“大时代”是指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3】文中关于我的“誓言”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将回到我爱的祖国,驱逐帝国主义
B.把学到更好的经验带回国报效祖国
C.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人身边
D.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 ,毁灭帝国主义的军舰
【4】朗读第七自然段时应该( )
A.低沉、缓慢
B.明快、中速
C.激昂、渐快
D.亲切、舒缓
【5】第五自然段中“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你认为作者是个罪人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全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这样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 盼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了爸爸,跟着妈妈回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儿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 观看)着儿子种的花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儿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
【1】选择括号中搭配正确的词语,画“√”。
【2】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知道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为什么高尔基说它是“美好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得到别人给的东西,比别人拿走自己的东西愉快
B. 别人主动给自己的东西,比自己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好
C. 付出比索取更有意义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②这样的玻璃其实早已问世了。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午,我干完了家务活才去上学。
改写成带“把”的句子。
(2)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全国人民都很激动。
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意不变。
22、请你用词语“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新奇、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等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话题作文,请以“发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出你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表达你最真实的思想感情。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活。3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