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举世闻明 处心积虑 兵慌马乱 民不聊生
B.路不拾遗 玲珑剔透 惊天动地 人寿年丰
C.生灵涂碳 兴高彩烈 多事知秋 流离失所
D.哀宏遍野 得意忘形 诗情画意 金碧辉煌
2、请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中秋的夜晚,天空晴郎,月亮又园又亮,此时赏月,仿佛看到嫦蛾抱着玉兔遥望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例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作品信息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冯骥才
B.《珍珠鸟》——郭沫若
C.《白鹭》——许地山
D.《桂花雨》——琦君
4、辨字组词。
惰______ 挽______ 协______ 访______
隋______ 馋______ 胁______ 仿______
5、词海泛舟(按要求写词语)
(1)反义词,对对碰(写出反义词)。
坐井观天——( )
朝三暮四——( )
自相矛盾——( )
(2)好朋友,手拉手(写出近义词)
掩耳盗铃——( )
买椟还珠——( )
风雨同舟——( )
6、补充词语
山洪________ 溪水________ ________有序
人影________ ________而行 ________当然
7、按要求写出古诗句。(8分)
①把诗句补充完整。
采菊东篱下, 。(2分)
②请再写出一两句描写菊花的诗句。(2分)
③《我家有个大花园》描写了“我”的童年生活,请你写出几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2分)
④请你写出一两句关于母爱的诗句。(2分)
8、课文回眸室。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 国的 。“精彩极了”是 说的,表现了对“我”的 ,“糟糕透了”是 说的,表现了对“我”的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子赞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在原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品质________ 不畏________
【2】“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4】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_____________精神。
10、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如果 无论 只要
【2】什么是搭石?在文中用“___________”画出来。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一定会”“直到”“才肯”等词语,写出了___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搭石美,走搭石的乡亲们更美,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iào jué )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èi bē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画“√”。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 ) 拜访( )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1)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2)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3)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4)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
【6】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7】请把文中的中心句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中心句: 。
我的感受:
。
12、阅读与欣赏。
谁偷了我们的WiFi信号
①在这个信息时代,网速太差或者突然断网,无疑让人很沮丧。更令人气恼的是,WiFi不好这种事,还每天都在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网速呢?
②在许多盛大节日里,人们总爱在屋子里装饰上彩灯,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这个时候,家中WiFi第一大盗就出现了。英国宽带服务提供商Talk Talk公司研究发现,彩灯会影响网速,而且这一影响还高达25%。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得痛苦不堪。我们知道,任何用电的东西都会产生一个电磁场,如果磁场足够大,就会干扰WiFi网络中用到的无线电波。这其中,彩灯的影响更大。因为彩灯有很多的电线和电管,这些漂亮的小彩灯们,被人们装饰在门廊上、圣诞树上,它们的电线就在房间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磁场,而且因为人们可能会开上一整晚,所以,这个磁场对网络的影响会更持久。
③不仅是彩灯,家电也会影响我们的网速。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属后面的设备会接收到很弱的信号,如果你将WiFi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电器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在厨房里,最大的干扰还是来自于微波炉传出的无线电波。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是一个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也包含2.4GHz这个频段,微波炉加热就靠水分子吸收这个波段的能量共振。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微波炉时,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不仅仅是微波炉,那些无线遥控玩具、高保真扬声器、婴儿监视器,也通常和WiFi用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它们同样会对信号造成干扰……(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1】阅读本文,你是带着哪个问题快速阅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这个问题,你找到的是文中的哪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你知道扰乱网速的两个因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划“ ”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上文,若想在生活中保持网络通畅,你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武牧羊
西汉大臣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君主单(chán)于多次wēi xié( )利诱,许以丰厚的fènɡ lù( )和高官,劝其投降,苏武严词拒绝了。
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kù xínɡ( )。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qū fú( )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直到19年后,苏武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写出词语。
【2】“严词拒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单于一次又一次的wēi xié利诱,苏武会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根据问题提示标画句子,再完成第(3)小题的填空。
(1)“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这里的”酷刑”指的是什么?(用“____”标出有关句子)
(2)面对酷刑,苏武是怎么做的?(用“____”标出有关句子)
(3)单于先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酷刑,他前后的做法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4】苏武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月迹》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孩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们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请你跟孩子们一起找,写出你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并分别指出这些地方的“月亮”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最后有关“月亮是个什么”的对话中,你认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月亮还只是天上的那轮明月吗?请结合选段的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奶奶还是喜欢孩子们?结合文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鸟的天堂(节选)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意思相近的是( )
①数不胜数②心中无数③不计其数④如数家珍⑤不胜枚举⑥车载斗量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2】选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中“卧”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画“ ”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总结的句子,也是抒发情感的句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木船
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离不开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自己在舰模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我见他那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声,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坏了。他一看,急了,哭着要我赔。我上前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这一下,陈明更生气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一把抓起书包,转过身,头也不回就走了。看着被他踩坏的小木船,我也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进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攥着什么。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我惊讶地望着他。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踩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陈明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去了。
那天以后,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藏在抽屉里。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
【1】文章围绕小木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学到的“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的方法,缩写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下面的语句,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1)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踩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从陈明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从“我”的动作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之间如何相处,这个《小木船》的故事启发我们( )(只填序号)
A.永远不要对同学生气,更不能在生气的时候说话和做事情。
B.同学之间相处,如果有人喜欢你的东西,就大方地送给他。
C.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相互体谅才能增进友谊。
17、阅读理解。
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节选)
她快快乐乐地成长着,好像忘掉了这个话题。到了4岁半时,她又旧话重提。那一天,坐在车上,她歪着脑袋问妈妈:“人死了,会去哪里呢?”
“身体入土,灵魂上天。”
“妈妈,你死了先上天,等我死了也上天,就可以找到你了。”
“妈妈,你是一朵灰色的云。我呢,是一朵白色的云。我们手拉手在天上玩,看鸟飞。”
“可是,妈妈上天后,你要过很久很久才上天,怎么找到我呢?”
“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问:‘你是我的妈妈吗?’你要是听到了,肯定会开门啦!”
妈妈含糊地应着:“真好!”
可是那小家伙还意犹未尽:“妈妈,要不我是白云,你是整个蓝天。蓝天很大很大,我一上去就在你怀里了!”
妈妈实在忍不住,一把把这个小丫头紧紧抱在怀里——我觉得我听到的是天籁。
【1】“我会一朵云一朵云地敲门”,句中的“我”指的是____,“你”指的是____。这句话表达的是_________。
【2】在女儿的眼中,母亲就是______,自己就是_______。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一样,“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3】“我觉得我听到的是天籁”中“天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红包
说到红包,谁都不陌生。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几用红纸包裹的钱。
红包在我们中国可是有历史渊源的。据记载,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是为了佩带玩赏而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就做得越发精良。到了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彩绳串铜钱、红纸包钱币等形式,这就是红包封的雏形。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上开始出现如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色或浅紫色为主。
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首先,红包封上的图案更加多样,除了以一些祥瑞图案制作的红包封外,还出现了以生肖、卡通等为主图的红包封。其次,红包的功能更加多元,比如向商界发展,商家会把红包封作为促销的手段赠送给客户。第三,红包的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礼仪存折”“贺岁金卡”等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里。
由于红包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多数人从红包中取出压岁钱或礼金之后,就对红包封不屑一顾,随之丢弃了。其实,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红包封上往往印有祝福的语言,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如“南极星辉”贺男寿,“中天婺焕”贺女寿:“天作之合”贺男婚,“于归之喜”贺女嫁;用“金榜题名”庆祝学子考入大学,以“燕仪”庆祝人们搬入新居。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对红包封的称呼也各不相同,从这些称呼中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比如,北方一些地区称它为“红喜袋”,寓意送出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南方一些地区则称它为“利事封”,取其大吉大利之意。
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红包是礼尚往来的载体是人们交往的情感纽带,也是中国民风民俗的体现。
【1】填空
①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________。北方一些地区把红包封叫作“________”,是为了表达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南方一些地区把红包封叫作“利事封”,这是取其__________之意。
②读到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时,我马上就能知道这一段是在讲_____________。这段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20年代的红包样式。
【2】第3自然段为了说明红包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A.机制印刷 B.图案多样 C.功能多元 D.形式推陈出新
【3】第5、6自然段为了说明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都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根据需要,帮助妈妈选择合适的红包封:恭贺爷爷大寿要选(________):祝贺邻居喜迁新居要选(________):庆祝表哥考上了大学要选(________)。
A. B.
C.
D.
E.
【5】哥哥认为:“当前时代,用手机微信就能发红包了,传统红包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姐姐认为“微信红包是不能替代传统红包的。”听了他们的说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祝洪林)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鲁尼兹小心翼翼地驾车外出办事。车开出不远,他看到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鲁尼兹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
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他没想到这次善举却非比寻常。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摇摇晃晃地驶来。为避让它鲁尼兹踩了刹车,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整个车身不听使唤,向路边一棵大树撞去……
等鲁尼兹醒来,他已躺在医院里,断了两根肋骨,而搭车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老人的家人来了,虽感谢他对老人的帮助,可律师也如期而至。按照法律,鲁尼兹要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老人在昏睡了20多天后奇迹般地苏醒了。谁也没想到 ,老人清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 要感恩 不要赔偿 善意都是美好的 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老人的肺腑之言引起了共鸣,感动了小城 。
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无戒备地去爱,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
(1)联系短文解释词语(2分)
小心翼翼:
纷至沓来:
(2)给短文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联系短文解读句子。(5分)
①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他没想到这次善举却非比寻常。
从内容上看,“善举”指的是__________,“非比寻常”指的是__________。
②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要“赔偿”的理由是__________;老人“要感恩,不要赔偿”的理由是__________;我读懂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老人。
(4)你认为短文中的谁可以称得上“好人”,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师的教诲之恩,我不能忘记。(改为反问句)
跟我学: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注意两点:①把句子改为相反的意思,即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②要把最后的“。”改为“?”,并加上“难道……吗”“怎么……呢”等表示反问的词语。
2.理解句子,并仿写。
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这句话把“ ”比作“ ”。
(2)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21、按要求写句子。
(1)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仿写)
她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着________________。
(4)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是比金钱更重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却笑了笑说:“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和丈夫被一块醒目的告示板引入了一片桃林。(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有梦想才有追求,你有什么梦想?也许不止一个吧!快用你的笔把你的梦想描述下来,要想清楚,写具体哟!题目可用“我的梦想”,也可自拟,字数在3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