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不计其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数落
B.不可胜数
C.数目
D.数典忘祖
2、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B.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C.遇到不懂的词语,要多读几遍,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D.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边读边想。
3、“埃及胡夫金字塔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一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作比较
C.下定义
D.列数字
4、我会辨字组词。
瞎_____ 晓_____ 承____ 俺______ 寨______
割_____ 浇_____ 丞____ 淹______ 赛______
5、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填序号)
① 恻隐之心,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则能有所不为。
③ ____________,必自毙。 ④______喻于义,______喻于利。
(1)“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是_________的意思。
(2)“不义之事做多了,一定会自受其害”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
(3)“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是___________的意思。
(4)“人有了羞耻之心,有的事情就不会去做”是___________的意思。
6、用“减”组成的词语填空。
(1)将军为了__________岛上的负担,规定吃住必须返回军舰。
(2)由于原材料供应不上,建筑工程的进度__________了。
(3)暴雨__________了大火的威势。
7、单元回顾。
1.你会怎样复述《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
(1)把下列提纲补充完整。
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_________。
②龙王把宝石给了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
③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自己变成了石头。
⑤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2)我要把第④条有创造性地进行复述,复述时可以“添油加醋”,比如:海力布劝说乡亲们离开无果,打算将秘密说出来,这时小白蛇来了,对海力布说:“________。”海力布说:“______。”
2.《牛郎织女》是一则_______,故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______的老牛、________的牛郎以及_____的王母娘娘……读着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林杰的《乞巧》这首诗: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
8、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根据下面几句话,再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一说课文中的这几位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
(1)他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人物:____ 描写方法:____。
性格品质:____
(2)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人物:____ 描写方法:____。
性格品质:____
9、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文章以传说引入,好处是( )
A.激发读者的兴趣。 B.说明太阳离地球不是很远。 C.丰富读者的知识。
10、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显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短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渐渐(逼近 靠近) 不可计数(shǔ shù)
生命力(展示 显示) 似(sì shì)乎
【3】第①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________________
【4】你从画“______”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第②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最美的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到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④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________________!”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________________,”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_________,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jiǒng)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zǎn)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⑪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⑫“____________。”她依然平静地说。
⑬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噬(shì)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jīn)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不言爱的心啊!
⑭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将相关序号填在( )内。
A.寡言少语 B.豪言壮语 C.甜言蜜语 D.胡言乱语
(1)像蜜糖一样甜的话。( )
(2)说话不多,言语很少。( )
(3)充满英雄气概、豪迈雄壮的话。( )
(4)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说胡话。(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序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A.好好学习 B.家里没有碎花布 C.我也要一个花格子书包 D.我固执地坚持着
【3】阅读第⑦自然段,从中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做的书包意味着什么?(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以前“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长大了。
【2】“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
A.抒发感情。 B.点明主旨。 C.总结全文。
【6】对短文结尾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学会承担责任就是长大了。 B.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
C.长大了就要承担责任。 D.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不一定是大人。
13、张大力
①张大力,原名叫张金壁,津门一员赳(jiǔ)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②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③“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
④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 除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⑤(于是 可是),打石锁撂(liào)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无非 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⑥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⑦众人叫好呼好贼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⑧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⑨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⑩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 可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⑬“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⑭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⑮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选自《俗世奇人》)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用的恰当的词语下面划“✓”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没有人不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 )
(2)形容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
【3】照样子仿写句子。
张大力举着石锁,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刷子李刷着墙壁,眼睛_______,手臂_______,好像___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把石锁下边写的内容填在文中横线上。
【5】聚合成老板巧妙设计了“举石锁”这一奖赏,既是为了吸引顾客,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对张大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文中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
【6】本文短小精悍,一波三折,张大力举起石锁,不仅没要到钱,最后还哈哈大笑,是因为________。本文第①段中铺垫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我觉得聚合成老板夸人的方法很_______。
14、 令人恐惧的冰川病毒
目前,一种真正对人类形成威胁的现象,正在( )地接近,它来自寒冷极地的冰川。
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人类对这一情况的担心,以前只是局限在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更多的陆地这方。但最近的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冰川的融化,将会释放出许多被冻结的恐怖病毒。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魔瓶子”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并非( ),因为这些病毒即使经历几千、几万年,可能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这一点不久前在格陵兰岛上得到了证实。当研究冰层物质的科学家们,从冰川和冰原深处取出大约13000年前的冰层样品时,( )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古老的冰芯中竟然释放出了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细菌病毒。这表明一旦环境和温度条件许可,这些冻结在极地冰川中的病毒和细菌就会再度活跃、繁殖、传播,甚至发生变异,引发大规模的疾病和灾难,从而导致物种灭绝。
当然,这种不幸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这是因为地球在它将近50亿年的运动中,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不幸的是,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给自己的脖子套上吊索。
研究者发现,这些古老的冰层中所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如各种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对这些可能( )的病毒,美国斯塔摩尔教授指出:“尽管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病毒会再次返回到现代文明社会中,也不能确定这些病毒中有多少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但确定无疑的是,这一切将会发生。”
【1】根据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危言耸听 悄无声息 重见天日 令人惊骇
【2】请用“ ”画出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的原因。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地冰川融化释放出的古老病毒,将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B.令人恐惧的冰川病毒目前已经引发了大规模的疾病和灾害
C.冰川病毒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有可能会再度活跃繁殖、传播、变异
【4】“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魔瓶子’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句话中的“魔瓶子”是指______________,“启开瓶塞”是指______________。
【5】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如何理解“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给自己的脖子套上吊索”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zhòng zhǒng),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转(zhuàn zhuǎn)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 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段可以看出织女是个( )的姑娘。(多选)
A.勇敢善良
B.热爱自由
C.勤劳能干
D.心灵手巧
【4】仿照最后一句话写一句话。
我喜欢校园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那些年爸妈为你吹过的牛
①放假回家,邻居家的小妹妹专程来了一趟我家,给我展示她的日本旅行计划,并邀请我这个日语“大神”一起去玩。“大神?”A我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顿时明白,我妈又在外面吹了多大的一个牛。在她心里,看我喜欢看日本动漫就默认了我懂日语,而我懂日语就意味着我是自学成才、精通日语的大好青年……
②后来和朋友聊起爸妈为自己吹过的牛,发现其实很多父母像粉丝一样,把孩子看作最耀眼的明星,(憧憬 幻想)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③记得刚上大学时,有一次春节聚会,一个叔叔非要给我敬酒。他听说某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很高,而我爸妈讲我就读于业界公认的王牌医药专业,他想问问我的投资意见。什么!投资?意见?B一连串的词听得我都呆住了,我端着酒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空气凝固、我吓得快窒息的感觉依然宛如昨日啊!
④后来好几年的家庭聚会上,辟(pì bì)谣成了我的一项重要活动。我要努力向亲戚解释,我不是行走在医药行业前沿的科学家,能拿到诺贝尔奖也希望(渺茫 迷茫),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生。
⑤现在想想,( )是自家孩子,爸妈的眼睛( )十级美颜滤镜。朋友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她妈妈会说:“你这是世界上最有味道的单眼皮!不用割!”等她把眼皮割好,她妈妈又不遗余力地赞叹:“看看这双眼皮!感觉世上没几个能这么自然的!”
⑥当然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 )是最美的,( )是事业最成功的。小时候,我们总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愤愤不平,长大后,爸妈随时能把我们包装成“别人家的孩子”。
⑦我小姨就是个标准的“炫子狂魔”。有次家庭聚会时,二舅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他儿子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小公司。小姨立马接话:“小公司也是公司啊,我女儿在几万人的上市公司不也一样上班嘛。”话音落地,表妹都不敢抬头看二舅的表情。
⑧还有一次 小姨和朋友聊天 朋友说 我家孩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工资一个月才5000块女生在一线城市很辛苦的 你女儿也是吧 小姨回答道 辛苦是辛苦 但我家女儿努力 一毕业月薪就9000多啦 据表妹发回的现场报(到 道),那天的气氛十分微妙,欢声笑语里带着淡淡的紧张,感觉围观了一场成年人之间的高手过招。
⑨上周我去看演唱会,在现场的粉丝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热情地挥舞荧光棒,激动地全程大喊。我突然意识到,爸妈不也是这样嘛!在家操碎了心,在外花式吹捧,他们总能给我们随时随地打气投票,还要在外人面前为我们时时点赞。虽然有时我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
【1】用“ ”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章第⑧小节中填上合适的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遗余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5】文章围绕“那些年爸妈为我们吹过的牛”写了哪些内容,家长们吹了哪些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四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填空。
(1)从第①小节的A字句加点的字可以看出“我”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小节B句中加点字可以看出“我”当时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⑤小节,朋友的孩子单眼皮时,她妈妈认为_____________;孩子双眼皮时,她妈妈又认为_________________。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话语其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7】回答问题。
(1)“过招”,原指用招数进行较量或比赛,文中的“成年人的高手过招”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松树的风格(节选)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粉身碎骨”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敬仰松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生命力顽强;二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B.松树的用途有:造纸原料、提制挥发油、工业原料、燃料、遮阳、照明。
C.作者借写松树,表达了对具有松树品格的人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D.“松、竹、柏”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
B.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着调子。
C.知了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D.我的书桌上摆满了东西,小小的玩偶,厚厚的字典,长长的铅笔,真的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4】松树的风格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生活中谁是具有松树风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材料一】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道,是历代匠师们在山崖断壁上开凿出的石窟群。莫高窟绵延1600多米,室内壁画总计超过4.5万平方米,彩塑2000余尊,最大的塑像高达30多米。室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彩色雕塑和珍贵的文书等。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看着这些精巧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材料一主要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主要写了莫高窟的_____________,从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的记录了佛教故事,有的反映了当时的民间生活。
B.莫高窟的壁画中,只有飞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一观。
C.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4】材料二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飞天壁画的?飞天壁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莫高窟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斯芬克斯的谜语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隐秘害人的大怪兽,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体和一对翅膀。
斯芬克斯整天站在高高的悬崖上,对每一个经过的人考一个相同的谜语:“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而且用的腿越多,走得越慢。”过路人如果猜错了,立即就会被她吃掉。一直以来,没有人能猜出她的谜语。在她的山崖下,堆满了被她吃剩的人骨头。斯芬克斯得意扬扬地宣称:“哈哈!我的谜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谁也别想猜出来!”
有一天,聪明勇敢的王子俄狄浦斯经过山崖。他听完斯芬克斯的谜语,觉得一点儿也不难,微笑着说:“谜底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还是个小孩子,只能用两只手和两只脚爬;在生命的中午,他长大了,就用两只脚走路;等到生命的傍晚,他老得走不动了,只好拄着一根拐杖,做他的第三条腿。”
谜底被猜中了,斯芬克斯感到很羞愧,就从山崖上跳了下去。
至今,在埃及的沙漠里,还有最古老、最有名的斯芬克斯卧像。那就是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得意扬扬: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没有人能猜出斯芬克斯的谜语。(______)
(2)俄狄浦斯猜出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斯芬克斯非常得意。(______)
(3)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是斯芬克斯卧像。(______)
【3】过路人被斯芬克斯吃掉的原因是什么?斯芬克斯从山上跳下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全文,你觉得斯芬克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课了,同学们向操场跑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3、他(她)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她)陶醉了”“他(她)生气了” “他(她)伤心了”回想一下,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