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淹没”中的“没”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出没
B.没落
C.没收
D.没日没夜
2、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主要概括为( )
A.务于精熟
B.不求甚解
C.观其大略
D.删繁就简
3、回顾课文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选择正确的选项。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将相和》中按顺序讲述了他的三个事件,( )、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A.火烧赤壁
B.完璧归赵
C.桃园结义
4、说出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
(1)孔子的弟子抒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一部书——《论语》。 破折号的作用是( )
(2)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要必须“心正”。 引号的作用是( )
(3)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顿号的作用是( )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心疼______ 艰难______ 偏僻______
朦胧______ 节省______ 炎热______
6、读拼音,写字词。
(1)她衣着朴 sù( ),但是让人感觉很美。
(2)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3)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7、日积月累。
(1)不论是抽陀螺还是玩竹节人,每一代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方式。那是《稚子弄冰》中“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的活泼;是《所见》中“意欲捕鸣蝉,_____”的机灵,是《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的幸福;还是《村晚》中“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的自得其乐,《四时田园杂兴》中“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可爱。
(2)名言中有做人的道理:读到“恻隐之心,_______”,我明白要多帮助别人;读到“人有耻,________”,我明白了人要有羞耻之心;读到“君子坦荡荡,_______”,我知道了要做一个有君子心怀的人。
(3)诗中有真情,情在“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的收复之喜里;情在“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里;情在“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悲切情怀里。
8、根据拼音写词语
(1)看着妈妈那弯曲的jǐ bèi( )和máng lù( )的身影,我不忍心再去向妈妈要钱。
(2)姐姐今年shǔ jià( )就要从shī fàn( )学校毕业了。
(3)小松鼠住在miǎn qiǎng( )可以进出的窝里,用爪子和牙齿shū lǐ( )全身的毛。
(4)这个药的shā jūn ( )能力比较低,就算将温度提高到一百二十shè shì( )度,效果也不理想。
(5)在阳光的照yào( )下,无数只鸟儿从树上飞起,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xiá( )
9、读下面短文,答题。
①蛙不仅善于捕食害虫,有益农事,它们还是田园音乐家。
②夏夜的乡村,便是蛙的世界。
③【A】太阳刚刚落下山坡,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蛙声便(逐 遂)渐热闹起来了。这时候,劳作的人们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呱呱跳入稻田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④【B】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空气里(迷 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寂静,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朦胧入睡了。
⑤而这时候,蛙们却叫得格外起劲了。【C】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千万只蛙各自歌唱,却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
⑥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划上横线。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照对例句【A】的赏析,请你从【B】或【C】处选择其中一句说说表达效果。
例如:【A】作者把黄昏的薄霭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山野在黄昏的薄霭笼罩下若隐若现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请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 )
A.蛙
B.蛙声
C.乐曲
D.音乐家
【5】对文中标点符号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呱呱跳入稻田去了。(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B.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省略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古人称蛙鸣为“蛙鼓”。(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D.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顿号表示词语和意思并列)
【6】对短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自然段加点字“放肆”是贬义褒用,意思是“毫无顾忌,随意为所欲为”。
B.文章第四自然段写夏夜田野的美丽和安谧,与下段蛙声殷殷洪洪对比,更衬托出蛙鸣曲的壮丽。
C.蛙虽善于捕食害虫,但是呱呱声不绝于耳,在夏夜略显聒噪。
D.文章结尾点明中心,借赞美蛙鼓,来表达人们秋后丰收的喜悦。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A]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B]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C]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D]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1】请将下列说明方法填人对应的表格中。
①举例子 ②列数字 ③打比方 ④做比较 ⑤引用
材料序号 | [A] | [B] | [C] | [D] |
说明方法 |
|
|
|
|
11、阅读短文《小麻雀》,回答问题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从上面语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
【1】“无价之宝”的含义是_______。本文中的“无价之宝”指的是_______。文中_______得到了这块“无价之宝”,_______想用十五座城换取宝物。
【2】“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1)这段话属于____描写。(多选)
A.动作 B.心理
C.语言 D.神态
(2)对蔺相如的言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A.他为了国家利益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B.一个“撞”字,把他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C.他想把璧撞碎,不让秦王得到这块璧。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渡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中( )看不清长江,( )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象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将脚步放慢一点儿,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自。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锺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锺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儿,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亲爱的朋友,世界( )处处争先恐后,( ),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有时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画“~~~”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波音757飞行速度之快,形象地写出了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
B.写出了人们在享受“极速世界”便利的同时,也留下了“旅行感”缺失的遗憾。
C.与下文的古人骑毛驴旅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好处。
D.形象地写出了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字里行问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民族自豪感。
【3】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儿”的?用“ ”画出相的句子。这几句话是所在自然段的 句。
【4】短文是按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行文的。
【5】短文标题中的“有时”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家的萤火
当我仰望夏夜的星空时,那灿烂的星光,常常使我想起老家的萤火。
它灵动的光,在夜空中飘来飘去,像飞动的星。这微微的灵光,恍惚中与星星交融了,是星星降落人间,还是我们到了苍穹?母亲见我捉了满满一瓶萤火虫,便对我讲起了“车胤盛萤照读”的故事,但我捉拿这闪光的虫子,却只是为了好玩。在我看来,装着萤火虫的瓶里,也装着好多的童话。每天晚上,我枕边总放着一个闪烁萤光的小瓶,望着它,很快就进入梦乡,遨游在童话王国里。
一天,当月亮躲在柳丛里时,我和姐姐依偎在母亲身旁,听她讲故事。我们被那可笑的故事逗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萤火虫似乎也乐了,在四周欢快地盘旋,闪着柔和的光。这时,我看见母亲那双明亮的眼睛,在月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快活的萤火一般。从此,我更爱夏夜的萤火了,因为它使我想起了母亲深情、慈祥的目光。过了多年,我到西北高原工作了,就再没有见到这夏夜的萤火,只有深邃的星,常常会勾起童年的梦。
去年秋天,我途经峨眉山,住在峨眉山下的报国寺。出乎意外,竟见到了思念已久的萤火。点点带绿光的星星从草丛升起,飘然起舞,组成绚烂的花环,宛如天女洒下幸福的花雨。几个华侨青年欢呼着喊起来:“萤火虫!多美的萤火啊!”他们奔逐欢跳,终于逮住几只萤火虫。“姐姐,这就是阿婆常给我们讲的萤火虫吧?”一个轻柔的声音说。“是啊!”那位姐姐说,“把它装在瓶子里,带给阿婆。她不是常叨念着老家的萤火吗?”夜显得不平静了,风吹得树叶飒飒地响,空气中冲击着一股荡人的热浪。我目送着青年们的身影,我想:他们今晚会和我一样睡得香甜,因为在他们的枕边也闪烁着“老家的萤火”。
【1】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作者是围绕“老家的萤火”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展开叙述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更爱夏夜的萤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中作者说“夜显得不平静了”,对这句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夜里真的起风了。
B.青年们欢呼着喊叫着,显得不平静。
C.“我”的感情不平静。
【5】作者借萤火表达了_______________之情。
15、课文片段: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娇骄)健 ,四肢轻快。玲(珑 拢垅)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晾)。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 象)人们用 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选择选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打“√”
【2】选文中画“一”的句子是____句,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
A 承上启下 B 总起全文 C 埋下伏笔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体现出来。
【4】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五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把松鼠的尾巴比作 ______,给人以联想和美感。
【5】“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 的说明方法。
16、阅读。
唐伯虎的传说
①有一次,唐伯虎坐船去游玩。平静的河面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比画儿还好看几分。船老板拿出一把白纸扇子,两面都是白的。唐伯虎看中了,想起了作画。他对船老板说:“老板,你这把白扇子蛮好!上面要有一点儿画就更相宜了。”船老板便请他作画。
②唐伯虎说:“好!”他接过扇子,打开书包,拿起笔,画什么呢?这时刚好从头顶上飞过几只麻雀,就画麻雀。画好了。看上去不清不楚,就似个黑墨团儿。哪知道,就是画了七只麻雀,一只一个神态。船老板一看,很不快意,嘴里就说出来了:“你这公子,不会画就不要逞能替人家画。你看,一把好好的白纸扇子都给你画坏了!”唐伯虎说:“老板,你看画得不好吗?”“嗯!”“不要紧,你看不好,我替你拿掉好了。”“你能拿掉,就替我拿掉好了。”
③唐伯虎把笔一搁,用手指推着黑墨团儿,用力一掸,一下子一只麻雀就不见了……很快,七只麻雀被掸掉了六只。原本平静的河面漾起一圈圈波纹,往远处扩散开去。
④唐伯虎又要推第七只了。船老板晓得是个宝贝,就说:“公子,还有一只不要掸了。”说着就仲过手把扇子抢了过去。一看,上面还有一只看上去是个黑墨团儿,实际就是只麻雀,活像个活的。船老板又求唐伯虎:“公子,请你再画一只!”唐伯虎说:“我的笔只能画一次,画第二次就不灵了。”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田螺姑娘 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有改动)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适宜( ) 愉快( ) 逞强( ) 知道( )
【2】用“ ”画出一个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3】选择题。
(1)为了民间故事更好地流传,人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会选用更( )的方式。
A.口语化 B.书面化 C.规范化
(2)从第④自然段中船老板抢回扇子的言行可以体会到他( )
A.内心平静 B.懊悔不己 C.伤心痛苦
【4】请你发挥想象,把第③自然段中“唐伯虎掸掉六只麻雀”这个简单的情节写得更具体,更吸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情节。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在《唐伯虎的传说》这个民间故事中,我认为最不可思议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我还在课外读了《___________》这个民间故事。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 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视 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 竟然)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给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加上标点符号。
【3】从哪里看出鸟的天堂有许多鸟?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请在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概括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文中的拟人句,抄写下来,并仿写一句。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_______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了_______。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_______,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因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_______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_______。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下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_______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們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1】请从下面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 )
A.数学王子高斯
B.无知者无畏
C.学生与导师
【2】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激动 ②亮色 ③自责 ④在意 ⑤厚望 ⑥开始
【3】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解出的那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是________。
【4】文章画“___”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
【5】选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
19、课外阅读
“番茄太阳”
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附近有一个小型菜市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女孩儿守着摊位。那女孩5岁左右,是个盲童。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好看,圆圆的……”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就和这家人熟了。小女孩叫明明,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听亲戚说城里大医院可以换角膜,为了让孩子复明,父母就带着孩子到城里来了。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
接连下了的几场雨,终于晴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明明的妈妈感叹道:“天气真好啊!”
“是啊!太阳总算出来了。”我说。
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
我想了想,说:“太阳很温暖,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晚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明明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摸看。”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的追着人走。
日子过得很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有一天我去买菜,明明的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1】根据理解选项填空。
(1)不符合女孩明明特点的选项是(____)。
A.5岁左右,是个盲童 B.特别爱笑C.聪明D.心情灰暗
(2)读划线句子可以知道,爸爸是帮助明明用(____)的方式感知生活的。
A.观察B.抚摸C.倾听D.品尝
【2】用横线画出文中对明明外貌描写的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填动词。再任选择其中一句,说说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1)附近有一个小型菜市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女孩儿(______)着摊位。
(2)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______)着人走。
选1__________________
选2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三句话出现“番茄太阳”,第一句话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_______。第三句话指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5】依据内容梳理作者心情的变化,完成填空。
灰暗——(______)——心疼——(______)——感动
【6】作者认为明明是“番茄太阳”,文中的_______也是这样的人。
20、句子游乐场。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化是有的。 美丽并没有变。(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侦察员老王被敌人抓住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瑞恩说:“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鸟雀怎能如此尽情歌唱呢?(改为陈述句)
【2】窄窄的峡谷,经不住如此之多的马驰骋。(改为反问句)
【3】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意见。(改病句)
23、爱的瞬间。
父母的爱像涓涓细流,流进我们的心田。连那唠叨声都注满了关怀。父母的爱无处不在。那轻声的叮咛,都会让你感到无比的温暖。请把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爱或者母爱定格在一瞬间具体描述出来,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体现父母之爱。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