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出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B.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C.菜市场上正在出售菠菜、黄瓜、韭菜……等蔬菜。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词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老师走过来,温和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B.温和的阳光,洒在妈妈晾晒的被子上。

C.夕阳将温和的余晖洒在它们的身上,叶子金灿灿的。

D.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美丽的春姑娘姗姗而来。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诡计(     

A.主意,计谋

B.图谋,谋求

C.商议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孙悟空识破了妖怪的yīn   móu______,他拍着xiōng   táng______   hǎn______:“哪里来的妖怪,快快现出原形!否则别怪俺老孙无情!”听到这话,妖怪吓得bí   ______横流,磕头认错。猪八戒在旁看了,yóu   zhōng______地佩服孙悟空。

5、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6、阅读课文,概括文中“地道”的特点。

7、填空。

(1)《桂花雨》一文中,母亲对家多的情感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人是故乡的______________,花是故乡的______________,水是故乡的______________

(2)“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描写的是本单元学过的______________;“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描写的是本单元学过的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____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____,而且具有生命了。

8、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 )( )

( )( )无味          不求(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 )了,我们就( )到地道里去,让他们( )个空;敌人( )了,我们就从地道里( )来,照常( )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2】“不计其数”中“数”的读音是________,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用“____”画出中心句,并将描述地道总体结构的句子画上“﹏﹏﹏”。

【4】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地道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0、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词。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瞬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定那天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狙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哪些句子表现出老夫妇俩的处境非常糟糕?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参谋的提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衬托老夫妇俩所处的环境很糟糕。

B.表现出参谋的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C.表现了艾森豪威尔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从侧面反衬出艾森豪威尔的善良和对老夫妇的关爱。

【4】理解“雪中送炭”。

短文中的“雪中送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生命的感动

       ①生日那天,妈妈郑重其事地拿出几件东西给我看。那是什么?是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哎呀,太难为情了,快收起来吧。   

       ②一双小小的,用绒线一针针钩出来的小鞋子,一件粉红色的围兜,一个大眼睛娃娃,还有一本从我出生时一直到上幼儿园时的影集。

       ③妈妈说:“这些东西我一直保存着,就是想等你长大了给你看。现在你15岁,不小了,这些记录你成长的物品也许能让你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④爸爸则在一边笑,他似乎沉浸在回忆我小时候天真可爱的乐趣中。他闭着眼睛回忆到:“那天,我把你妈妈送进产房,就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第一眼见到你,我那个开心啊,没法说。你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样轻柔,小脸红扑扑的,像玫瑰花瓣一样美丽。你是爱与美的珍品,让我们无比欣喜,有女儿真好!”“寒冬腊月,你用的尿布都是先放在我怀里暖热了才给你用的。”爸爸又说。

       ⑤我听了心里也暖暖的,爸爸的爱更让我怦然心动。我仔细打量那双小小的鞋,简直无法相信我的脚曾是那么小。打开影集,哇,刚出生的我也这么一丁点儿,什么也不懂,只知道把自己的手往嘴里塞。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那是我吗?不可思议。

       ⑥爸爸、妈妈真有本事,要把这么一点儿大的小东西养育成现在的我,多不容易。

       ⑦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

       ⑧有一次保姆不慎将热水瓶放在我玩耍的一张小桌旁,被我一脚碰翻,滚烫的开水把我的双脚烫得像两只红萝卜。幸亏妈妈及时赶到把我送进医院,要不我早成了残疾人,现在我的脚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

       ⑨还有一次,我从木马上摔下来造成脑震荡,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医院陪伴我度过漫长的治疗时间。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妈妈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凝聚在我的身上,她为我唱歌、为我朗读诗歌和童话,音乐和诗歌融入了我幼小的心灵。

⑩望着面前孩童时用过的物品,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十多年生命的每一个日子,我始终被爱包围,无论我用什么形式来回报我的爸爸妈妈,也只不过是滴水之于长河,那份感动将会伴随我的一生。我将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

【1】“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去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这句话应该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A.第④自然段前

B.第⑤自然段前

C.第⑥自然段前

D.第⑦自然段前

【2】妈妈拿“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给“我”看的目的是(        

A.让“我”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B.回忆“我”小时候的天真可爱。

C.“我”长大了,“我”用过的东西该自己保管。

D.想证明他们是多么爱“我”。

【3】读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读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练习

聂耳

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聂耳很聪明,学习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院,就把冬衣买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聂耳拉小提琴常常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一切。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荡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都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后来,聂耳成为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聂耳万分气氛,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战斗的歌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画出第二段的段意。

2.解释下列词语。

1)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聂耳写的最有名的曲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支曲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后来被定为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请简单介绍聂耳。

 

13、理解与感悟。

读书之美

鸟儿在天空飞翔,那是它们轻盈的身体在舞动。打开书,我们飞翔的是沉重的思想。书本教会我们各种美丽的飞翔姿势,带着我们飞翔到所有产生文字的地方。

文字的神秘,在于它背后所蕴藏的广阔天地。思想在句子中穿行,如一只捕食的野兽潜行在草丛里。如果没有文字,我的思想将无处藏身。赤裸而荒芜的原野是可怕的。文字在纸页上生存,就像一群羊关在圈里。打开栅栏把它们放牧在我的视野里,这是我作为一个牧民的职责。

有的书很厚,但内容很薄;有的书很薄,但内容很厚。读书的美丽,不在于我们读了多少页,而在于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营养。

一杯水倒了,我们无法收回;一本书掉到地上,我们随手拾起而不会遗失一个文字。那杯中的水,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生命;那手中的书,是我们人类思想生生不息的家园。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在括号里。

荒凉——( ) 吸收——( ) 丢失——( ) 责任——( )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思想”比喻成_______________,把“句子”比喻成 。这样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文字的魅力,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书很厚,但内容很薄;有的书很薄,但内容很厚。”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再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你觉得“读书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读书之美,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之美,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松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挟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上红白的馅儿,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cuō)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最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儿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棕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棕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yīn yūn)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着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作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棕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围绕“粽子”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精心准备、奶奶包棕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

【2】短文画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现了她对“我”的_____,“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______

【3】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

【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世界。

在我们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自己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一声斥责、一片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假若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怕压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地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语欠妥,你只需要加上两个相同的字就可以了,请你把这个句子重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一说这样修改的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呵护”“关爱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明的语句概括短文列举的两个事例(每句话不能超过7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此后,汤姆住在王宫里。他每月都要回父母的小屋一趟,给他们讲王宫里的故事,逗他们开心。农夫和他的妻子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1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最后两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的农夫夫妇,得知是当年的善良之举使你获得了今天的幸福,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①对魔法师说:________

②对国王说:________

③对汤姆说:________

17、阅读

读书与做人

人生是这样丰富,人生是这样辉煌。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仅有自己的一点经历是不够的,要想充实大脑,就要靠读书了。

读书,谁都知道是好事儿,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

我喜欢小说。小时候常读中国的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也爱读外国小说,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些书对于我对人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最重要的是从中可以学到知识。现在的知识多极了,从计算机一直到航天科学,包括种地都属于知识的范围。记得30年代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有一位教文学的叶教授他就是什么书都读,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宇宙。我很诧异。叶教授说,一个搞文学的人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得到你生活之外的一大部分知识。

读书一方面要读得广,读得博;另一方面要敢于探索,人家没有看过的书也要读,还要读得深。中国有种老的说法叫读书破万卷。这本书你不仅读过了,而且从中还悟出了许多道理。所以,有些书必须细读,并不是要读成什么专家,而是要从中悟出道理,找到动力,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帮助,这可以说是读书的要义。

人的灵魂本身不喜欢浅薄、庸俗、无聊,它永远在追求最高尚的东西。读完鲁迅先生的小说,你懂得当时社会的残酷、黑暗、卑鄙,给你一种动力,鼓舞你向上,像阳光照进来一样,世界亮了起来,碰到了就会得到一种力量。然而,好书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的,还需要用心去发现。

巴金说:“读书就得有用。巴金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佩服的老师,我跟他交往了半个世纪以上。巴金从头到底一直都说真话,就是由卢梭的书引起的。《忏悔录》大家都读过,对有的人影响不大,巴金却得到了大益处,他一辈子都受影响,就好比达到了一种境界。

我已经83岁了,现在回想起来,最懊悔的是读书没有读专,读过之后真正用到的也不多。面对年轻的中学生朋友,我希望你们要从中学就开始想: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有怎样的益处。要读书,读好书。要在好书的引导下,做一个大写的人。这个字,就这么一撇一捺,但要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却不容易。

1读书破万卷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其原诗的下一句是_____

2但读书又确实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呢?

_____________

3文中谈到作者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它们的作者分别是:_____

4第⑥段举鲁迅小说的事例,说明读书的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举巴金读书的事例,说明读书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说一说读书与做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习。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表达“我”心情的句子,再说说作者有此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提前摇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描写摇桂花时动作的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个比喻句,描绘桂花落下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体会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列举了用汉字书写的古典诗词的美;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2】短文中提到了汉字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语意未尽或话未说完。

C.表示声音断断续续不连贯。

D.表示话题转换或语意转折。

【4】“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理由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没有人不佩服神鸟的机智。(改成反问句)

 

(2)泉水清澈透明。 (改为比喻句)

 

(3)她不仅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有一副美妙的歌喉。(用加点词语造句)

 

 

2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我发现第二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描述画面,比第一个句子所描述的画面要具体。我也会用上这种描写把“清晨,小溪流水”这个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闪电撕破了乌云。

(1)“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是什么样子的?

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等,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

要求:

1.题目自拟,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2.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