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桥下一家人》中,凯尔西特夫人送给阿曼德的圣诞礼物是( )
A.一双新鞋
B.一块粉红色肥皂
C.一条新领带
D.一顶帽子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以……为耻)下问。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着急)。
C.“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消除,发泄)。
3、生字双胞胎。(选择正确的一个填到括号中。)
[申 伸] ( )请 ( )展 延( ) 重( )
4、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3)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__。(《自相矛盾》)
5、读课文,填空。
金日成首相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因为 。毛主席虽然深爱自己的长子,最终还是
6、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举世闻( ) ( )台楼阁 负( )请罪 兵( )马乱
完( )归赵 ( )心沥血 生灵( )炭 国( )民安
(1)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
(2)他日复一日( )从事着音乐创作。
7、我会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同音字组词语。
xiá: 镜___ ___窄 应接不___
yì: 闲___ 压___ 商___
xiàn: ___制 _____坑 奉___
8、填空。
(1)按课文填空。
(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猹( )刺去。
(2)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 )少年。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了一般人。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他除了爬山游泳,就是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问题,从不白白度过。
毛泽东同志( )抓紧时间读书,( )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两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他都用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等符号,标明书中的重点内容,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对书理解得多么深透。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格外——(_________) 精炼——(_________) 废寝忘食——(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5】短文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可用一个成语替换,这个成语是_________。
【7】毛泽东同志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请认真阅读短文后,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在括号里打“√”。
①很早就起床( ) ②抓紧课余时间( ) ③高声朗读( )
④读得特别认真( ) ⑤边读边做笔记( ) ⑥从不浪费一分一秒( )
【8】毛泽东的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
读书如熬粥
赵畅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煮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爱玩儿,只有陈寅恪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终成大师。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给句中画线的词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1)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 )
(2)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 )
(3)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问题?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快速阅读文章,梳理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4】秘鲁作家略萨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会有哪些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读书的经历,谈谈你对“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广州白云山
人们常用“白云珠水”来美誉广州,“白云”指的是白云山,“珠水”指的是珠江。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素享广州“市肺”的美誉。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相当于澳门特区的总面积,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共有植物1038种,据统计,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是广州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白云山气势磅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上道路四通八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白云山很早就闻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了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尽沧桑,频遭破坏,满目疮痍,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建国以后,经过历届广州市政府的建设和多年的苦心经营,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成为广大游人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区内有四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观光索道——白云索道;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公园——雕塑公园。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B.白云山历史悠久,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宋朝便以胜地著称。
C.鸣春谷是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
D.白云山以“云山叠翠”之名,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写了白云山的地理位置、山体面积和绿化植被等情况。
B.文章写最高峰摩星岭,说明摩星岭山势高峻挺拔,令人生畏。
C.文章将白云山面积和澳门特区的总面积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澳门特区的面积小。
D.文章写羊城人们在九九重阳,以登白云山为乐事,说明了羊城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
12、课内语段阅读检测。
牧场之国(节选)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段先介绍了牛的_________;然后与牛群吃草时的样子,突出了其_____________;而在介绍牛犊和老牛时,则分别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段在描写牛群、牛犊和老牛时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其特点,突出荷兰是一个_____________之国。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本段末尾,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第二次出现在第3自然段开头,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第三次出现在第4自然段末尾,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最后一次出现在文章末尾,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 露)着鱼肚色的天空,(染 涂 )上微微的红晕,(飘 飞)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填空。
(1)读过短文后,请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结合原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心旷神怡”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第三自然段中,写了黄昏里哪些动物?请你也写一句与黄昏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动态描写和一处静态描写,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抄在下面。
第二自然段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 露)着鱼肚色的天空,(染 涂 )上微微的红晕,(飘 飞)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A.泛 B.露)( )
(A.染 B.涂)( )
(A.飘 B.飞)( )
【6】写景往往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请从文中找出两处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作者在赞颂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品性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题。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有幽默感在许多国家里,是对人极高的赞赏,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淡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了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了尴尬的场面,又作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尴尬:_________
譬如: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表现儿子幽默的语句,读一读,幽默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阐述“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时,举了两个例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了_____的手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这种现象的不同态度。
16、课外阅读。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一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短文主要介绍了 、猴子观海、 和
这四种奇石,而略写了其他奇石,详略得当。
4.这篇短文和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多项选择)
A.作者都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比喻的手法写。
B.都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
C.都在开头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都能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17、阅读课文片段。
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做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节约( ) 精巧( )
【2】这几段话描写了两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我们能从文中读出“父慈子孝”,“子孝”体现在____________。
【4】从画横线的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以____________为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把 比作 。
【2】给文中画“ ”的句子换种说法,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描写廉颇动作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表现了廉颇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将、相能够和好的根本原因是( )
A.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廉颇负荆请罪。
B.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只好向他负荆请罪。
C.蔺相如、廉颇都为国家利益着想。
19、石墨烯
①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用,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
②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 0.3 纳米,是一张A4 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 1000 千来/秒,是光速的 1/300。目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强的全新材料石墨烯,硬度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 100 倍。
③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城很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1】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D. 举例子
【2】第③段中“手机充电可以“秒充”的意思是指( )。
A. 以“秒”作为时间单位来计算,形容充电的速度很快。
B. 手机充电时,会显示秒表,让你看到充电的速度。
【3】第②段说明石墨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特点。
【4】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战国时,秦国很强大。秦国在和氏璧事件中没占到便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躲着廉颇。蔺相如要维护赵国的利益。(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提示写句子。
(1)我是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看病还用学吗?
改成陈述句: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仿写句子。
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
仿写:雨点落在窗玻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仿写:腊月,天多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五官中“口”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请你通过一两件事情来写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题目自拟。记得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表达出你最真挚的情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