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的“举”字与“举世闻名”的“举”字意思相同的是(       

A.举一反三

B.一举两得

C.举目无亲

D.举国上下

2、(  )是毛虫的天敌。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虫

3、下列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孩子

B.父不在,呼儿出       于是,就

C.孔君平其父        拜访

D.楚人有盾与矛者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令       )的语言

    )的乐声     )的足音

  )的银丝      )的眼神

  )秘密      )沮丧

 

5、为下列词语找出错字,并改正。

奥密_____ 提练_____

唤然一新_____ 吐顾纳新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 )             访( )             ( )             ( )

( )             ( )             ( )             ( )

7、根据意思填词语。

1)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2)一点儿也不怀疑。(

3)照图上画的样子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4)说话没完没了。(

5)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8、我能按原文或“日积月累”填空。

(1)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3)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

(4)做人要心怀坦荡,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以载道述真情。”从“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读出了诗人杜甫欣喜若狂的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欣赏了孩子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感受到陆游厚重、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②“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实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垄,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垄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垄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选自琦君散文集《桂花雨》)

1试联系全文语境,说说第⑥自然段中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的含义以及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本文中读到的母亲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形象,试简要概括并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品读下列语句,说说加下划线字词蕴藏着怎样的情感? 

A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全年,整个村庄,都沉在桂花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飞蛾求生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   )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   )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zhēng zhá(   ),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西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zhèn hàn(   ),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   )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gū fù(   )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未来的命运如何,遏福遇祸,或喜或忧,我(   )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划线句子中“擎天撼地”的意思是“能擎起天,撼动大地。比喻力量非常大。”一粒西瓜子并没有这样的力量,作者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日常生活中,你珍爱生命的例子。(44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挪树

①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②“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③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伦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④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⑤“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⑥“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⑦“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⑧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⑨“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⑩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第二天,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腊梅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

A.万花纷谢 B.伤筋动骨 C.丰满秀美 D.枝折叶落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段有两个错别字,请过来改正。

①漫延的“漫”应改为:____

②伦起的“伦”应改为:____

【3】文中第①段“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

【4】挪树前后,作者的心情变化多端,开始问“腊梅会挪死吗?”时心情是____的,到老花匠铲主根时“它会死吗”时心情____,然后看到独立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立着时“它会死吗”时变得____,最后看到腊梅新生,作者的心情是____的。

【5】读读最后一段,想想画“﹏”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B.作者觉得那株腊梅会在冬天死掉,只剩干枝。

C.作者认为那株腊梅比其他的矮小,不一定能活下来。

【6】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A.本文赞美花匠的技艺高超,表达了对花匠的敬佩之情。

B.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C.本文赞美腊梅在花匠的帮助下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表达了我对腊梅的喜爱之情。

12、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这是我的誓言!

⑧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

【1】读短文,结合资料袋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第②自然段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军舰的_______之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的语气。第③自然段画“﹏﹏﹏”的句子中,作者把浪涛比作了小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_______之情。

【2】“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短文中出现了三次,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之情。

【3】读短文,结合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文中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称为“罪人”呢?你认同这种说法吗?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请结合文章和你所了解的相关资料,对无数像本文作者一样的共和国奠基者说说心里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我惊叹(俊 骏)美挺身而出的深山含笑,我更敬佩在边远山村默默不闻播撒知识的年轻人!

【1】把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划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画出两个比喻句。

【4】给文章加个题目___________

【5】结合题目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雷雨

佚名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阳光之下。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掉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汽,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一些小石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挨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一块大幕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不一会儿,“咧喇喇”,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它敲打着柏油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的湿润的空气便沁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

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叶儿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多么精神啊!

1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弯曲——_____  硬邦邦——_____  神采奕奕——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

②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

③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叶儿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多么精神啊!

(1)说一说上面三句话分别写的是什么情形下的柳树?

第①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三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至少三句)。

5雷雨过后,不仅是柳树,其他景物也发生了变化。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描述一下雨后景物的变化。(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起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定把自己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生活呢,其中也包括闭着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

④我听了鼻子一酸,哽咽着问:“后来呢? ”

⑤“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八道杠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⑥听着方老师的故事,望着那条“人间最苦的道”,我想到了许多许多……(选文有改动)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 )               流畅——( )

【2】写出第②段中画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方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主要是因为( )

A.自行车挡了她的路       B.自行车摆得乱,有碍观瞻        C.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

A.人行横道                    B.盲道                                      C.人生的道路

(3)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的( ) 来表达主题的。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4】找出方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

【5】读完全文,请你说说题目“盲道上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鸽子

这是一只(非常 特别)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披着 穿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色泽 光泽),在太阳光的(反射 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象征)。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用“___”画出来。

【2】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鸽子的。

【3】请写出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并写出第二层的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日子里的诗意

鲍捷

①她的煎饼摊就摆在热闹的步行街口,简单的手推车上嵌着一个平底锅,锅边一盆和好的面粉,一盆碧绿金黄的韭菜鸡蛋馅。每天,她专心致志做着煎饼,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就在面粉的搓揉拿捏中寂寂度过。

②那个深秋的黄昏,空气中刮着冷冷的风,我接儿子放学,等公交车时,被一阵阵浓郁的韭菜香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第一次仔细看她:额上几道深深的皱纹,留下岁月的痕迹,脸和手都被冷风吹得通红,看上去四十多岁,没有一般小摊女人的邋遢(lā tā)随意,大红冬袄外围着一条蓝色碎花围裙,朴素而洁净。她正用双手飞快地搓揉翻拣,一个个圆乎乎、油汪汪、金灿灿的韭菜饼子在她的手下翻飞。

③瑟瑟秋风里,能有这样一个热乎乎的煎饼也是一种寻常日子里的幸福吧。

④等煎饼的间隙,我打量这个小摊,没什么特别。在昏黄的街灯下,她及她的小摊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烟火的气息,一种浓浓的家的味道。突然,我发现在小推车中间的档子上,放着一个红皮笔记本,式样已经过时,却是一种记录岁月的陈旧,有一种俗世里的美好。看得出,主人一定很爱它,并日日抚摸它,翻阅它。

⑤我的目光停留在红皮笔记本上,久久没有移动。她仿佛看出我的疑问,腼腆一笑说:“没事时坐着晒晒太阳、翻翻杂志,遇见好的诗,忍不住抄下来。呵呵,年轻时候喜欢文学。”她的话让我愕然,想不到,这样一个卖煎饼的女人,被生活打磨得如此粗糙,却又如此细腻,竟如此执着地喜欢诗、喜欢文学,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热爱和坚守?

⑥忽然间,很想看看她的红皮笔记本。“可以吗?”

⑦她用沾满面粉的手递过来。“不好意思啊,只是觉得这些句子好,爱。”

⑧爱,多么强大的理由!

⑨我想起电影《SWANN》中那个写诗的普通农妇,生前默默无闻后却令许多城里人惊讶喜爱。她常穿着农家朴素的衣裙,站在风里,嘴唇紧闭,目光忧郁地望着远方。她生活在粗壮丈夫的暴力之下,那个男人不懂得她的诗,更不懂得她的美。她只能在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后,才悄悄地把自己沉浸在内心深处的世界里,把内心丰富的情感用美丽的句子表达。她将希望与梦想写在破碎的纸片上,一片又一片,藏在皱皱的牛皮纸袋里,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生活中,她从来放弃自己的梦想和思想的飞翔。

⑩其实,做煎饼女人抄写的诗句有多美,意蕴有多深刻,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与电影中的农妇一样,有一颗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心。

此时,深秋的黄昏不再寒冷。坐在暖和的车厢里,儿子依偎在我的怀中,他香甜地吃着煎饼,和我说着幼儿园的趣事。车窗外,秋雨潇潇,夜色渐浓,华灯初上。下班的人们裹着阵阵寒气上车,不一会儿,车厢里的阵阵温暖就将这寒气融化,人们说着笑着,牵挂着不远处亮着灯光的家。

忽然觉得,心里满满的:是晴空艳阳的暖,是春风拂面的柔,是姹紫嫣红的娇,是围坐火炉的热,是韭菜煎饼烙在锅里的香。日子里的诗意,原来是这样好!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8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净——______ 好像——______ 惊奇——______ 温暖——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粗糙”和“细腻”分别指什么?这对反义词放在一个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⑨段中写电影《SWANN》的内容对表现做煎饼女人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②段中写做煎饼女人朴素洁净的衣着与一般小摊女人不同,为下文写她对诗歌的热爱作了铺垫。

B.选文第②段中写了秋天的冷风,既表现出天气的寒冷,又衬托出做煎饼女人生活的辛苦。

C.选文第段中写“我”因为坐在暖和的车厢里,所以才觉得深秋的黄昏不再寒冷。

D.选文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颗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心,生活就会处处充满诗意。

【6】结合选文说说“日子里的诗意”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文段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 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_____你们要像花生,它_____不好看,_____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本文详细写了_______的经过。

【2】请在文中“_____”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3】文中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__________,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

【4】联系上下文,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B.不能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

C.做人不能只讲体面。

D.人可以讲体面,更重要的是对别人有好处。

【5】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款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名医华佗听说关羽右臂中了曹军的毒箭,马上从江东赶来,为关羽医治。华佗检查了关羽的伤口,说:“箭头有剧毒。如采不及时治疗,胳膊就废了。”华佗提出治疗的方案:“在僻静的地方立个柱子,上面钉上大铁环,让关羽受伤的胳膊穿过铁环,用绳索系牢,然后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用药敷好,用药线缝上创口,才可以痊愈。”

关羽说:“这很容易,还用什么环柱?请您现在就开始治疗吧。只是我要继续饮酒下棋,请您不要见怪!”他一面说,一面伸出右臂,请华佗动手。华佗让一个小军官端着盆在胳膊下面接血,对关羽说:“我要动手啦,您不要害怕。①关羽说:“任凭先生医治,我怎么能跟凡夫俗子一样害怕疼痛呢!”华佗便剖开他的皮肉,发现骨头已经变青,就用刀子刮除骨头上的药毒,发出窸窣的声音。②帐上帐下的将士见了,吓得脸色大变。③关羽照旧饮酒下棋。工夫不长,盆子里面的血满了。华佗刮净了关羽胳膊上的箭毒,敷上药,缝好了创口。关羽仲了伸胳膊,大笑着站起身来说:“我这条胳膊现在舒展自如,不病了!先生真是神医啊!”④华佗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从未见到过你这样的人。将军真是天神哪!”

【1】这个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内容改写的,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做题目。

【2】这篇短文和“课内阅读”的选文所写人物和表达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

人物相似:(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写法相似:(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质疑:读一读文中画“ ”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注:不要提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每一个中华儿女怎么会不盼望祖国的统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①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②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

③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

2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展示。

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吧!你可以通过一些事情,表达对父母的爱;你也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也可以写想和父母说的其他的心里话。无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屏,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