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便宜(pián)   隔(jiàn B.qiáng)   花guān

C.裂(jūn)   改(gēng D.然(qiǎo)   美chāi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将来都希望考个好大学,做个有作为的人。

B.米脂县“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都有了进一步提升。

C.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D.为了避免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制定了强有力的措施。

3、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A.郎中

B.印信

C.墨客

D.店家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自主积累。

(1)描写树木的成语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描写树木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漠(   陷(   蹄(   渲(   )  晰(   )  崖(  )寞(   ) 掐(   啼(   )   喧(   )  析(   )  涯( 

捕(    蚊(   )  避(   )  锐(   )  揭(   )  荧(

铺(    纹(   )  辟(   )  悦(   )  喝(   )  莹(  

 

6、看拼音,写词语。

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环保大计。我们要用言语chéng nuò( ):学会正确分类,jù jué( )乱扔垃圾!更要用行动践行shì yàn( ),规范投放垃圾。大家tóng xīn xié lì( ),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huán jìng( )

7、把字加不同偏旁后组成新字,再用新字组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的课文你一定记着吧!尝试填一填吧!

皮鞋匠_____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_____。月亮_____,穿过一缕一缕_____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____,卷起了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练习。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 蹋)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góng  gōng)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说:“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sāi  sè)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qū qǔ)了背,立刻又将头(伏  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 馅)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 禄)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yīng  yìng)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搂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数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打”√”。

2选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母亲的负担是多么的沉重。请用“   ”标出来。

4用波浪线标出文中表现母亲辛劳繁忙的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方法。

5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②转眼间,天空中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葱欲滴。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 。③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真是一点儿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④随后他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第①句有语病,进行修改。

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修辞手法,把第②句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请把第④句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一个朋友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庄子说过“族与吾同类”的话,丹麦人乃至北欧人,对自然的崇尚,对与自然万物达到融洽相处的追求,大有一点庄子理想的境界的意思。

在丹麦生活了几年的中国人,自然也会受到这风气的影响。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常有一只狐狸来光顾。使馆几位爱好者每天为它备好食物,狐狸吃完,抹嘴就走,来亦无影,去亦无踪。有段日子,几位狐狸之友因为出差而未能及时备食,狐狸竟然对中国使馆有了意见,悄悄溜到台球室,把台球叼到院子里,陶个洞埋起来。但打台球的人并没有把台球的失踪同狐狸联系起来,甚至压根儿就不往狐狸头上想。狐狸看看人们这么缺心眼,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太过复杂,弯子绕得太大,让人不懂,便又把那些台球从土里刨出来,让它们滚得满院子都是。总算使馆人们开了窍,开始用心思,找原因。分析来分析去,终于分析到狐狸头上。在那几位狐狸之友回来之前,恢复了对狐狸的供给。大使馆这才天下太平。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准确(zhǔn  zǔn)  符号(fǔ  fú)21世纪教育网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 准确——(

安静——( 开放——(

3.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规矩:

(2)融洽:

(3)开了窍:

4.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5.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自己的观点。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烟民

材料一:

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

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

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下面对三则材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烟盒上的警示语是对的。

B.二手烟对人的身体危害也极大。

C.吸烟者死亡都得早。

D.吸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这些信息?填一填。

每年约有______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全球大约每______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这两个数据让我读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小艇的外形像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小艇行动起来像____________

【2】选文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句话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4】从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文段,完成练习。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1】本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水的愤怒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小姑娘,能不能给点水?”我不停地用毛巾擦着好像永远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渍疼的脸。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脸上带着世事洞明的安详。小姑娘轻轻对她说了些什么,老妇人点点头从腰间“哗啦”一声摸出一串钥匙一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竞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本来我是想洗把脸凉爽一下。喝的水我们自带了许多瓶纯净水。等小姑娘转过身去继续 “滴”她的水后,我让同伴把那碗水倒出来,开始洗脸。

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却不去扶老妇人,只是惊叫着冲到我身边,一把抢过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竞倒在地上,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这才急切地叫着“奶奶”向老妇人跑去,慢慢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 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栽上的小树苗能够成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1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清澈________ 缓慢________

停止________ 暂时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①事先没有商量却说出相同的话或做出相同的事。________

②内容深刻含蓄,耐人寻味。________

③比喻勉强维持生存。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黄河干旱的句子。

4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不先扶摔倒在地的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老妇人为什么那么愤怒?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完成练习。

止咳灵说明书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

【1】说明书中“本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上的“止咳灵”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服用”与“食用”都含“吃”的意思,但“服用”用于______________,“食用”用于_________________

【4】王云喝水呛了,咳嗽起来,他该吃止咳灵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吃止咳灵应该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一:

自2012年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最少倒掉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下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年龄段

打包比例

浪费情况

20岁以下

38.6%

12.6%

21-30岁

43.2%

16.1%

31-40岁

56.5%

13.0%

41-50岁

58.7%

10.3%

51-60岁

53.3%

11.6%

60岁以上

56.5%

10.5%

材料二: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________”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材料一,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

A.20岁以下

B.31-4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2】根据材料一,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以下

B.31-4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3】联系上下文,填入材料二横线处最合适的名言是(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C.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4】短文中“必剩客”“光盘族”“兜着走”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  鸡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鸡母亲。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一个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很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叫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指尖上的父爱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

我刚学走路时,常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父亲只温柔地伸出一根食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手指,我总是感到很安全。倘若我抓不紧摔倒了,父亲仍只是伸着那根食指,等着我自己从地上爬起来。

父亲A.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批改我的作文时,他常把我叫到跟前,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总是威严地伸出一根食指,指到作文本上,戳(chuō)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后来父亲不教我了,我当时①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了我一年。但如今,我也②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这一年。

上了初中,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直到那年我参加高考,父亲送我到考点。独自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猛然回头,只见校门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一根食指坚定地、有力量地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顿时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那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B.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传来“咚咚”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用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我看不见他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上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来临前帮我树立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后来,当我也做了父亲,我才体会到,父亲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而是全身心的爱,从指尖上传递过去,源源不断。

【1】联系上下文,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A.(jiào jiāo)书 B.空落落(luò lào)的

【2】短文中画“_____”的句子里有两个“庆幸”,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心境?

①庆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庆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指尖上的父爱”,作者回忆了四个场景,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其他两个场景。

父亲用手指牵“我”走路——_______________——父亲送“我”参加高考——_______________

【4】模仿短文最后一段画“ ”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的爱,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照要求改写句子。(6分)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桂花纷纷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外祖父的书房里埋藏着一幅墨梅图。(修改病句)

 

 

21、圆明园的毁灭怎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到后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扁鹊退了出去。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你亲手制作的陶罐,是爸爸奖励的旱冰鞋,还是好朋友送的笔筒……请你把它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把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