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等dài   jì使   xiáng受   chà道

B.jūn裂   qián水      mán怨

C.不jīn 标shí xiào母   qiāo然

2、选词填空。

瞻前顾后   争先恐后

(1)我们做事情可不能养成(   )的坏习惯。

(2)人们知道王冕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   )来买他的画。

孝敬 尊敬

(3)王冕只要卖画得了钱,就常买些好东西(   )母亲。

(4)我们每个人都要(   )师长,做个文明的好学生。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部置 享乐 半信半疑 养尊处忧

B.远眺 操纵 神机妙算 一针见血

C.矛盾 胸堂 手疾眼快 兴致勃勃

D.承认 桅竿 情不自禁 半夜三更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题文)给加点字注音。

(  )  (  )  瓜(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____________的蓑毛,那全身的____________结构,那____________的长喙,那

____________的脚,____________则嫌长,____________则嫌短,____________则嫌白,____________则嫌黑。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文章的结构安排很有特色,详略得当,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__。这样的写法可以_________________

4.《少年中国说(节选)》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_____   抄______   怯_______   荆_______

_____   吵______   法_______   刑_______

_____   枚______   丘_______  

_____   牧______   兵_______

7、词语填空

莫(  )其妙 (  )己救人   (  )然有序 粗制(  )造

神(  )妙算   失魂落(  )   司空见(  )   (  )失措

围(  )救赵   一尘不(  )   得意忘(  )   深(  )大义

8、补充,再在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

美中不__________________ 不动声________________

默默无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荆请罪 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用简短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可知,作者喜欢什么书?不喜欢什么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能表达选文中心意思的关键句

B.选文先写自己有选择有比较地读书的经历,再讲读书体会,最后写对儿童的寄语

C.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作者读的书多

D.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读书要有选择

10、阅读

适者生存

别看我们的个子小,其实我们在地球上的年龄比人类还要长。我们的祖先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就开始了活动。

我们对于地面的变化非常熟,也已经完全适应。我们的堡通常从岩石下或者裸露的地面,垂直地挖进泥土里,或者从朽木茎皮下的空间进入树木的中心,以及在环绕着木头正对泥土部分的表面周围。这种几何形状的巢有助于我们工蚁姐妹在其中迅速地将卵□幼虫和蛹搬运到更适宜它们成长的小室里去□

地穴帮我们抵御炎热环境里的高温。酷暑的烈日下,只要被迫在地面上两三个小时,连沙漠专家也会毙命。然而,在我们的地穴里,即使是最炎热的日子,温度都可以保持在舒适的范围。

在炎热的旱季,栖息在干旱环境里的群体经常面临脱水的危险。姐妹们会成群结队地穿在草木间,采集附近植物上的露水。在巢穴附近找不到水的时候,我们就爬过一座座小土丘,越过一道道沟沟坎坎,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衔运能找到的水滴。

或者衔运其它能找到的水滴。我们把小滴,含在敞开着的上颚间,运回巢去。在巢里,我们让口渴的姐妹分自己的收获,并将剩下的水喂给幼虫,涂抹在卵袋上,或者直接洒在地面上。

地球上的,我们的姐妹们有7000多种,总量在数万亿以上。我们在地球上任何一处适合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生存。到目前为止,只剩终年积雪不化的山峰和南北极地区还没有去。

——选自王剑锋《蚂蚁的精神——只要我做就能成功》,有删改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xī xīn) 堡(liě lěi) 抵御(dǐ yù zhǐ xiè)

穿(shuō suō) 分(xiǎnɡ hēnɡ) 在地面(dài dāi)

【2】读下面句子,在□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这种几何形状的巢有助于我们工蚁姐妹在其中迅速地将卵___幼虫和蛹搬运到更适宜它们成长的小室里去___

【3】比较例句中“活动”意思的不同,根据要求用上“活动”,再写两个句子。

我们的祖先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就开始了活动

你们学校在放学后会组织哪些活动

活动(肢体动弹、运动):_______________

活动(动摇、不稳定):_______________

【4】读第1段,写出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照样子把“成群结队”的意思用具体情境表现出来。

长途跋涉:我们就爬过一座座小土丘,越过一道道沟沟坎坎,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衔运能找到的水滴。

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我们”能生存下来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文中画“____”句子是___描写。诸葛亮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是为了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是为了___

【3】“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___

【4】画“﹏﹏”句子是对鲁肃和诸葛亮神态、语言的描写,请注意加点词语,结合选文内容,体会人物内心。

(1)鲁肃“吃惊”,是担心___。诸葛亮“笑”,表明他知道___

(2)这里运用了___的手法,鲁肃的“吃惊”和诸葛亮的“笑”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___

【5】有人说曹操不敢派兵迎战,是因为曹操这个人太胆小了。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答案。

1“精彩极了”是一种(   )的声音。A.赞扬 B.赞叹

2而“糟糕透了”则是一种(  )的声音。A.辱骂 B.批评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转变话题 B.声音延长 C.解释说明

4母亲“精彩极了”的声音是对我的(  A.鼓动 B.鼓励

5父亲“糟糕透了”的声音是对我的(   )这都是父母对我的爱。A.提醒 B.嘲笑

13、走近四大名著。

——以上为自编材料

【1】根据以上材料填空。

小美想参加图书馆组织的“走近古典名著”系列活动,可是她4、5月的周日上午都要参加合唱队的排练,所以只能参加________________日的这一场,小美要通过________报名参加本次活动。如果因故参加不了活动,她要提前________小时取消预约。

【2】根据材料,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小美打算给16岁的表姐报名参加活动。       ( )

(2)小美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进入图书馆。       ( )

【3】小美和好朋友小秋一起报名参加了活动,请你补充她们的对话。

小美:活动前我要把四大名著再看一遍。

小秋:我最近也在读,而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四本书中都有与“三”有关的故事。

小美:你一说我就想到《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小秋:没错,《西游记》里还有“________________”。另外,在《________________》中有“________________”,《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4、课外阅读练习。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地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小全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地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战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地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通:“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条,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动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照( )来叙述的。

A.事情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地点变化顺序

3请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心理情感变化的几个句子。

4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女儿高兴的原因是她考了双百,“我”要请她吃肯德基。______

(2)女儿明明被雨水淋着,回答却总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是因为女孩太高兴了,考了双百还能吃到肯德基,她感觉不到下雨。______

(3)短文第①⑤两段都是场景描写,描写了风雨中母女互相关爱的场面。______

15、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在圣彼得堡镇下游三英里的地方,密西西比河宽约一英里多,那儿有个狭长的、林木丛生的小岛。岛前有块很浅的沙滩,这地方是块秘密碰头的风水宝地。岛上荒无入烟,离对岸很近,紧挨着河岸还有片茂林,(   )。于是他们相中了这个杰克逊岛。至于当海盗后,该打劫谁,他们倒一点也没动脑子。接着,他们找到了哈克贝利·费恩,他马上就入了伙,因为对他来说,随遇而安惯了,他反正是无所谓。不久,他们便分了手,约好在他们最喜欢的时刻——半夜,在镇子上游两英里远的河岸上一个僻静处碰头。那儿有只小木筏,他们打算(   )。每个人都要带上钓鱼的钩子和线,以及各自用秘密招术——也就是照强盗们那样子偷来物什,并以此来装备自己。天刚擦黑,他们就已经在镇子里扬出话来,说人们很快就将“听到重大新闻”,如此这般以后,他们自是(   )。凡是得到这种暗示的人,都被——关照“别吭声,等着瞧”。

夜半光景,汤姆带着一只熟火腿和几件小东西赶来了。他站在一个小悬上的一片又密又矮的树林里。从悬崖往下望就能瞧见他们约好的碰头处。这是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四周一片寂静。宽阔的河流海洋般静卧着。汤姆侧耳听了会儿,没有什么声音来搅扰这一片宁静。于是他就吹了声口哨,声音虽然低,可却(   )。悬崖下立即有人回应。汤姆又吹了两声,也得到了同样的回应。然后他听到一个警惕的声音问:

“来者何人?”

“我乃西班牙海黑衣侠盗,汤姆·索亚。尔等何人?”

“赤手大盗哈克·费恩,海上死神乔·哈帕。”

这两个头衔是汤姆从他最爱看的书里,挑出来给他俩的。

“好,口令?”

两个沙哑的声音,在一片岑寂中,几乎同时,低低地喊出一个可怖的字:“血!”

于是汤姆就把他那只火腿,从崖上扔下去,自己也跟着滑下来,这一滑他的衣服和皮肉都挂了彩。其实有一条坦直的小道直通崖下,但走那条太平坦、没有危险的路反倒让海盗觉得没有刺激。

【1】把下列四字词语的序号填入选文合适的括号中。

A.据为己有    B.人迹罕至    C.清晰可辨    D.得意不已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三个小伙伴之所以相中了杰克逊岛,是因为这个岛物产富饶,有钱人多。(_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神态描写。(______

(3)选文主要写了三个小伙伴对海盗生活惟妙惟肖地模仿。(______

【3】选文表现了三个小伙伴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他有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能拿得动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任意 实在 凡是 统统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破坏行径,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打乱呢?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不能打乱,三个词语一步步地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奇珍异宝很多。从而揭示出侵略者践踏文明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_______

(2)能打乱顺序,这几个词语都体现出侵略者行径的残暴和野蛮,揭露出侵略者的罪大恶极。 _______

【4】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而今,当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时,你会有哪些感想呢?动笔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②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躺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有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 辩)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   )很懒惰,(   )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③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   )要迟到了,(   )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地上学,我(竞 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过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紧皱了眉头,低声向妈妈(要求 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④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⑤“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⑥“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⑦□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⑧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果然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⑨爸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我挨打了!

⑩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最后我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铜板坐车上学。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被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钢板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用“√”选择括号里合适的字和词语。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A.不但……而……B.虽然……但是……C.因为……所以……

【4】用“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给⑦第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第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圈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从这句话我体会了: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我”第一次花钱坐车上学,你成长中的“第一次”是什么?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作答。

牵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超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联系上文理解④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

【2】用短语或者关键词概括写出文中的三处场景。选一处场景描写,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场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号场景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

【3】读⑤自然段,两个问句意思相似,想想作者这样表达的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用思维导图梳理全篇文章内容。

(1)用词语、短语概括自然段内容,填到思维导图上。

(2)文章④自然段坚定地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⑤自然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果作者是你的妈妈,你会怎么回答她,为什么?并从文中找理由。

(3)根据思维导图的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9、结合课文《鲸》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双重复定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4改成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5改成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21、我洗干净了红领巾。(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每个人都有喜欢的电影,有的同学喜欢喜剧,有的同学喜欢悲剧、还有的同学最喜欢动漫电影。那到底是电影中的哪个片段一直吸引着你呢?请你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将你喜欢的精彩片段描绘出来。

要求:生动有趣;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