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从下面选择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括号里,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慈母情深,母亲无微不至的(  )给我以温暖,母亲谆谆的(  )给我以智慧,母亲毫不吝惜的(  )给我以信心。

A.照顾  诱导  歌颂 B.照看  训导  赞颂

C.照料  教导  称赞 D.照应  指导  称颂

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的园子》选自丰子恺的《呼兰河传》,表达了“我”对童年的怀念。

B.《梅花魂》通过对一些事例、细节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C.从“学种瓜”“脱晓冰”“横牛背”可以看出三首古诗中描写的儿童令人生厌。

D.《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只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

3、选出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

A.笑容    B.偷笑    C.嘲讽    D.反讽

(2)成千上万的观众,守着电视机,观看2016年奥运会开幕式。(  )

A.不多不少   B.许许多多   C.千军万马   D.气象万千

(3)爸爸说暑假要带我和姐姐去上海迪斯尼乐园,我听了真是心花怒放。(  )

A.心如止水   B.精力旺盛   C.欣喜若狂   D.勃然大怒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词脍炙人口。

古人云:诗中有画。瞧,“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是一幅鹊桥相会图;“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是一幅悠然垂钓图;而“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则是一幅苟且偷安图……

2.美景赏心悦目。

春天最美是______。东方一点儿一点儿______的天空,______微微的____,飘着______。白鹭实在是一幅画,一幅的______ 的画;白鹭实在是一首歌,一首______的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______的散文诗。

3.哲理受益终生。

莎士比亚的“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论语》中“敏而好学,____________”写出了好问的重要性;朱用纯的“______,当思来处不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勤俭的重要性。

5、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速度,请你提两条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3)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__。(《自相矛盾》)

7、按照课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心( )澎湃 ( )山之巅  ( )奇( )丽

庄( )神( )  ( )目( )望  绵( )伸( )

 

8、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很多同学不爱学习,整天浪费时间,沉迷于游戏,我们可以用岳飞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导他们。

(2)每当老师希望我取得比以前更优秀的成绩时,他准会在我的成绩报告书上写上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开心阅读。

苏州园林博物馆参观须知

①博物馆实行限流参观,当参观人数接近瞬时最高流量200人时,管理人员将采取间隔放行的办法控制馆内人数。

②参观者须通过安检,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其他有碍公共安全的物品入内。

③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须有成人陪同,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同,衣履不整者、醉酒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入内。

④团队参观需提前一天预约,入馆前由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⑤参观人员应注意文明形象,严禁吸烟,要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不得奔跑、喧哗。

⑥参观人员应注意馆内安全提示,禁止拍摄或触碰的务必遵从。

【1】阅读“参观须知”,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星期二下午学校组织参观活动,六年级368名同学兴高采烈地一起进入博物馆,馆里很多展品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________

(2)如果你带着一只猫进入博物馆,一定会被拦下来。 (________

(3)我们要文明参观,在博物馆里所有地方都不能拍照。 (________

(4)我们在博物馆里不能奔跑、喧哗。 ________

10、阅读小木屋。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忙碌____   停止____

2 句子中用了一连串的立刻说明_________,我从这句话体会到________

3旁边一个女人的发问,从侧面反映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属于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

2)从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以看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举动深深感染了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母爱是一棵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______,为我________;母爱是_______,为我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童真

我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亲戚朋友们见了,无不____(A.惊叹 B.感叹 C.赞叹)道:“这小姑娘长得越来越像你了!”“是吗?”每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仿佛灌了蜜似的,“怪不得越长越难看呢!”众人大笑,可女儿却瞪大了一双眼睛,乌黑的双眼亮晶晶的:“我就要像爸爸!爸爸会讲好多好多故事,会写好多好多文章。”

在女儿的心目中,她的父亲无疑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伟人,这使我深受感动,从此也就更加喜欢她了。

这一天,我带着女儿到一个朋友家去。车上的人很挤,我抱着女儿尽力稳住身子。突然,女儿把嘴凑到我的耳边:“爸爸,有人在偷东西。”我一惊,扫了一眼车厢,刚巧看到一个穿夹克衫的小青年手从一位老妇人的口袋缩回。

我的心“突突”乱跳起来,同时转过了身子,低身关照女儿:“别说话!”

但是,那位老妇人却叫了起来,声音中带着哭腔:“我的钱包不见了!”

车里顿时静下来。过了片刻,售票员才不疼不痒地说:“谁拿了钱包,扔出来算了。”没有谁接茬,车厢里____(A.依然B.竟然C.陡然)一片静寂,甚至连空气都凝固了。

眼看就要到站了,就在这一刻,女儿却伸手一指,石破天惊般的尖声嚷道:“是他偷的!”

1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第1段中通过对小姑娘的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的天真和倔强。

3“我”听到女儿的话后,也看到小偷的手从老妇人的口袋缩回,还低声关照女儿别说话,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曲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展开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给短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 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

1.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用下列词语造句。

不仅……还……

有……也有……有……也有……

13、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①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②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壮硕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③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④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⑤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⑥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吧。”从此我常常在午

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⑦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顺而甜美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⑧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天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⑨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_ 咀嚼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

温柔___________ 粗壮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说:“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童年的发现(节选)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段画横线句子是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我”笑的原因是:________;同学们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我”被老师赶出教室后得到了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

15、阅读。

父亲

①父亲是个(淳朴 朴素)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交往,与黄牛为友,土里土气,汗腥味儿满身。

②每次一进村,老远就看见他噙着烟锅蹲在门前。我对父亲的爱和敬意是无法说出来的,只能深深地叫一声“爸”。父亲的脸略露出一丝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位置就又蹲下来,目光凝视着远方,“吧嗒,吧嗒”着。

③父亲把希望全凝注在我身上。每当他看见儿子背着书包,攥着课本回来,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挂满了笑意。有一次,我进屋,看见父亲正拿着我的作业在细细“鉴赏”,尽管他不认识一个字。

④中学那会,家里的生活更清苦了。父亲知道我要在城里念书,进城给我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叫我来试。那粗糙的手拉过我的手,给我穿好衣服,扣了纽扣,拉顺了衣服……我的眼湿润了,父亲似乎要笑,却又掏出烟锅“吧嗒”了几下说:“穿上吧,娃。爸手头紧,衣服不太好,到城里别让人家笑话。要好好地学习哟!”可我一看见他打满补丁的衣服,心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A】我仿佛看见父亲吆喝着黄牛,吃力地在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      ……

⑤放假后,我一进门,父亲拿起我的奖状左看右看,喜滋滋地吸着烟锅。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墙正中,便蹲在前面欣赏,即使烟锅里已经没有了火,还是一个劲地吸着。

⑥父亲已经很久不再喝茶了,回家的时候,我特意称了一包茶叶,却惹他生了那么大的气。他叹息着冲我摆手,还不住地重复着:“瞎闹,这娃从城里耍坏了,不知道珍惜钱!”他把烟锅捏在手里,脸上蒙上了失望和悲伤。我吓坏了,连忙解释:“爸,这钱是您给我的,我没有舍得花,省了一点才……”

⑦父亲忽然怔住了,嘴角抽动了好几下,眼睛(呆滞 无神)地盯着我。【B】好一会儿,才一把抓住我的手,那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不停地颤抖,一滴泪打在我的手上,哭了

⑧我爱父亲,我要用一生来报答他的一片深情……

(选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然而,我爱父亲。”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开头最合适?   

A.第一自然段。

B.第二自然段。

C.第三自然段。

D.第七自然段。

【3】梳理父亲与“我”之间难忘的场景,抓细节体会人物心情。

场 景

蹲家门口等“我”回家

________

给“我”买新衣服

欣赏“我”的奖状

________

细 节

“老远”“略露出一丝笑意”

“挂满”“细细‘鉴赏’”

“穿”“扣”“拉”

_________

_______

“叹息着冲我摆手”“捏”“蒙”

父亲心理

_______

满意

_______

喜滋滋

失望、悲伤

在描写父亲和“我”的一个个场景中,_______这一事物反复出现,它既展现了父亲特别的农民形象,也暗含了父亲在各场景中的情绪表达。

【4】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补全句子【A】,使语言表达更具体生动。

【A】我仿佛看见父亲吆喝着黄牛,吃力地在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全文,说说第⑦自然段句子【B】父亲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好的结尾,能给文章增色。文中“我爱父亲,我要用一生来报答他的一片深情……”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委婉含蓄,引人深思

B.总结全文,饱含深情

C.意在言外,深化主题

16、读读短文《“建筑奇才”一螺》,回答问题。

“建筑奇才”——

①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

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③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做壳面,并常常是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④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⑤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⑥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他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⑦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他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说明________;第⑥自然段主要写螺的单身住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螺壳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外层和内层都比较薄。( )

②寄居蟹会把螺赶走,占有螺的“房产”。( )

③在多淤泥的水底,螺的壳口和壳体长着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

④所有的螺的足的后端都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可以作为门来使用。( )

【3】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文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课文《太阳》;有的活泼,如课文《松鼠》。本文的语言风格属于平实还是活泼?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类文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十几遍,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 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 想啊 改啊 改啊 想啊 悯农 诗终于写成了 其中一首是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加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给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记叙李绅在艰苦的环境中________的事件,赞扬李绅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的写作态度。

18、课外阅读积累与运用。

看不见的爱

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静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④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⑤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那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那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⑥过了很久,那男孩动作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静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⑦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我便转身向回走去。

⑧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

(选文有删改)

【1】“她了一下,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中,加点字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

【2】第②⑤⑥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通过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 描写,体现了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点明了时间_________,表明了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坚持练习,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_________

【4】读完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

19、课内语段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______________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__________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__________——那就是______。在爱的鼓舞下,我________地向前驶去。

(1)把短文补充完整。

(2)我知道下面两个词语的反义词。

精彩—— 鼓舞——

(3)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写句子。

(1)一枝梅花,没什么稀罕。(改为反问句)

 

(2)我喜欢看《水浒传》、《东莞时报》、《施公案》等闲书。(修改病句)

   

(3)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部都是错误的信息。

(改双重否定句)

(4)指导员把雪梨递给我,说我几天没喝水了,雪梨应该由我吃。

  (改为引述句)

(5)师傅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改成转述句。)

 

(6)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改成转述句)

 

(7)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改为直接引用)

 

(8)鸟在枝头唧唧直叫。(改成拟人句)

 

(9)时间快速地流逝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爸爸妈妈经常严厉地斥责法布尔。爸爸妈妈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用上关联词)

 

22、照例子,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注意意思不能变。(4%)

例: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爱戴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从一件件小事中再次感受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并选择一两件事记录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挚,40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