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 B.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
C.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你们的父亲。) D.万马齐暗究可哀。(哀:沉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郊外活动中遇到困难,小军想出了很多办法,真是诡计多端啊!
B.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兴高采烈。
C.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D.战争期间,人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一片凄凉。
3、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父爱之舟》一文写到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情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B.《慈母情深》中,“我”到母亲的工厂要了一元五角钱购买一听水果罐头,是为了给自己解解馋。
C.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知,父亲和母亲对作者童年时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其中饱含着两种不同的爱,即“严爱”和“慈爱”。
D.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一细节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艰辛,作者的羞愧和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4、看拼音写词语。
周末的早晨,朵朵白云piāo fú(___)在空中。我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两只漂亮的松鼠在一棵大树上zhuī zhú(___)打闹,互相shū lǐ(___)毛发。它们是多么guāi qiǎo(___)。你瞧,它们有一张qīng xiù líng lóng(____)的面孔,有一条可以用来xiē liáng(___)的尾巴。当我慢慢靠近时,它们jǐng jué(___)起来,我轻轻chù dòng(___)了树枝,它们就沿着guāng huá(___)的树干跑了。
5、看拼音写词语。
ài mù(___) chóu xiè(___) xī han(___) zhēn qíng shí gǎn(___)
6、课文再现,体会句子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正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主动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2)“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写人的方法很多,如《两茎灯草》中通过写___________这件事,表现他的吝啬;《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描写了祥子结实健美的身材,表现了_____________;《摔跤》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刷子李》中通过描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通过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课文以“____________”结尾,既是表现主席的决定,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再三叮______ 勤勤______ 无______无束
______开眼笑 相______为命 ______盆大雨
1.看到自己喜欢的选手成了本场诗词大会的擂主,玲玲顿时__________。
2.老师__________我们,过马路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有礼的青少年。
8、课文读仔细,恰当填动词。
我( )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 )里边来了。
9、阅读理解。
白猫王子五岁(节选)
梁实秋
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它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也不只是毛毯, 我们的住处没有鼠,它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它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候它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它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闻。喂它几块鱼虾鸡鸭之类,它浅尝辄(zhé)止。它从不偷嘴。它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它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我们外出,先把它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它盖一床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它已窜到门口相迎。这样,它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猫相当的解语,我们喊它一声“猫咪!”“胖胖!”它就喵的一声。我耳聋,听不见它那细声细气的一声喵,但是我看见它一张嘴,腹部一起落,知道它是回答我们的招呼。它不会说话,但是菁清好像略通猫语,她能辨出猫的几种不同的鸣声。例如:它饿了,它要人给它开门,它要人给它打扫卫生设备,它因寂寞而感到烦躁,都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来。无论有什么体己话,说给它听,或是被它听见,它能珍藏秘密不泄露出去。不过若是以恶声叱责它,它是有反应的,它不回嘴,它转过身去趴下, 作无奈状。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 第 2 卷》时代文艺出版社)
【1】照样子,写词语。
虎视眈眈(ABCC式):_____、____
细声细气(ABAC式):______、____
【2】形容吃饭时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的四字词语是“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
【3】“它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 这句是对白猫的_________的描写, 表现了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一家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的阅读感悟。
父爱之舟(节选)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床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 ),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 ),那么(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入原文中恰当的括号里,填序号。
A.亲切 B.精致 C.难忘
【2】结合课文,想想画横线的句子中出现两个“依旧”,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和小渔船的形象在作者的记忆中融为一体,永难磨灭。
B.这一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
C.这只小船是父亲的最爱,表达了父亲对小船独有的感情。
11、阅读短文。
母爱呼唤奇迹
“拨开天空的乌云,像蓝丝绒一样美丽,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爱就一个字》这首歌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曾被一个名叫刘甲君的警察演绎出了一个特别的版本,没有灿烂的高音,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还有些不在调上,但却感动了众人,引起全场跟唱。谁又能想到,这位站在舞台上唱歌的警察,曾经差一点儿在工作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11年前,在警察岗位上坚守工作的刘甲君,被闯红灯的公交车撞到,头骨被撞成粉碎性骨折。当时连医生都说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要家属准备后事。但刘甲君的母亲王桂凤坚决不同意给孩子准备后事,强烈要求医生再为孩子做次手术,她说“哪怕我儿子只有一口气儿,我也要让他躺在我旁边。”
在医生的全力抢教下,刘甲君保住了生命,却陷入了昏迷,成了植物人。之后是母亲在床前没日没夜地陪伴,以及无微不至地照顾。王桂凤自己本就体弱多病,瘦弱的地,不到50公斤。每天夜里帮刘甲君换尿布是件很头疼的事情,换一次就得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每晚都得三次以上。因为夜里要照顾孩子,王桂凤常常睡不好,有的时候甚至连续几夜不睡觉,可她说,因为自己是妈妈,所以没有权力放弃。
半年后,儿子奇迹般地苏醒,但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这位母亲又重新教儿子说话,教儿子唱歌,教儿子走路。常年帮儿子按摩的双手起了老茧,青丝渐渐变成了白发,但未能减少的是对儿子康复的信心。母爱的力量,总是这么的无穷又无尽。
来到《出彩中国人》的舞台,刘甲君用一首《爱就一个字》感恩母亲所有的付出,在节目中,当评委们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刘甲君没有任何的迟疑地说道“重返工作岗位”,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让你幸福是我一生在乎的事。”母亲为了儿子可以倾其所有,不顾任何艰难险阻。而作为人民警察的刘甲君则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诺言,这样两个伟大的人,都是新时代人民的榜样。
【1】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的意思。
撕心裂肺:__________
无微不至:__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
【3】品读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年帮儿子按摩的双手起了老茧,青丝渐渐变成了白发,但未能减少的是对儿子康复的信心。”从这处细节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
②刘甲君的演唱“没有绚烂的高音,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还有些不在调上”为什么还能感动了众人,引起全场跟唱?
__________
【4】《出彩中国人》是出彩人的大舞台,文中的母亲和儿子都是伟大的人,他们的人生是什么出彩了?
母亲:__________
儿子:__________
【5】歌中唱的“让你幸福是我一生在乎的事”,看似句简单的承诺,践行起来却需要长久的岁月。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 )好看,( )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 )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yáo xiáo)。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shòu shǒu)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里。1919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用“ ”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
【5】选择正确的答案:旅行鸽命运的改变主要因为它 ( )
A. 长得好看 B. 数量繁多 C. 味道鲜美
【6】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文中写到了两点: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7】你从旅行鸽的命运联想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商人发现石头都变成了宝石。他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自己捡得太少了。
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文发愁,考大学语文得了高分,后来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但我在庆幸的同时,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呢?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但我却领略过非洲的美丽风情,为南极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金色花》中的“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时,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懊悔:________ 身临其境:________
蓦然:________
【2】把句子“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3】读书使我们既高兴又懊悔,高兴的是:________ 懊悔的是:________
【4】短文的题目是“读书再读书”。由第一自然段引入,它的作用是:________
【5】短文谈到了读书的好处及大家喜欢读书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的感悟。
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②……
③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选文第①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了地道的构造。第③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
【2】选文第①自然段中“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敌人想方设法来破坏,大家想出许多妙法来防备,这叫( )。
A.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车到山前必有路
15、课内阅读。
珍珠鸟(节选)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小家伙”对“我”的信赖?请用“ ”画出来。
【2】对于“小家伙的信赖,“我”感到有些意外,从“______”这个字可以看出。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所说的美好境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希望人类为鸟类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人类的保健卫士》,完成练习。
①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因为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②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却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③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阅读本文时,我是带着“________”这个问题去读的,我抓住了“__________”这个关键词,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
【2】本文第②段的结构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本文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森林对人类的贡献: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将答案填入括号中,只填序号。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①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
②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 )
③森林内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 )
【5】读完本文,我从文中获得了这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森林的妙用,试着改变叙述风格。仿照例句,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森林。
森林,你是大公无私的奉献者,你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清新的氧气给人们;森林,你是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文章,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通过这一精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体会:“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黄山怪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走,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怪石吧!
从黄山的玉屏楼向南望,只见一座山峰上堆着几块大石头。当霞光照在上面时,那堆石头就好像是一只金光闪闪的公鸡,头顶紫红色的鸡冠,正张着尖尖的嘴巴引吭高歌,这就是鼎鼎有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最奇怪的是“五老奔天都”。远远望去,在“金鸡”的一侧,还有五个鸡蛋呢!走近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五个老爷爷,他们你拉着我,我拉着你,仿佛一边谈天说笑,一边小心翼翼地走上天都峰呢。
看完“五老奔天都”,再来看看仙桃“飞来石”。听爸爸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孙悟空吃完仙桃,把桃核随手一丢,丢到了黄山,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山“飞来石”。真巧,“飞来石”还真的好像一个大桃核啊!
我们还观看了“仙女散花”、“仙人下棋”等怪石,看着看着,这些石头仿佛有了生命,更显得活灵活现,神奇无比。
【1】仿写词语。
金光闪闪 _______ 、 _______。
【2】短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种怪石。
【3】为什么说“五老奔天都”最奇怪?
_______
【4】这篇短文和课文《黄山奇松》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试着将要点写下来。
_______
【5】想象一下,黄山怪石还会有哪些?
_______
19、阅读
我家的小院
我家有一个小院,面积不过六平方米,虽没有小而精巧的假山,形状姿态多种多样的奇花异草,却有一种清新朴素的气息。
小院的左边是一排长长的花架,是爸爸用废料和水泥板搭成的,上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各种花木。
说来也怪,别人家的花木,红红绿绿,美不胜收,____________,却是青幽幽的一片。爸爸爱兰花和竹子,所以,小院里都种着这两种植物。
看,那兰花利剑般的绿叶,绿茵茵、光亮亮的多么好看啊。叶子中间隐藏着秀雅的兰花,那姿态像百花丛中扑扇翅膀,翩翩起舞的蜂蝶。兰花不但形态美丽,而且香气袭人,那甜滋滋、香喷喷的气息溢满院子,使人感到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要是三月来了,我和爸爸从山上挖来野竹,那挺拔的枝杈,那青翠的叶片,使人感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咦,这小院里,怎么还有“吱吱”的鸟叫?喏,那是挂在院子右边鸟笼里的两只八哥正在歌唱。看,他们多么快乐啊,扑扇着翅膀飞来飞去,一会儿立在秋千架上,一会儿蹲在树枝上,那叫声真好听。
有多少次,我在吮吸了小院那清新空气后,读书更觉得头脑清新;有多少次,爸爸在这“鸟语花香”之中产生灵感,画出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像真的一样的画卷。
啊,小院,你给我们家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无穷欢乐!
【1】用三个成语代替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内容,依次写在下边的括号中。
(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节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3】文中画“﹏﹏﹏﹏”的是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这句比喻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小院的特点是(_________),此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按顺序写了小院里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
(2)短文第四小节共三句话,第一句写兰花绿叶的(______),第二句写兰花的(_____),第三句写兰花的(______)。这节主要写(______)。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家小院里的植物只有兰花和竹子。(____)
(2)说八哥快乐,因为它飞来飞去地歌唱。(____)
(3)在递进的分句之间应该用分号,所以倒数第2节中用分号。(____)
20、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照例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冬天的太阳的样子。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写下面的句子。
(1)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说的话,这不正是特别紧急的事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把老牛的尸骨埋在屋后边的山坡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写作
学习了《松鼠》一课,你一定喜欢上了这种可爱的小生灵。请选择一种小动物,观察它的外形、活动等方面的特点,仿照课文,写一写。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题目自拟,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