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列句子中“骄傲”一词的感情色彩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B.天安门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它和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C.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
D.青年男女成群地走过,充满新的一代的骄傲。
2、“不能自己”中的“己”字的正确意思是( )
A.已经,已然
B.止,罢了
C.后来,过了一会儿
D.太,过
3、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贝多芬借着 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A. 幽静 B. 幽美 C. 幽深 D. 清幽
【2】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游客纷纷前来观赏这蔚为 的景象。
A. 壮丽 B. 壮美 C. 壮观 D. 壮阔
4、补全词语。
( )急( )坏 畏( )畏( ) 孤掌( )
直( )不( ) 诡计( ) 呕( )沥( )
兴高( ) 臭名( )
5、补全下列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2.青箬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_。
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
5.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说“坚持”:有人说,坚持就是胜利;又有人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你怎么看待“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练习。
1.你的好朋友在学校里不努力学习,你看到后很着急,用“不饱食以终日,
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劝他珍惜时间,积极进取。
2.岳飞在《满江红》这首词中用“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陶渊明在诗中勉励我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3.毛主席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他在作品中用“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__”勉励我们珍惜时间。
8、名句填空。
1.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
2.本是同根生,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他敢于说不惭愧
①恢复高考那年,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乡里曾受过管制的宋老头,据说解放前他在美国人手下当过卫兵。
②第一堂英语课,宋老师将一张偌大的字母表挂在黑板旁的墙壁上,虽然是手写的,但看起来一目了然。之后,他又在黑板上板书一遍,逐个逐个地教我们学。课堂纪律很糟,但他并不在意。也许在他看来,学这26个字母,不必那样认真。但下课时他告诉我们:“学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无疑,他是指责我们在课堂上对他不够敬重。看样子,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并不是一位严厉的老师。
③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他说对此次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给予特别的奖励。尔后,他就若有所思地站在门边,眼望着门外出神。二十分钟后,他似乎醒过神来,立即收上试卷。全班总共才五十几个人,他很快阅完了所有试卷,然后拍拍手,轻松地宣布:“很好!除一个同学写错了三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100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但在奖励之先,我不得不警告这个学生——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④张小哲是个一向沉默的男孩子,从未惹人注目。此时,他站了起来,两眼望着老师。
⑤宋老师对他说道:“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而独有你一个人弄出差错。你说你惭不惭愧?”
⑥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⑦“你必须回答我!”宋老师一反之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近似残酷的威严,“惭愧,还是不惭愧?”
⑧“我不惭愧。”张小哲轻声地说。但他做好了挨批的准备,脸绷得紧紧的。
⑨“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难道大家错了而你一个人是对的?快说!什么理由?”宋老师近似歇斯底里地吼道,并一步步向他逼近,脸上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也许,他是一个被管制疯了的老头,说不准会打人。
⑩我们不再幸灾乐祸,心里都有些紧张地为张小哲捏一把汗。
⑪“我有理由。但我绝对不说。”张小哲望着逼近自己的老师,眼里噙满了泪水,“老师,你不要逼我。我不会说的。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现在就离开学校。”他真的提起了书包。
⑫沉默,短暂的沉默。我们看见宋老师朝张小哲走过去,双手搭在张小哲的肩头,一改刚才的暴怒,反而温和地说道:“好吧,我不再逼你,请坐下吧。”
⑬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语重心长地说:“第一天上课我就讲过,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我并不急于知道你们的英语成绩,但很想知道你们的为人,所以才有今天的这个测验。请大家再次抬头仔细看看我身后的那张字母表——你们以为我忘记摘下的字母表,它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而除张小哲外,你们全部照抄不‘误’。他虽没有得到百分,但他是个诚实的人,所以,他敢于说自己不惭愧。这种勇气非常难得,很少有学生能在老师的逼迫下坚持真理,保持诚实。请大家终生牢记:重要的不只是成绩,更有品格。这,就是我要给你们的特别奖励!”
⑭这一刻,全班54个同学有53个低下了头。只有张小哲没有。
(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好像在思考着什么。______
(2)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______
(3)指不说话不出声,沉默的样子。______
(4)形容言辞恳切,有分量,意味深长,含有丰富情感。 ______
【2】文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宋老师一反之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近似残酷的威严”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
【4】阅读文章第⑨段,宋老师心里明知道张小哲是诚实的,还咄咄逼人地追问其中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标题是“他敢于说不惭愧”,这个标题让我们觉得仿佛本文的主人公是张小哲。你觉得这个标题是否合理?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你换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看来一点不假,宋老师送给了学生一份大礼。这份礼物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份特殊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学校里,有很多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都很爱我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请你也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老师。(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纳米技术
纳术科技作为21世纪科技界一颗放射着璀璨光芒的巨星,其辉煌的前景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密歌根大学生物纳米技术中心展示了“纳米炸弹”,其大小只有针尖的1/500,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和疱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者李氏杆菌等。科学家们预计,如果能够成玏地把纳术管纺织成更粗的丝绒,所得到的材料将比钢铁结实100倍,导电性比铜好,而导热性比宝石好。用这种纤维做成的薄膜能够給人类来功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充电电池。人们有可能用纳技术制造出带有陈年佳酿味道的新酒,或者带有开关的忠诚的生物机器狗。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然而,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有专家对市场上打着的高科技名目的“纳米美容品”和“冰雹用纳米清洁剂”等产品提出警告,说这些产品可能对身体成危害,诱发癌症。科学家解释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绝对微观世界的概念,以上这些产品如果真是纳米产品,那么这些纳米微粒是飘浮和运动的,要按照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进入食品和人体,进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这些产品的成分中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锰,或者含有银,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如同“幽灵一样飘浮”,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客易诱发细胞病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
目前世界上纳米技术已被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但原料仍然是砷化钾等剧毒物质,这些东西变成纳米级之后,它的活性更大,毒性也更大,废弃之后对于环境有不可估量的破坏。废弃的产品暴露在空气中,对人肺产生危害;大量使用纳米石棉,其影响更不堪设想。由于业界目前的研究方法及产品弃置等未能顾及环保,专家发出警告,认为滥用纳米技术将会带来生态灾难。“纳米也可能消灭人类!”这是华南理工大学的龚克成教授在一次纳米国际研讨会上发出的警告。科研人员应该有起码的科学伦理,控制可能带来的新型生态灾难。纳米科技也要“绿色”起来,不要等到纳米有害时才想起纠偏,在科研开始的方向上加以控制,要比届时纠偏容易得多。
【1】这篇短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多选)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读了短文可以知道,纳米技术具有辉煌的前景,它已经被运用到美容、清洁、新酒、电池制造等方面。(______)
(2)从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很可怕。纳米产品会进入食品和人体,甚至进入人体细胞内,容易诱发细胞病变,可能导致癌症。(______)
(3)目前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产品被废弃之后,对于环境有不可估量的破坏,这是因为这些东西变大之后,它的活性更大,毒性也更大。(______)
(4)“纳米也可能消灭人类!”这句话是在呼吁科研人员应该有起码的科学伦理,控制可能带来的新型生态灾难。(______)
【4】“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这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语段。
鸟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班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适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仁立着一只白鹭,蜷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梁实秋《鸟》
【1】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判断对错。
(1)鸟的身躯各异,有的玲珑饱满,有的细瘦干瘪,有的丰腴臃肿。______
(2)在白昼,既能听到鸟儿婉转的叫声,也能看见鸟儿的形体。______
(3)鸟儿在大自然中形态各异,伫立在田间的是白鹭,抓小鸡的是鸢鹰。______
【2】赏析阅读画横线的部分,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回答问题:
(1)“曳、翘”是______词,写出了鸟的______
(2)“有的……有的……有的……”的______句式,写出了鸟的______
(3)“临风顾盼”“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鸟儿的深情。
【3】新颖点 文中写“一行白鹭上青天”,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鸟儿的诗句,请你写两句。
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老街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 清新)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 杂乱)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四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相处和睦,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情同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小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 安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去开始新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纳 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将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老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街”原来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居民区,现在的“老街”,____________拔地而起,____________代替了喧闹。
【4】根据要求填空。
(1)短文的命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5】短文揭示中心的段落是第_____________自然段。“我”爱过去的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更爱现在的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水的愤怒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小姑娘,能不能给点水?”我不停地用毛巾擦着好像永远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渍疼的脸。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脸上带着世事洞明的安详。小姑娘轻轻对她说了些什么,老妇人点点头从腰间“哗啦”一声摸出一串钥匙一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竞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本来我是想洗把脸凉爽一下。喝的水我们自带了许多瓶纯净水。等小姑娘转过身去继续 “滴”她的水后,我让同伴把那碗水倒出来,开始洗脸。
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却不去扶老妇人,只是惊叫着冲到我身边,一把抢过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竞倒在地上,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这才急切地叫着“奶奶”向老妇人跑去,慢慢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 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栽上的小树苗能够成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1】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清澈________ 缓慢________
停止________ 暂时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①事先没有商量却说出相同的话或做出相同的事。________
②内容深刻含蓄,耐人寻味。________
③比喻勉强维持生存。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黄河干旱的句子。
【4】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不先扶摔倒在地的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老妇人为什么那么愤怒?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段《牛郎织女》,完成下列各题。
①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 二来呢 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 怎么对得起这头牛呢 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蛇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②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给第1自然段补充恰当的标点符号。
【2】第2自然段中,“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郎可能会跟老牛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情境 | 牛郎对老牛说 | 老牛的表现 |
牛郎看见嫂子买了鱼回来,做了香喷喷的清蒸鱼。 | 牛啊牛,我今天看见嫂子做了鱼,我只能吃他们剩下的鱼骨头啊! | 老牛摇摇头,哞哞地低声呼唤,似乎在安慰牛郎。 |
牛郎听见 __________ | 牛啊牛,__________ | 老牛 ___________ |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选文第①自然段是对毛主席_________、神态和__________等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一开始毛主席希望_________,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的情感;……后来他决定把儿子_________,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最伟大的胸怀。
【2】“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④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的遗体。
B.“马革裹尸”就是指战马阵亡后,用皮革把尸体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即使不能归葬家乡又有何妨,每一寸土地都是忠烈之士的埋骨之所。
D.这句话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真实地再现了他丰富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父亲和国家领导人的毛主席内心的柔软与坚强。
16、阅读理解
据说,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一边看着柳公权运笔写字,一边连连赞叹,还惊诧地问道:“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呢,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这确实是柳公权写字的“法”。但在此时此刻,他作为穆宗的“书法指导”,向穆宗说这样的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柳公权是在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难怪当时正沉溺酒色的穆宗半天没有说话,脸色都变了。这个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能够律己清政;大胆则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如此劝告,自然是对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触动。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弦外之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告——( ) 真诚——( )
虚伪——( ) 触动——( )
【3】柳公权写字的“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公权的“弦外之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柳公权的劝谏,穆宗有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柳公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训练。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即系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了人间。
有另外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张泽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_______) 意味悠长——(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硕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与理解。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裏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噌”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仲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如果你是导演,把《三轮车夫》拍成一部故事短片,你想拍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一幕,你打算突出的细节是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从“斩钉截铁”这个词语中你能够体会到车夫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从“她”的语言中能够体会到此时“她”__________的心理。
【3】第一段中画橫线句表面上写了______________,结合仝文故事内容,这带来温馨的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结尾写了___________,从这样的描写中你能够体会到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做题。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晚霞 ________的沙滩 ________的启明星
(2)选字填空。
印 映 应
________照 ________象 呼________
失 逝
________败 消________ ________世
(3)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章找出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死了,比鸿毛还轻。(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写史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悲愤交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打消了这个念头。(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 是一条道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____________。潜龙腾渊,____________。乳虎啸谷,____________。鹰隼试翼,____________。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把选段补充完整。
(2)我发现这个语段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写法: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奇花刚开始孕育蓓蕾,灿烂美丽,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课文内容,我们了解到“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2、将下面的“把”字句换成“被”字句,“被”字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把那块银元掏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伯父把两本书送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被他说得面红耳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大胆的想象中诞生的。现在,你就是发明家,结合现实,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怎么样,有什么用途等等。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