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常用下列的哪一句诗来称赞庐山山峰的壮丽?(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升起来。
B.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卷地而来。
C.在台上,李丽千姿百态的神情让人捧腹大笑。
D.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的原始森林。
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的是( )
A.澎湃 叫嚣 奢侈 拂拭
B.聚集 敏捷 癌症 预备
C.窥伺 探侧 隧道 凄惨
D.践行 劈面 胳膊 柔嫩
4、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句中的语气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表达出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B.“小明可真细心:瞧,他写完一篇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句中的冒号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C.“云技术”“大数据”“纳米”“克隆”都是与网络有关的词语。
D.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山脉(mài) 奢侈(shē) 繁衍(yán) 惊慌失措(cuò)
B.劫难(nàn) 哺育(bǔ) 脸颊(jiá) 不屑一顾(xiè)
C.先驱(qū) 琥珀(pè) 沮丧(jǔ) 不卑不亢(bēi)
D.侍从(shì) 绽放(zhàn) 硕大(suò) 坚持不懈(xiè)
6、将下面《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故事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因病住院 ②发表演讲 ③认真请教 ④发现大陆块吻合 ⑤艰难考证 ⑥大胆猜想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⑥③⑤②
C.①⑤⑥③④②
D.①③④⑤⑥②
7、“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反问
B.疑问
C.设问
D.拟人
8、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能巧妙地进行迁移运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__________________,一城山色半城湖。
③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④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下面创设的是主题情境,请你选用以上句子恰当地填在句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读诗使人灵秀。边读边想,你会发现并享受这些美丽的画面:“______”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山村风光,让你有一定露营在此的冲动;“______”好一派仙境般的城市风景,让你有背起行囊到那旅游的想法;“______”如此蔚蓝的天空,好想高歌一曲;“______”如此清新的空气,好想深吸几口……。
9、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 。
, 。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 笋
①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竹林的后代——春笋。
②春日,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滴答——滴答——”小水珠滚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
③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拨 拔)地而起啦! 瞧 漫坡遍地 密密麻麻 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 在春风中微笑 在春雨中沐浴
④啊,春笋生得多么顽强呀!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窜过石缝钻出来……别看它嫩生生的, 春笋浑身可充满了活力,春笋比钢钎更刚强, 春笋比风钻更锐利, 任何阻碍也压制不住春笋向上的生机。
⑤啊,春笋长得多欢畅啊!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 竟)争着向上。山泉丁冬为它们伴奏,鸟雀欢歌为它们歌唱,小花舒瓣对它们欢笑,松柏婆婆给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蓝天多(广 宽)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作贡献。
【1】在文中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打“√”。
【2】修改第4自然段结尾处画“________”的句子。
【3】请在文中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4】第4小节中许多动词表现出春笋顽强生长的过程,请在这些动词下面加上 “____”。
【5】用“ ”画出文中一处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春笋。
【7】你喜欢春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1、读课文片段,做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在想象选段描写的画面时,我们可通过“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这两个词组来想象江潮的_____,通过“一条白线”来想象江潮的______
A.声音 B.样子 C.气味
【2】从描写江潮声音的词语中,我们可感受到江潮的____________。
【3】如果给选段配一幅图,下列( )项最适合。
A.
B.
C.
12、成长路上,酸甜苦辣皆成趣。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赶羊
①星期五下午放了学,我去看外祖母。外祖母家离得不太远,过一座山就到了。
②走到山脚下,我看见一只小羊在地里啃麦苗。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的邻居金牛哥家的,外号叫“小调皮”,是金牛哥放羊时跑丢的。
③我把“小调皮”赶出了麦地,正要往前走,可是一想,我一走开,“小调皮”还会回来啃麦苗,应该把它赶回金牛哥家里去。
④“小调皮”看见我去赶它,就没命地往山上跑。我好不容易才追上它,拦住了它的去路,“小调皮”低着脑袋向我冲来。我才不怕它呢,冲上去抓住它的两只角,跟“小调皮”打起了架。被抓住角的“小调皮”一步也不能前进了,可是我也不能放手。过了一会儿,我的手有些酸了,刚一松劲,它就用力顶我的肚子,把我顶了个仰面朝天,然后它撒腿就跑。
⑤我气急了!爬起来就去追它。可是左追追不上,右追也追不上。我的力气用完了,它还在野地里闯来闯去,怎么赶它,它也不回去。算了吧,随它去吧!我失望地坐下来喘着气。“小调皮”像是在故意逗我。我一坐下来,它也停下来啃路边的草,还朝我“咩咩”地叫。
⑥它逗我,我也气它。我学着它“咩咩”地叫了几声。没想到它望了我一眼,也叫了几声,居然还朝我走近了几步。我忽然记起来,金牛哥往常就是这样呼唤它们的。于是,我就学着金牛哥的样子,“咩咩”地叫。这招果然很灵!它跑到我身边来了,也“咩咩”地叫着,我又惊又喜。赶羊跟做其他事一样,也需要诀窍。我拔了些青草,哄着“小调皮”往前走,好半天它才跟着我进了羊圈。我高兴极了,“小调皮”也挺高兴,因为它又回到羊群里了。太阳已经下山了。外祖母家去不成了,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后悔。
【1】根据文章内容,想想“我”赶羊的过程,将下图补充完整。
【2】读短文,在下图中填写“我”赶羊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3】下列问题清单中的三个问题,分别从哪个角度进行提问?请选择相应选项填入表格,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解答。
A.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B.针对文章内容提问 C.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问题清单 | 提问角度 |
①外祖母家去不成,“我”为什么一点也不后悔? | _____ |
②短文详写赶羊,对于把羊带回羊圈,只用“好半天”交代过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_____ |
③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不后悔”的经历,能写一写吗? | _____ |
我选择回答第( )个问题。答:_____
【4】文中的“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我”赶羊的经历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选择下面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巴 爬 拉 触
【2】选文第②自然段,写的是( )。
A.爬山虎脚的样子
B.爬山虎脚的变化
C.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D.爬山虎叶子的样子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 )
(2)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征。( )
【4】从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念山归来思念山
①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油画,一见便深深烙进了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影像。以至于归来数月,它仍然反复地在我的心田放映。
②念山村是福建省政和县的一个行政村,平均海拔860米,以云上梯田闻名八荒。念山村地处大山的顶部,上山的路自然不平坦。山道弯弯,弯出了茂林修竹、悠悠溪水,弯出了形状各异的梯田、重叠错综的山冈峰峦。待到达最高峰念山余屯,一切皆隐去了,眼前是一片密不透风的古树林,古红豆衫、古枫树、古银杏、古南酸枣树等树木,一树古过一树,争相参天,几百年几千年了,似乎仍在向上生长。
③上观景台的路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的,古朴结实。路旁边是一纵随着坡度向上的白茶园,清新碧翠.色泽圆润,充满生机。我摘了一片茶树叶放进嘴里咀嚼,果然是无尘无土,苦中带甘,别是一番自然天赐的青青白茶味道。
④越过茶园,我们上到了观景台。观景台是一个上下两层的大亭子。绕着观景台转几圈,我心震撼:风光无限,视野无边,整个念山已是一览无余。
⑤我静静地凝视着山野中那层层叠叠金黄色的梯田,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云上梯田,福建最美最大的梯田。纵向。梯田从山脚海拔300米左右的星溪河梯级而上,最高处海拔1100米左右,垂直高度800多米,高低错落,如链似带;横向,梯田绕过山梁岭脊,连绵5千米,共1600多亩,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千姿百态,波澜壮阔。在青翠的茶园和金黄的梯田之间,村舍如棋盘落珠,从容祥和。此时,阳光普照,成熟的稻谷一丘连着一丘,风吹稻浪连绵起伏.铺成一幅金色的巨型油画,将整个念山映衬得明亮耀眼,美不胜收。
⑥我忽然热泪盈眶,为这遗世独立的风景,那如锦如绣的念山画卷倏地嵌进了我心灵的画框,让我久久记忆,久久思念。
【1】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①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________
②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________
【2】认真阅读短文,从文中寻找恰当的短语,补充写景顺序。
________→到达最高峰→________→上到观景台
【3】下列选项中不是云上梯田的特点的一项是( )
A.规模宏大
B.美丽如画
C.层次丰富
D.从容祥和
【4】读了画横线的部分,我能想象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
【5】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照应开头和文题
B.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总结全文
D.点明中心,表达作者对念山的思念之情
【6】想象念山的美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美在山道________,美在最高峰古木________,美在茶园生机________,更美在云上梯田如一幅________。
15、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yǐn bì qīnɡ xié shèn zhòng
( ) ( ) ( ) ( )
xī shuài wā jué sōu suǒ zhòu yǔ
( ) ( ) ( ) ( )
zhù zhái yǐn bì qīnɡ xié shèn zhòng
( ) ( ) ( ) ( )
xī shuài wā jué sōu suǒ zhòu yǔ
( ) ( ) ( ) ( )
16、下面是小林写的一段读后感,有三处语病,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这篇文章,被主人公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主人公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过了几天,砖缝中竟然出乎意料地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2)浓郁的花香吸引。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18、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习作。
人们常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假如时光悄悄地过去了30年,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把你想象到的情景有条理地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