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吩咐 游泳 金壁辉煌 哀鸿遍野
B.编写 硝毁 路不拾遗 理所当然
C.报酬 羞耻 应接不暇 诗情画意
D.噪音 楷歌 心旷神宜 生灵涂炭
2、下列词语中,与其他词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A.心急如焚
B.临危不惧
C.视死如归
D.慷慨
3、下列成语都是对声音的描写,与其它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
B.锣鼓喧天
C.悄无声息
D.响彻云霄
4、下列不是关于“提问”的名句是( )
A.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B.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庄嫁 葡萄 宽阔 无原无故
B.选择 严厉 求绕 无可奈何
C.既然 顽强 艰固 山崩地裂
D.清晰 灌溉 浑浊 左顾右盼
6、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漳州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单瓣的叫“金盏银台”,另一种复瓣的叫“百叶水仙”。
①水仙花,是漳州的骄傲。②这两种水仙形态俊雅、芬芳清郁。③所以漳州水仙花驰名中外。
A.①之前
B.③之后
C.①②之间
D.②③之间
7、下面画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系(xì)铃铛 田埂(ɡěnɡ)
B.家雀(qiǎo)儿 骨髓(suǐ)
C.露(lù)面 旋(xuán)转
D.宁(nínɡ)可 春笋(sǔn)
8、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你能想到哪些神话故事?
共工触天补女娲,后羿射之摧九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
(1)催:_________(2)莫:__________
【3】古诗的前两句中富有西域色彩的事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豪迈的风格,写出了出征前战士们__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的英雄气概。
10、文学性文本阅读。
“备份”英雄
①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有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无愧“英雄”称号的人,他就是邓清明。
②1998年,邓清明等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③2010年,他以出色的表现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备份航天员。遗憾的是,最后他落选了,没能飞天。“神九”发射后,他默默地在地面上,一手捧着手册,一手拿着笔,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仔仔细细地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
④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成为备份航天员。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在备战的三年里,他完成了和正式航天员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实验中,他和另一名航天员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
⑤发射前一天,总指挥正式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听完,邓清明呆住了,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他转过身紧紧地抱住了景海鹏,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之后,邓清明很快调整状态,恢复了训练,把压力化作动力。【此时,邓清明心里在想些什么?】
⑥“__________”,这是邓清明挂在书房里的一幅字。做过四次备份航天员的他已经56岁了,但他依旧牢记着“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的庄严宣誓,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他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决不能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⑦2022年11月29日,56岁的他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奔向“天宫”,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圆梦之旅,他不仅创造了全球专业航天员首飞太空最高龄的纪录,更在太空见证了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1】小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复述故事,请结合短文内容并仿照例子,用小标题形式填空。
1998年 | 2010年 | 2016年 | 2022年 |
___ | ___ | 再次落选,祝贺同事 | ___ |
【2】联系上下文,最适合填入第6段开头表达邓清明心声的一项是( )
A.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D.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
【3】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邓清明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
B.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邓清明为实现飞天梦想备战了33天。
C.56岁的邓清明做了四次备份航天员但他仍时刻准备着。
D.到2022年10月为止,邓清明还没有真正去过太空执行任务。
【4】短文批注框中的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选一选并作答,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A.针对文章内容 B.针对文章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1)批注框中的问题是______提出的(填序号),我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
(2)我的问题是______提出的(填序号),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5】邓清明一次次成为备份航天员,又一次次落选,但他每次都能很快重新进入训练状态,并最终逐梦“天宫”,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请你结合人物事迹及精神品质,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高铁的速度差不多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在细节方面也是追求尽善尽美。高铁上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等,商务座还有更优质的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有的可以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票价为80.5元,调整后为93.5元,上涨16.1%;一等座由97.5元调整至144.5元,上涨48.2%。
材料四:下面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1】下列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高铁成为广大旅客首选出行交通工具的原因是( )
A.速度快
B.舒适度高
C.价格低
D.班次多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高铁的服务质量远不如航空的服务质量。
B.高铁的价格低于同里程的航空价格。
C.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D.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
【3】下列对材料三票价调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前的二等座票价为80.5元。
B.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的一等座票价为144.5元。
C.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上涨了16.1%。
D.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比二等座贵51元。
【4】奶奶5月1日要从莆田到厦门北看望东东,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替东东编辑一则短信告诉奶奶关于G1611次列车的信息。以免奶奶忘记时间,耽误行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稀奇古怪的植物
①大自然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植物。
②在非(洲 州)的安哥拉,长着一种四季(长 常)绿的梓柯树。如果你在树下点火抽烟,或者点燃篝火,树上便会喷(洒 酒)出大量的液汁, 把火灭掉。所以,人们把它叫“灭火树”。原来,它的枝叶浓密,藏有许多馒头大的节苞。节苞上(蜜 密)布网眼小孔, 一旦有火光闪耀,液汁就喷洒出来了。
③在菲律宾有一种出米的树,叫“西谷椰子树”。它的树干粗直,有三五层楼那么高。它活上一二十年,开过花后就会死去。人们在它没开花时将它砍倒,把茎里的淀粉刮出来,加工成像大米一样的颗粒,这叫“西谷米”。现在,我国南方也有这种树了。
④在热带地区,还有一种树,能生长出像面包一样的果实。每串果实有三四个, 摘下来以后,放在火上烤烤,发出阵阵香味,吃起来酸里带甜,像面包的味道,所以,人们 叫它“面包树”。一棵“面包树”,一年有九个月能结果。树枝、树干、树根上都会长出像足球一样大的果实。常常一批成熟了,另一批果实又结出来了。一棵“面包树”可以养活两个人。
⑤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
【1】用“/”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2】将短文划分成三部分,在文中用“‖”标出,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怎样的结构写的?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怪的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莫干山的蝉鸣
到莫干山避(bì pì)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呜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yíng yín)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fá fán)味;细品,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shì sì)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
【1】我会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 ) 仿佛——( ) 突然——( )
【3】是什么现象引起了“我”对莫干山蝉鸣声的注意?用“____”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句子。
【4】短文怎样描写蝉鸣声的“五花八门”?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5】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洲居民为孩子穿衣时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澳洲,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很少见那一位家长会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上一套绒衣而已。
许多澳洲居民用“粗”来打磨顺境中的孩子。澳洲的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裂”。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其实,那车上并没有遮阳蓬,这些母亲是以此来“打磨”幼小孩子的。对此,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良苦用心。
曾由外来者在澳洲悉尼一家医院目睹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医院就诊,妻子进诊室去作检查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的大厅等候。女儿口渴要喝水,这位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然后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引用)递给孩子。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年薪15万之多,而此刻自动售货机上正出售的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不过一元一杯。
这种“穷”孩子的现象在澳洲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打防疫针的日子这里的儿童保健站里便排起长龙。排队中,家长常将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铺有地毯的地上,任其去爬、去滚,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人酷爱勇敢着的运动——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常带孩子去海滩,太小的孩子便光者脚丫自己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的孩子便跟着父母下水冲浪。
不过,澳洲人“穷”孩子并不像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为未来着想”:既然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huáng)恐无助,还部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然而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对于那些过分溺(nì)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不是该有点启发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意词。
信奉——(___) 刻意——(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___) 简单——(____)
【3】“再富也要‘穷’孩子” 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那些事例说明“再富也要‘穷’孩子”,请简要写出两个你印象最深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找出与下面的句子响应的句子,并抄写下来。注意抄写要工整。
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运用
四(2)班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的美术课,请大家带彩笔、胶水、剪刀和白纸。”王丽同学请假了,如果你是美术课代表,你会怎么把老师的话转述给王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诚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错别字,1处标点符号,1处语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通过观看“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专题片,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戴领人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浴血奋战的光辉厉史。我看了以后,不禁忍不住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你从大自然中发现了什么美景?请把它写下来。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