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对书架正如课本对( )
A.钢笔
B.文具盒
C.学生
D.书包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拟人和对比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白鹅》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C.“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是一个比喻句。
D.“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是一个夸张句。
3、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那是因为( )
A.住宅十分隐蔽。
B.住宅清洁卫生。
C.挖掘工具简单。
D.修筑时间长。
4、与其他词语不同类的是( )
A.鹤发童颜 B.眉清目秀 C.神采飞扬 D.明眸皓齿
5、下列选项,表达情感的方式与其它不一样的一项是( )
A.我爱你,三月的桃花水!
B.我们家那个傻孩子,连撒个谎都不会。
C.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D.你这个捣蛋鬼,怎么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6、“玦”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心情
B.玉器
C.地名
D.分别
7、对“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肉眼看星星,觉得它微小,但实际上每颗星星都像太阳一样,是个巨大的火球。
B.星光的确是微弱的,但作者向往光明,憧憬新生活,所以感到“光明”无处不在。
C.星星虽然微小,但无数颗星星发出的光芒使人感到无限光明。
8、课文回顾。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号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句中的“题”意思是___________,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雪梅》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 ,诗中“骚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
诗中流传千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人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庐山。
【2】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
A.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B.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地了解。
C.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10、阅读戏剧门票完成习题。
学党史·观话剧·励初心 剧目:红色非虚构戏剧《辅德里》 [2021年文艺党课] 时间:2021年06月06日 19:30 座位:大剧场 2楼 V2-5 包厢1座 场馆:常熟市保利大剧院 地址:常熟市竞文路8号 注:本场演出一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温馨提示:请全程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保持1米安全距离; 请出示健康码、演出票、身份证明; 请自觉配合体温测量、安检及实名信息登记。 | 06月06日 (大剧场) 2楼 V2-5 包厢1座 副券 自行撕下无效 |
【1】李老师买了一张戏剧票。他想要观看的剧目是________,剧院的地址是________,观看时间是________,座位是________。
【2】根据戏剧门票信息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部戏剧不是编剧虚构出来的。( )
(2)只要携带好这张演出票,李老师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进入剧院观看戏剧。( )
(3)李老师可以携带一名儿童入场一起观看。( )
(4)话剧播放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学党史,励初心。( )
【3】李老师不小心把副券弄丢了,他还能观看这场戏剧吗?为付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太空城市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恳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
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太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
建太空城的地方有了,但太空城市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美国科学家奥尼尔1875年设计出了一种称之为“宇宙岛”的太空城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
这个“宇宙岛”的外形像一个车轮子,直径约500米,它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以产生模仿地球引力的“人造重力”。人在“岛”内不会四处漂浮,感觉像在地球上一样,同样可以头项蓝天,脚踏实地。“岛”的外壁有一层约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抵挡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岛”内建有太空工厂、太空农场,有住宅、商店、医院、学校、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可以容纳上万人,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
还有一种设计,是大型的圆筒形空间城。城市建在一个直径为6.5千米、长32千米的大圆筒内。圆筒围绕竖直轴自转,以产生人工重力,居民可达上百万。
太空城中有人造陆地、湖泊、河流,还有大片森林、公园,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并可人工控制昼夜和季节变化,真可算得上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天上人间。
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可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建造在如此遥远的太空呢?显然,现有的任何火箭都无法将太空城整体发射上天。因此,建造太空城必须要有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才能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航天飞机能自由地往返于地球和太空,它要经过改进完善后,才能担负起如此艰巨而遥远的飞行任务。建造一座太空城,需要航天飞机无数次的往返飞行,将一个个太空舱和所需的设备、人员、机器人等送上太空。先在太空中装配成中型的宇宙站,然后以宇宙站作为立脚点,再建造太空城市,进行太空移民。
建造太空城,进行太空移民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人类的优秀子孙将飞离地球摇篮,去太空建遣人类的第二故乡,他们是太空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第一批太空移民。也许,你就有幸成为太空城市的一位贵客!
【1】全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太空城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建造不同设计方案的太空城所面临的两个共同难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面对这两个难题,人们设想的解决途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作者认为,建造太空城的设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1】“废物利用”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句表达了想得到一只得心应手的陀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2】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削制陀螺失败后的_________________心情。
【3】选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抓住“我”的________变化来写的。
13、课外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①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学习很刻苦。
②有一次,华罗庚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有一位阿姨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位阿姨问:“一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没有听清楚问题。就把算的数学题答案说了一遍,那位阿姨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位阿姨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题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阿姨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位阿姨生气地说:“这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急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华罗庚掏钱之时,那位阿姨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华罗庚这才微微舒了口气。
③回家后,华罗庚又计算起来……
【1】这篇短文写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看棉花铺,因沉浸在数学题中而闹出的两个笑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一处描写华罗庚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华罗庚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3】第2自然段中,华罗庚最后说了什么才拿回草纸呢?请你结合上下文,把他说的话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最爱捉蝉。有一天,我无意中捡到了几个透明发亮的壳。叔叔们说,那是蝉虫脱的壳。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雨过天晴,我向菜园跑去。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的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脱壳的蝉儿长久地趴在树上,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
【1】用文中的成语给短文补充题目。
【2】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蝉脱壳的过程:蝉背露出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文中画“ ”的句子,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生动地再现了蝉尾出壳的过程,描写得准确形象。
【4】文中画“﹏﹏”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逐渐”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哪句话不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 )
A.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
B.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
C.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D.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
15、请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她今天表现得这么好,难道不是平时勤学苦练的结果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毛毛虫也有眼睛。(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紧张”一词。
_______________
④你看到李刚偷偷把公共图书馆的书装进了书包,你小声对他说……(用一句反问句来表达你想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1)尽管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但是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放箭,怎样开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听了老师的话,很受教育。(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19、表达与交流。
同学们,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可能是繁华的都市,可能是美丽的乡间原野,还可能是大家熟悉的公园、街道……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喜爱的地方吧!
要求:题目自拟,按一定的顺序写,适当运用修辞手法,重点突出,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