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_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即使(jí jì) 剥离(bō bāo) 气馁(něi lěi)
良训(xìn xùn) 华罗庚(yú gēng) 鉴别(jiàn jiān)
2、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灌溉田地 叮咚的泉水 锋利的嘴巴
B.洒满月亮 巨大的变化 优厚的条件
C.布满皱纹 归巢的鸟儿 激烈的战斗
D.炫耀门楣 安静的夜晚 寒冷的阳光
3、根据理解选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是因为( )
A.伯父告诉他的。
B.周恩来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霸道行为,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C.周恩来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和宽广的胸怀,能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4、下列与《灰尘的旅行》一书中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灰尘的旅行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危害。
B.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C.东汉时期,毕昇改进了造纸方法。一千多年后才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各国。
D.不论是谁,只要有耐心,都可以把鸡蛋竖起来。
5、下列对《鹿柴》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维所写,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C.作者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D.作者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这只陀螺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
B.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C.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7、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朴(pǔ)素(sù)
B.琥(hǔ)珀(pò)
C.澎(péng)湃(pài)
D.癌(ái)症(zhèn)
8、日积月累。(结合语境填名言警句)
1.妹妹是个“小问号”,不管做什么,总喜欢问“为什么”。妈妈有时候被她搅得心烦:“你怎么有这么多‘为什么’呢?”我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我的话,妈妈无奈地笑了。
2.在学习时,我们要多思多问,正如汉代王充所说:“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多思多问,才能取得成功。
3.做学问,一定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还要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切实地力行,这使我想起了《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
9、别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送别的季节是( )。
A.春天
B.冬天
C.秋天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 )的心情。
A.忧愁
B.不舍
C.豁达
【4】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是离别赠友的佳句。
10、延伸阅读
爬山虎的秘密
初春,爬山虎用那柔嫩的脚爬上墙壁,爬上屋檐,爬得很高.很高。
盛夏,它精力充沛,叶子也变得深绿,为人们遮住那灼热的阳光。
深秋,它奋斗了一个夏季,好像精疲力竭了,叶子也红了。
隆冬,它早已失去活力,叶子从茎上悄悄落下。但它并不悲观,而是在化作春泥融入大地前,尽情地狂舞一曲……想着,想着,我突然发现了爬山虎的秘密——它把自己的生都奉献了出来,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不是吗?在这狂风呼啸的冬天,它用最后的生命,与风共同构成了这胜似春光的蓬勃美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着它们,我似乎听见它们在细语:我们即使只有一点热量,也要给人类带去温暖。
感谢这漫天飞舞的“蝶儿”,是你们给了我人生的启迪。想到以前我是多么懦弱啊,遇到一丁点儿困难就想放弃。今后,我要努力,朝着心中的目标尽情飞去!(有删改)
【1】根据意思找出短文中相应的词语。
(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______
(2)猛烈的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盛夏,爬山虎的叶子是_____________色的;深秋,爬山虎的叶子是_____________色的。
(2)“我”发现的爬山虎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这漫天飞舞的‘蝶儿’”指的是爬山虎的_____________。
【3】用“_____”画出“我”从爬山虎身上受到的启发。
【4】短文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了爬山虎的变化和特点,爬山虎的_____________的品质让作者受到启发,激励作者奋勇前进。
11、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ニ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画“ ”的句子中,“有位同学”指_____(谁),他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他最终给出的答案是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含义。
中华之崛起_____。 有志者当效此生_____。
12、信息拓展。
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
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西杨村。西杨村南,原是一片柿林,这里墓冢累累,乱事堆积。1974年3月,该村村民杨志发、杨培彦等十几位在这不长庄稼的柿林之上开始了抗旱打井的工程。当他们挖到2米深时,发现了烧红土块;3米深时,发现了陶俑的残断躯体;4-5米深时,发现了砖铺地面、铜镞、铜弩机,以及8个残破的陶俑。这次,他们停下了工程,立即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第一位进入现场的文物考古专家赵康民一方面收集散失的文物,一方面作初步的清理。这时,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到家乡临潼探亲,他将秦始皇菱发现大型陶俑的消息在《人民日报》内参上作了报道。中央领导李先念同志看到报道材料,立即批示:“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赏,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随即派有关专家来现场视察。1974年7月19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随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 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5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展览大厅。 在展览大厅基建工程进行时,1976年4月23日,在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北侧,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接着,同年3月11日在一号兵马俑坑的西端北侧,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目前,3座兵马俑坑已全部对外开放,在二号兵马俑坑参观时,您还可以看到考古工作者现场发掘的情况。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三大名关
山海关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于河北秦皇岛东15千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它是万里长城关隘的起点,“关内”“关外”的分界处,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的三大名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居庸关在距北京50千米的昌平区境内,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是名将徐达督建的。关城位于长达20千米的深谷之中,因山势雄奇,自古即有“绝险”之称,是北京西北的门户。自金代起即被誉为“居庸叠翠”,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嘉峪关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之南,北为茫茫天际的荒野,占据“丝绸之路”的咽喉,为历代军事重镇,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与东边的山海关遥相对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1】结合短文内容填空。
①被称为“长城第一关”的是________。
②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是________。
③被列入燕京八景的关城是________。
【2】 “自”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自己;②从,由;③自然,当然。
文中“自金代起”的“自”应选________种解释。
【3】短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长城三大名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称长城上这三座关城为名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大搜索
马群刚静下来,忽见西边一匹(pī
pǐ)全身毛赤如血(xiě xuè)的小红马猛冲入马群之中,一阵乱踢乱咬。马群又是大乱,那红马却飞也似的向北跑得无影无踪。片刻之间,只见远处红光闪动,那红马一转眼又冲入马群,捣乱一番。众牧人恨极,四下兜捕(pǔ bǔ)。但那红马奔跑迅速,哪里抓得住?顷(qīng qǐng) 刻 间又跑得远远的,站在数十丈外振鬃长嘶。众牧人既好气又好笑,都拿它没法子。待小红马第三次冲来时,三个牧人弯弓发箭。那马机灵之极,待箭到身边时忽地转身旁蹿(cuān cuàn),身法之快,连武功高强之人也未必及得上。
(1)在文中括号内把不正确的读音用“ⅹ”画去。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3)“片刻”表示“时间非常短”,这段话中还有两个这样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读文,找出马的特点。
(5)用“既……又……”
“连……也……”造句。
(6)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15、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鸟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7、找出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语病,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一改。
我的爸爸对我要求可严厉啦!我做对了事,他总是给予我肯定和鼓励;如果做错了事,他是决不会随随便便轻易放过我的,长长把我批评得抬不起头来,犯这样的错误让我再也不敢。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9、习作展示,我最棒。
在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分享一件让你难忘的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