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阅读时,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随时作批注,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B.“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这句话中的“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这也告诉我们作者进行了细致、持久地观察。

C.《雪梅》中,诗人观察入微,通过对比,从视觉“雪比梅白”和嗅觉“梅比雪香”入手,一色一香,一长一短,巧妙道出雪、梅各自独有的特点。

D.学习《繁星》时,边读边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秋虫的鸣叫……感受到静谧恬淡的意境以及绵长的母女亲情。

2、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琴(sè) 由(yuán) 扰(sāo)

B.牛(wā) 蔽(yǐn) 不可惜(háo)

C.挖(jué) 索(sōu) 斜(qīn)

D.雨(zhòu) 布(zhì) 出(bāo)

3、下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   严历

B.暮色   倶乐部

C.砸锅   地址

4、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炎帝之少女( )

A.年轻女子

B.小女儿

【2】女娃游于东海,而不返( )

A.溺水,淹没

B.沉迷不悟

【3】为精卫( )

A.变故

B.缘故

C.故意

D.因此

【4】以于东海( )

A.填塞

B.埋没

C.堆成的土山

5、与“是谁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个句式一样的是(        

A.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C.蝴蝶的家在哪里呢?

D.是谁将雪花撤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6、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          

A.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举例子)

B.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列数字)

C.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作比较)

D.其中,一此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打比方)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治疗,爷爷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B.我们学习语文要养成天天诵读的好习惯。

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喜欢——(   )

珍藏——(   ) 顽强——(   )

目不转睛——( )

五彩缤纷——(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词。

瑟瑟: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诗人选取了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这两组景物是______。前两句中,诗人抓住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在景物描写中寄予了诗人的____之情。

3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沉醉和喜悦。本诗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现代文阅读。

痴鸡(曹文轩)

①那年春天,母亲忽然发现黑母鸡不见了,便去找它,最后在鸡窝里发现了它,那时,它正全神贯注地趴在几只尚未来得及取出的鸡蛋上。

②母亲并不打算让它孵小鸡,给了我一根竹竿,让我把它吓醒。我跑过去将黑母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挥着竹竿在后面追。我追赶的速度不断加快,黑母鸡的速度却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了下来,还不时地跌倒。它见竹竿挥舞过来,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③我终于筋疲力尽地瘫坐在草垛底下,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将自己藏到傍晚。第二天,它“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但它一下子就瘦损下来,似乎只剩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失了血色,而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失去了光泽。

④其它鸡趁机捉弄它,它们不是群起而追之,便是群起而啄之。它毫无反抗的念头,且也无反抗的能力,在追赶与攻击中,只能仓皇逃窜,最后蜷缩在角落里。

⑤过不几天,大姨妈家送孵出的小鸡来了。

⑥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追着了,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怀里。那些被罩住的小鸡就在黑暗里惊叫。

⑦母亲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将这小旗缚在了黑母鸡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

⑧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光喘气。可是,黑母鸡依旧没有能够醒来。

⑨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能见到它的踪影。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再寻声望去时,眼前的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

⑩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来到一棵柳树下。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照眼,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都已显出羽色了,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她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地又紧密又有光泽。

(有删改)

【1】黑母鸡因“发痴”而遭受了许多苦头,读第②~⑧自然段,照样子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作者写黑母鸡遭受了许多苦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中加点的词语“惊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什么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划“             ”的句子,前后写到黑母鸡不同的神情,你体会到什么?请在方框内批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用竹竿吓唬黑母鸡,是要把它吓醒,让它从孵小鸡的“痴”中走出来。

B.黑母鸡遭受了许多苦头,却一直不肯醒,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

C.“我们”不想让黑母鸡孵小鸡,而它却偏要孵,所以叫他“痴鸡”,这表明“我们”对黑母鸡不大喜欢。

D.“痴鸡”中的“痴”的意思是痴迷,说它“痴”其实是对黑母鸡的欣赏与赞美。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加把劲,课外阅读你准行。

台灯与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还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明亮的烛光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炫耀: _________________   趾高气扬: 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   划一句表现台灯骄傲的句子,用“~~~”划一句表现蜡烛谦虚的句子。

3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蜡烛的作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能试着提个问题,并自己找出答案吗?

我提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是赞同台灯的说法还是蜡烛的说法?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  ),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____》。

【3】这段话的作者是(    

A.老舍

B.叶圣陶

C.巴金

D.鲁迅

【4】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爬山虎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课内阅读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体现出作者的观察方法是( )

A.连续观察

B.细致观察

C.多感官观察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写出了蟋蟀不满足于现状,自己挖洞穴。

B.“它们”在文中指除蟋蟀以外的别的昆虫。

C.“随遇而安”一词写出了蟋蟀对居住的洞穴不挑剔,什么样的都可以。

【3】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了( )

A.别的昆虫是怎样选择隐蔽场所的。

B.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一点儿一点儿地建造住宅。

C.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14、阅读。

【材料一】

2016年10月10日凌晨,浙江温州发生危房倒塌事故,造成22死6伤。救援队在倒塌的废墟和危房连接处,发现两名成年人将自己的双手支撑成十字交叉形护住一名小女孩,令人唏嘘不已。悲剧发生之后,危房监控引起广泛关注。

【材料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金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文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材料一报道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A.危房的危害大。

B.人们抢救不及时。

C.危房监控很重要。

D.大人没保护好孩子。

【2】下列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描述中,有误的是(            

A.是中国自主建设的。

B.只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

C.是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D.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有人说材料一和材料二没有关联,建议删除一则,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实现中国梦还会远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摔很痛快。(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动作描写写一个句子,表现“伤心”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提示:1个错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周六下午,李华和程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抡,程星说,“不讲城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李华听了,不住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

17、综合改错。(四处错误:一个标点,一个别字,两个病句)

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余篇。他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而且在法国文学中,都是曲指可数的,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中共有四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王小军喜欢酷爱打乒乓球。他勤奋克苦在训练时,球技不断提高。果然,他在全市小学生乒乓球竞赛中,夺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写作。

请选择你喜欢的神话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以《我和 过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②把与神话人物做的事情写清楚。

③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