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篱笆(lí)窥视(guī)拂拭一丝不苟
B.撵走(niǎn)脸颊(jiá)秩序心急如焚
C.侍候(sì)晕倒(yūn)敏捷手不释卷
D.奢侈(chǐ)栖息(xī)推测引吭大叫
2、与“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一句表达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像笼上了一层纱。
B.靠什么取得好成绩呢?靠勤奋与坚持。
C.这座山真高,直插云霄。
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一句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冷酷无情。
B.《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含义深刻的童话,让我们知道快乐要和大家分享。
C.《白桦》中,诗人描写了雪后白桦树傲寒挺立的形象,可以说是对白桦的礼赞。
4、选择近义词。
钻研( )
A.钻孔
B.钻石
C.研究
D.刻苦
5、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你的错。
B.谁知道事情出乎意料,原以为能办成的事却因为下暴雨耽误了。
C.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往往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D.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6、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岛屿 决境 合适 修整 布置
B.维持 帐篷 明显 制作 野兽
C.袭击 烦闷 夜慕 风暴 围栏
D.树庄 傍晚 铁锹 飞禽 堡垒
7、“月季”与下面哪组词语的类别是相同的。( )
A.花坛 花架 花苞 花瓣
B.荷花 菊花 梅花 百合
8、比一比,再组词。
寨( ) 宾( ) 候( ) 镜( )
塞( ) 缤( ) 猴( ) 境( )
赛( ) 滨( ) 喉( ) 竟( )
9、课外阅读。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诗中表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描绘的是一幅湖山雪景图。( )
(2)作者放眼望去,却意外发现“湖面已成冰”。( )
(3)诗中“珠玉”指的是天上的星星。( )
10、(题文)(1)“你看 绕群山飞舞,你看 像彩虹降落。”运用了 的修辞,把 比作 。
(2)《罗斯福集邮》从罗斯福分别作为 和 两个角度讲述了罗斯福集邮的故事。
(3).有兴趣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双倍地快乐,因为 。
11、练笔阁
《扁鹊治病》节选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扎的办法可以治好;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蔡桓公的病是这样发展变化的:皮肤里→( )→( )→( )
【2】有人说,蔡桓公不听劝告,是因为扁鹊说话太直接,见面就说蔡桓公有病,惹得蔡桓公不高兴,当然不会听扁鹊的话了。如果你是扁鹊,你会怎样劝说,让蔡桓公相信你的话、接受你的治疗呢?
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钻木取火
上古时代。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国家叫越明国。因为太遥远了.连太阳和月亮的光都照不到那里去,所以,这个国家终年不见太阳。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在这个国家,有一棵名叫“越木”的大树,它的枝叶盘曲起来。足足远住了一万顷的地面。有一天,一个周游天下的聪明人。在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后,来到了越明国。他感觉累了,就坐在越木下面休息。
按理说,越明国应该暗无天日才是。在大树下面,那更应该是染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才对,哪知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这人惊奇地发现:大树下面,到处都闪烁着美丽的火光,像珍珠和宝石的光芒那样灿烂,照得四下里亮堂堂的。他觉得很好奇,就去考察火光的来源。结果看到,有一些形状像鸡的大鸟,正在用它们坚硬的嘴啄着树干(可能是吃虫子吧)。它们每啄一下树干,火花就一闪。无数只岛不停地啄着。树下就满是明亮的火光,星星点点。越明国的人们,就在这火光中劳动和休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个聪明人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立即折断一根越木的枝条。然后用枝条去钻树干,果然也有火光发出。不过可惜的是,用这种树枝钻出来的火,只是火光一闪罢了,并不能点燃什么东西。后来。他就改用别的树枝试着去钻。用力钻了好长时间。先是冒出烟来,接着再钻下去,突然出现了火焰。树枝被点燃了!
这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就把钻木取火的方法教给人们。这样一来,人们想要火就可以自己钻出来。不必再等天然的需火。也不必再派人轮流守着火种。生怕它们熄灭了。
人们为纪念这位聪明人,就叫他“ 燧人 ”,意思就是“取火者”。
【1】读到第一或第二自然段时,你最想提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画“_____”的句子,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聪明人是善于思考的
B.聪明人是努力坚持的
C.聪明人是勇于尝试的
D.聪明人是乐于分享的
【4】故事中哪个情节特别吸引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燧人,中外神话故事中还有许多性格鲜明的神和英雄。在你阅读过的神话故事中,你最佩服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佩服他(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英雄战败大力神
①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上的人们过着穿树叶、吃野果的苦日子。
②天上有位好心眼儿的阿番神,他非常同情地上的人们,于是背着天王,偷偷地打开天门,把天上五谷的种子,悄悄地撒到了人们生活的大地上。
③由于得到了阿番神的帮助,因此人们种出的庄稼茎秆粗壮,颗粒饱满。每到庄稼扬花的季节,远远望去,庄稼就像成群的绵羊,白花花地铺满了山坡,盖满了平坝。到了收获的时候,打谷场上一片繁忙,一堆堆的粮食被运进了仓里。从此,地上的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④这件事后来被天王知道了,非常生气,召来大力神,命他到人间,把人们丰收在望的庄稼全部毁掉。这个大力神非常忠于天王。月黑风高的时候,他降落到人间,来到庄稼地里施展威风,手拔脚踏把庄稼毁了个一塌糊涂。
⑤当大力神正在那里发威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质问大力神。大力神依仗着自己一身的力气,蛮横地说:“我是天上的大力神,浑身都是力气。你们地上这些可怜的人们,谁敢和我比摔跤?”
⑥大力神正威吓着人们,忽听一声大喊:“慢着,别逞凶!”这一声喊把大力神吓了一跳。人们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裸露着上身、腰间扎着一根腰带的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浑身上下黑油油的,一块一块的肌肉凸着,简直如半截黑铁塔。原来他是英雄朵阿惹恣。“要摔跤,我们找块宽敞的地方去。”说完,朵阿慈恣头也不回地朝深深的老圭山走去。接着,大力神和众人也跟着他来到圭山头上。
⑦大力神和朵阿惹恣在圭山头上展开了较量。他们整整扭摔了三天三夜,突然,朵阿惹恣一下失了手——膝盖着了地。大力神瞅准机会拼命压下来,想把朵阿惹恣压翻在地。朵阿惹恣单腿跪在地上,在地上压出了一个深深的坑。
⑧眼看大力神就要胜利了,只见朵阿惹恣收腰,吸气,双手卡住大力神的腰腿,猛一用力站了起来,乘势将大力神举过头顶,并远远甩了出去,直甩到十几里外的独石山边,在平地上挤出一条长长的深沟来。
⑨这一下大力神可丢尽了脸,再也不敢耍威风,只好灰溜溜地回天上去了。
⑩从此,每年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摔跤仪式,来庆祝自己的胜利。
【1】这是一个彝族神话故事,故事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记叙,主人公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英雄。
【2】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填写短文的主要内容。
事情的起因:阿番神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天王派大力神到人间破坏庄稼。
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古代彝族人民怎样的情感?( )
A.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对蛮横、无情的天王和大力神的憎恨
C.对善良的阿番神的感谢
D.对英雄朵阿惹恣的赞赏、敬佩
【4】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____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5】短文在描写英雄大战大力神的过程中,有一个句子体现了神奇的想象,用“ ”画出来。说一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14、阅读理解。
峨嵋道上
①前面没有【平稳 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停步仰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②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展现 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③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重 沉重】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
④“铺路?”
⑤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
⑥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
⑦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也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⑧啊,默默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峨眉山路的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峨眉山路 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画横线句子中“我”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
(1)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这句话是一个________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铺路人具有__________的精神,请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们”爬峨眉山路还是写峨眉山路的铺路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说:“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描述想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找出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语病,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一改。
我的爸爸对我要求可严厉啦!我做对了事,他总是给予我肯定和鼓励;如果做错了事,他是决不会随随便便轻易放过我的,长长把我批评得抬不起头来,犯这样的错误让我再也不敢。
17、修改病句。
1.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学习,群众的普遍觉悟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达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