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找近义词朋友。

面目——__________ 展示——___________ 不可计数——____________

照耀——__________ 颤动——___________ 应接不暇——___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填写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或对联。

(1)你的同桌有上进心,在学习上有方法,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此情此景,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继续努力。(填歇后语)

(2)张伟喜欢玩,总说时间多得很,你能用一句名言或谚语来劝劝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过黄山的人,都非常深刻地领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

(4)星期六,小明和爷爷一块儿去看京剧。京剧演员精彩的表演,使小明想到一句关于戏曲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歇后语的具体体现啊!

(6)当你劝别人立志时,可用蒲松龄的自勉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7)艺术节上,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填歇后语)

(8)暑假中,白龙小学的同学为远在青海的孩子送去衣服、文具、书籍……虽然这些东西都不贵重,却是青海的孩子最需要的,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俗语)

(9)晚上,李平在家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问爸爸,可爸爸讲了半天,他还是不会做,爸爸急了,批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歇后语)

(10)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如教我们学习方法的格言:_________;如勉励我们虚心好学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还有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雷声hǒng míng( ),似野兽páo xiào( ),暴雨zhòu rán( )间席卷而来,山林一片xuān nào( )

5、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宇宙   (   )地索取

(   )的地球   (   )地享受

(   )的家园   (   )地砍伐

(   )的戈壁   (   )地捕杀

(   )的时候   (   )地侵占

(   )的展望   (   )地追求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国学直播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B.明月别枝惊鹊里的应该是指喜鹊。

C.该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苏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D.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3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 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还闻到了____________。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_________,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7、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  )

(2)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  )

(3)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  )

8、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

 

  岷江南下,夜宿茂县。茂县的夜晚幽静动人,暖风中裹着花香,在古老的城门外,我们买了许多甜枇杷。转天清晨起早赶路,大约一个多钟头后,车子来到一个笼罩在朝霞中的美丽小城。从各式牌匾上,我一下就记住了:汶川,一个令人心动的名字。汶川的街道极干净,大小店铺前的街上洒着清水,穿着羌族服装的妇女并排走,小学生背着书包蹦跳着去上学。那一刻我很是生出羡慕之意,这里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说人更好是说这一路走走停停不断看景点和购物,除了买各种土特产如花椒药材等,旅游团中的女士们更是大买水果尤其是枇杷。价格已经很便宜了,有人还是讨价,但一路下来,买卖总是顺利,从无吵架声。和谐之风在这遥远岷江旁拂动,令人为之陶醉……

可是,就是这么一条秀美丰润的山川,这么一座如诗如画的小城,为何在5121428分遭遇了灭顶之灾?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中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我不愿意相信,但没有办法,随后就是久久的心痛。1964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都在湖北。湖北人对地震的感受是无比深沉悲重的,以至在很长时间,我都不愿意回忆提及大地颤抖轰轰作响的那一时刻。

  但从512日午后听到这一消息后,我的心中又不断地生发着感动和激动之情: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声音,胡主席要求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温总理亲赴前线指挥救灾,并冒雨到坍楼前安慰待救的人员。国家各有关部门,都紧急行动起来。可亲可敬的成都市民,在自己饱受惊颤之后,又纷纷去献血……昨夜,雨淅淅地下,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知道那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战斗之夜、行进之夜,又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抗御大灾的热血沸腾之夜。

  从电视上看到公路上无数巨石塌方,人们就明白了救灾部队遇到何等大的困难。但温总理讲了,一定要打通通往受害县城、乡镇的道路!这铮铮话语,分明就是一把利剑,指引救灾将士扫清一切障碍,直抵汶川,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了灾区人民。

 

1.给短文加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2.仔细短文回答问题。

(1)汶川地震前的样子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了短文你想对汶川人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为一位中国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哇。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____”标出本段中心句。

【2】本段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包括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喝酒”的“喝”用音序查字法应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无足挂齿(       估计(  

贫穷(    推测(

(3)在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第七自然段里写道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意义指什么?

 

 

 

(5)女教师猜想这些孩子会画什么?为什么?

 

 

(6)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7)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下列关于百草园中让“我”感到有趣的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

B.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C.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有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

D.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冬天积雪后可以捕鸟。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B.作者通过描写百草园里有趣的事物,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

C.第二段中用了两个“不必说……”列举百草园中的事物,意思是这些都不如“泥墙根一带”的事物有趣味。

D.第三段中“雪天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捕鸟的过程。

3细读第二段横线上的内容,照样子概括事例

4《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也写到了“雪地捕鸟”的事。想一想,他为什么反复写这件事?写下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首播收视情况

期数

播出日期

CSM52 城市网收视情况

收视率(%)

排名

收视份额(%)

第一期

2018年2月16日

1.549

5

5.193

第二期

2018年2月17日

1.292

2

4.732

第三期

2018年2月18日

1.401

1

5.061

【材料三】节目响应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产生新的先锋文化,开创文化节目2.0时代。

【1】要想知道大家是否喜欢这档节目,要看哪则材料?从首播收视情况来看,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档节目的优点,要求:分条而列,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骄兵必败

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1】文中( )认为骄兵必败,阻止出兵。

A.汉宣帝

B.赵充

C.魏相

【2】文中为什么会说“骄兵必败”?( )

A.骄兵没有战斗力。

B.骄兵不擅长作战。

C.骄兵自恃强大,易轻敌。

【3】文中的汉宣帝是一个( )的人。

A.刚愎自用

B.虚心纳谏

C.见识不凡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18、句子练习。

1.我们的人被他打死了四十九个呢!(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队奏起狂欢的音乐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一看到好美丽的剪纸。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仿写例句,试着写一写“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起飞。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请你以____________最珍贵为题,可写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写出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