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 一 比,再组词。
较( )绞( )炮( )袍( )
泰( )秦( )蜡( )腊( )
栖( )牺( )
2、看拼音写词语
zuǐ chún zāo ɡāo fèi ténɡ ɡān zhe fènɡ xì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ànɡ yóu jǔ sànɡ ɡē da zēnɡ jiā shēn yín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
在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的小说《爱的教育》中塑造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的___________;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的__________;品学兼优、待人和气、活泼可爱的_________;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好嫉妒的_______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
①硕大(____)(____) ②一(____)千(____)
③心驰(____)(____) ④(____)(____)自怜
⑤(____)(____)一曲 ⑥流入(____)(____)
⑦翠色(____)(____) ⑧襟飘(____)(____)
1.词语①的近义词是________;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用词语③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写对联。
1.“日积月累”中的哪副对联是赞扬足球健儿与泳坛健儿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下面的对联,试着把你自己喜欢的运动替换进去。
闻鸡起舞壮筋强骨,击剑练拳益寿延年。
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前优美的景色,“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3】诗的后两句中,“________”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4】诗的后两句是对偶句:“一水”对“________”,“护田”对“排闼”,“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庭院的景致,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7、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候)的景色。
【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
8、课外美文欣赏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宜将剩勇追穷寇”句中“剩”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_。
【2】诗中“百万雄师”指的是_________,“大江”指的是________。
【3】诗歌的哪两句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气势,可称为全诗的总纲?(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新鲜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诗中“霸王”指哪一位历史人物?你能说出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悼鲁迅先生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远僻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A: ,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B: ,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C: 。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逝世——( ) 汇集——( )
【2】请把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填序号)
①战士 ②知己朋友 ③导师
【3】“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____________的心情。
【5】结合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十月十九日上午”,把鲁迅先生逝世的时间交代得具体清楚,表明鲁迅先生逝世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B.“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是因为“我们”都无比哀痛,泣不成声。
C.文章的基调很沉痛,但在沉痛中又透露出坚定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6】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原来她的车胎瘪了,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找了一块地方放置千斤顶。他的脚腕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1】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表现了乔依________的品质。
【2】乔依修车遇到了哪些困难?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提优
童年安徒生
19世纪初,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小镇上。他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是佣人。
安徒生天性善良,虽然自己家境不好,但总是请求母亲多分一些食物给乞丐。他还常常照顾①没有地方可以去的小动物,母亲为孩子有颗善良的心而高兴。
安徒生的父亲没上几天学,却很喜欢读书,一有空就会念些儿歌。每当这时,他总是坐在父亲身旁,跟着摇头晃脑。
童年的安徒生②虽然生活苦了些,但是很快乐。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强忍泪水,独自挑起养家的担子。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母亲把安徒生送到学校念书。可安徒生对算术一点兴趣也没有,成绩非常的差。一天放学后,安徒生家庭作业没有做完就玩儿去了。母亲知道后非常难过,失望地对他说:“你为什么这样敷衍了事?难道你不明白家里的艰难?学习是为了你的将来。为什么你不明白我的苦心?”说着伤心地掉下眼泪来。安徒生知道错了,非常懊悔。从此他不再讨厌上学,功课也渐渐有了进步。
有一次,安徒生连夜写了一篇文章,自己越看越满意。他想,这次一定能得到芬凯洛太太的赞赏,她是个有学问的人。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立刻去敲芬凯洛太太的门。她家的仆人认为现在不应该打扰她,安徒生很生气,用无理的话顶撞了仆人。芬凯洛太太听到吵闹声,出来见了安徒生,看了他的文章。文章写得不错,可看到安徒生傲慢的态度,她说:“这样的文章,就让你如此满意吗?像你这样对自己已经很满意了,还会有进步吗?”安徒生起先有点不知所措,后来终于明白了她的用心。
以后,安徒生怀着谦虚的心广泛读书,不断写作,虽然常遭挫折,但从不灰心。最终,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法,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动人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童话之父。
(1)请把文中两处画“ ”的句意写成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母亲的“苦心”,“苦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芬凯洛太太的“用心”,“用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5自然段写了童年安徒生的________件事,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安徒生的作品除了文中所说的,你还读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其中你最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人物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泻染,不用墨线匀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吧,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选自( )写的《________》。
【2】用小标题概括这段话的画面是( ) ,这段话写出了草原( )的特点。
【3】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 )句,句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4】文中画虚线的句子中,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写开头句和结尾句即可)
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写开头句和结尾句即可)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节选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2】节选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五位壮士群体战斗的场面?(写出相应语句序号)_______________
【3】五壮士作战,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看出来的呢?
马宝玉:________________
宋学义: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段中描写群体和个体的语句,写出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习题。
材料一:汉语拼音大写的规则
(1)一句话的第一个字母,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
(2)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
(3)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的第一个字母。
(4)招牌、路牌、商标图案、钱币、书刊封面、刊头等使用汉语拼音时往往全部字母大写。
材料二:
【1】李华是一个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者,他去穆家湖考察语言文字规范情况。他用自己的姓名做了一个胸牌,上面的汉语拼音应该这样写:__________。在路上,他发现一块路牌上“顾榭(xiè)”的拼音标志已经模糊,应该这样标注:________。从路牌这儿出发,他离穆家湖还有________千米。
【2】下列地名的拼音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南阳(Nanyanɡ)_____ ②淅川县(Xichuan xian)_____
15、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4.我们必须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16、改为比喻句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
(2)会场上乱成了一团。
17、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①地球是无私的,他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女孩被奶奶抱起来,搂在怀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日常交流中,人们也会提到戏曲用语。请用“亮相”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19、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写出一段话,要求用上“美不胜收、举世无双”这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