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碰触即付”式的智能手套,将省去消费者购物时繁琐的支付程序,用户只需“动动手腕”,就可便宜从事。
②从青蒿到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科学的进步让更多人获益,可对科学家来说,每前进一小步都步履维艰。
③“阿尔法围棋-零”具备了无师自通的能力,在没有人类围棋知识输入与对决训练的情况下,依旧战胜了“前辈”。
④近来,教育部联合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对鱼龙混杂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
⑤近来,一架运载药品的京东无人机,降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⑥诸多历史学者为厘清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的渊源,宵衣旰食,夙兴夜寐,往来于新疆、西安等地,收集资料。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B. 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C. 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D. 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在“马修”真正席卷美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素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 , 。 。 , 。”
①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
②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③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
④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
⑤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 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 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 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时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起死回生,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②墨子曾言及孔子,然其态度颇为客观,其评价也相当中肯,如在《耕柱》篇里,他批评孔子言不及义,以含糊其辞的“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乱开药方,一味敷衍。
③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国内赴马来西亚旅游的人数锐减,少数已经支付了旅行社费用、不得不踏上旅途的人们也是人心惟危。
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的原则,而只有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才能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⑤南疆的春天来得早,三月的兰干村,春意阑珊,小草开始抽芽,绿油油的麦苗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泽。
⑥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A. ②④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精准扶贫
佚名
1
“刘多贵,鳏居,多病,极贫。”李老师反复念叨着这几个词语,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间茅草盖顶的土砖屋,一个孱弱的老人倚在门前的竹椅上,一只同样痩弱的小狗,安静地趴在老人的脚边……
昨天下午的精准扶贫动员会上,镇长给全镇教师做了动员报告。介绍了贫困县精准扶贫的艰巨性,先给老师们戴了一顶顶高帽子,什么人类灵魂工程师啦,爱心使者啦,道德模范啦。要求每人资助3000元现金,第一期投入不少于500元。随后,话锋一转:扶贫工作不到位,无成效,轻则党纪政纪处分,重则易岗下岗!引来会场一片嘘声。
2
“刘多贵,鳏居,多病,极贫。”村主任念到扶贫对象时,引来一阵哄笑。
刘多贵涨红了脸,站起来“抗议”:主任,你这不是咒我吗?我好好的,我老婆好好的,我家里好好的,干嘛写这个?
“你个猪头,不是说了吗,为了争取精准扶贫资金和项目,每个人都要能受委屈,装孙子,不然天上会掉馅饼吗?”
“你个猪头,明天那些扶贫人员就要来了,见面礼就是五百呢,你昨天打麻将落下的窟窿,立马就可以堵上了,你还嚷嚷。”村主任接着向大家布置任务:“大家回去都按照刚才念过的情况准备一下,不要出什么岔子。”
“扯大你们的袋子准备装银子吧。”村主任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3
“你还扶贫?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个穷教书的,别人来扶你还差不多。每个月一千多元的房贷,孩子几百元的奶粉,家里的各项开支,就你那点工资,你拿什么去扶贫?”
“嘿嘿,老婆莫生气,我们主要是项目扶贫,资金不多。”
“项目?呵呵,你有啥项目?你有项目倒是先扶自己啊,自己发财了,再去扶贫,那多硬气啊。”妻子气不打一处来,丈夫有多大能量,自己还不知道?还项目,不是自欺欺人吗?
“好啦,好啦,我明天就去凑个热闹,这总行了吧?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
4
“什么?你鳏居?你在哪里找了个狐狸精,想要做陈世美了?”
“这都是村主任的安排,可别赖到我头上。争取扶贫资金,不还是你去和村主任说的吗?我跟你说了,咱家有房有钱,孩子们也个个出息,争那个干啥?你偏要争,村主任说不这样写,根本争不到扶贫款。”
“你个猪头,那些不费力的好处,不要白不要。你不去要,别人还以为你是白痴。别人要不到你要得到,才显出你的本事呢。”
5
李老师见到了刘多贵:60岁上下,精神很好,除了头发花白,看不出什么病容。
李老师“参观”了刘多贵的家:一间土砖瓦屋,室内陈设简单,谈不上什么家具,一个还是五六十年代的碗柜,黑不溜秋地摆在厅屋里,上面搁着几只碗,地下一字摆着鼎锅盆桶等什物,地面坑坑洼洼。没有想象中的竹椅,也没看到那条乖巧而痩弱的狗。
这确实是一个赤贫的家,李老师连忙拿出装着500元钱的红包塞给刘多贵。说了些要想办法脱贫致富啦、有什么困难找我啦之类的话,就和村主任一起离开了。
6
“嘁,这个书呆子,还有困难就找他。”刘多贵一边数了数红包中毛爹爹的张数,一边也离开了那间破屋。
7
李老师回家后,想着刘多贵家里那个凄凉的样子,心里就有点堵。那哪儿是人过的日子啊。钱自己是不多,但他想,养鸡成本少,收益应该还不错——现在城里人都爱吃土鸡,土鸡、土鸡蛋价格不菲。为这个想法,李老师兴奋了两天。今天上完课,李老师就买了30只小鸡,一袋饲料,来到刘多贵家。
“多贵叔!多贵叔!”李老师在刘多贵的屋前大喊。
“谁呀?”一个六十多岁的婆婆应声出来,见到李老师,问,“你找多贵?你是他亲戚?——他住在那边那栋洋楼呢。”婆婆指着东边山脚下一栋漂亮的小楼说。
“不会吧?我前天还在这儿见着他呢。”李老师满脸疑惑。
“前天?哦,前天我正好有事出去了,多贵说他帮我看看门。我说这破破烂烂的家,又不用上锁的,还看什么门啊。”婆婆似乎感觉有什么不对,追问道,“你找他什么事?”
李老师简单讲了一下精准扶贫的事。婆婆一脸鄙夷,语气却很平淡:“这些没良心的,什么好处都被他们抢了。”
李老师的血一直往头顶冲。他真想去刘多贵家把五百块钱要回来,但他的脚有点沉重,他不知道能不能要得回。吵架,不是自己的特长,他不愿意以那样的方式斯文扫地。
李老师把30只小鸡和饲料送给了婆婆,沮丧地回到学校。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李老师困惑地摇了摇头。
据报载: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一些贪腐“黑手”却伸向了贫困户的“救命钱”“活命钱”。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1892人,与2015年同比上升102.8%。为促进精准扶贫脱贫方略真正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国检察机关正着力强化对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扶贫政策和资金安全落实到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镇长在精准扶贫动员会上的要求,体现了基层干部赏罚分明、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B. 小说名为“精准扶贫”实则暴露了扶贫工作中某些基层政府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乱作为、假作为的问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C. 李老师离开后,刘多贵的自言自语,折射出教师生存的窘境,暴露了扶贫的尴尬与难堪,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D. 文中对刘多贵“家”的细致刻画,完全符合篇首李老师的想像,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
【2】小说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有一段“据报载”的内容,看似独立于小说之外,实则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试结合全文,谈谈这样说的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除了词中之意,还能表达“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或“必将走向胜利”的意思。
(2)韩愈在《师说》中解释说,郯子这些人,尽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孔子依然会以之为师,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把所有值得学习的人都看作自己的老师。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介绍了谪居之地的地理情况和植物生长情况,突出了环境之恶劣,为在那里只听到杜鹃与哀猿作了铺垫。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对不同阶段教师的作用做了区分,他认为启蒙教师是“__________”高阶段老师是“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写家国的愁苦和郁愤都涌入作者心头、使他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姜太公和商朝开国重臣伊尹的典故,表达对未来理想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表达弟子与“我”所说的传授那些道理相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 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形象表述。
(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在阐述了居于下层的人不以从师为耻后,紧接着以“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句阐述士大夫对从师的态度。
(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生动形象地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12、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秦统治者对珍宝搜刮净尽却糟蹋浪费的行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了质问。
(6)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生的短暂与个人的渺小。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秋兴
无名氏
枝朗菊黄篱纵,霜轻草碧犹擎。雁歌阵阵间和鸣,秋士千寻无影。
闲手常梳颓发,清茶宠辱不惊。诗书笑伴岁枯荣,梦醉夕阳幽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两句仅十二字,通过六个具有暮秋特色的物象,描绘出一幅鲜明的静景图。
B.上阕写景,调动视觉、听觉的能动性,令人感到虽已深秋但无衰败气氛。
C.“秋士千寻无影”一句暗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引出下阕对抒情主人公的描写。
D.下阕抓住抒情主人公典型的生活片断进行描写,巧妙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2】这首词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14、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麋俱渡江,为扬州刺吏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徒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咨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頻遇害,彬素与頻善,先往哭題,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B.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C.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D.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尚书郎,官职名。东汉始置。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通称尚书郎。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同祖叔伯之子。
D.左右,一指左右两边,一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文中指在王敦身边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里的“左右”意思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彬不汲汲于权位。他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王虞--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就任。
B.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顎被害后,主动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于当面为忠良说话。
C.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城出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D.王敦死后,王应劝王含投奔王彬。王彬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2)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近日,年仅26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杲完成论文,攻克复微分几何领域世界难题。目前,他的论文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2020年6月,陈杲在写信给母校时提到:“回顾我十年的科研之路,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勤奋和机遇之外,和我远大的志向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关。”
②就读于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徐卓立,2019级的一名本科生,19岁的他于2020年2月2日晚间奔赴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工作,同父亲并肩作战,定位、搬运、拆包、安装……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坚持奋战。
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请你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做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