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B.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C.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农科院也改变了战略,既要优质,又要高产,但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
D.本届财经峰会汇聚全球一流思想家和实践者,围绕中国制度变革与技术革新两大议题为核心进行深入讨论,寻找大变革时代通往繁荣的未来之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茶馆》等经典节目。
②春节期间,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北上广等城市十室九空,进入“空城模式”:马路空荡、路人零星、商铺紧锁……
③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④目前,校外教育培训结构存在不稂不莠、鱼龙混杂等问题,各类无序的教育培训班,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甚至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⑤共享单车的发展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骑行速度更快、出行效率更高的共享电动单车,却有点出师不利。
⑥过去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凭借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腾飞就会倚马可待。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②③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洪崖洞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掐丝壶瓶、根雕作品、蜜蜡手串、内画鼻烟壶等多种工艺品,使人应接不暇,惊喜不已。
B. 昨天下午,王大爷突然晕倒在世贸天阶AJ旗舰店的大厅里,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旗舰店保安、在场顾客的救护下,王大爷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C. “挑战者号”机毁人亡的惨剧令人无比痛惜,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情,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
D. 我真后悔,怎么为一时的意见不合,就和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黄致列兼具花美男外表和爆发力十足的嗓音,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一鸣惊人。
②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③夕阳,在中国诗歌中大多是象征“没落”的意象,龚自珍也以此象征江河日下的国势,如“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④公款吃喝风让老百姓捶胸顿足,只有出重拳,下猛药,才能有效根治,取信于民。
⑤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等虽便捷普及,但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书店面临人力、房租的压力而生存艰难,城市阅读生态堪忧。
⑥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A. ①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5、胡优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胡优见同桌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就意味深长地对张海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胡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胡优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D.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胡优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淸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王羲之)而拟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以历史变化的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髙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田园诗派一样。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音。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唐之音。就是形式,也由这个灵魂支配和决定,绝句和七古乐府所以在盛唐最称横唱,道理也在这里。它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相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的七言(即其中夹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等)才是当时在整个社会中最为流行而可歌可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它们也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
在唐代,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的冠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向又—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选自李泽厚《音乐性的美》,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在唐代,书法和诗歌既是最普及的艺术,又是最成熟的艺术,它们都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都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B.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他就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些兰亭摹本,就成了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C. 孙过庭在理论上将书法提到了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即所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D. 诗歌在盛唐最称横唱,因此,诗歌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了唐朝美的灵魂,称之为盛唐之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同为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诗与唐代书法的发展相似之处不少, 比如同在初唐展现新姿态,盛唐时都突出抒情特征,都有其代表人物等。
B. 虽然王羲之的真实面目和兰亭之真伪仍可作进一步探究,但从兰亭在初唐受到热烈追捧看,似有更多的理由把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C. 盛唐之音中最为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是指可歌可唱的“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的七言。
D. 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相成,具有相同的审美气质,与盛唐之音相符,共同体现盛唐风貌的是狂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盛唐诗歌和书法的核心相同,都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张旭、怀素的草书和狂草,和李白的诗歌一样,把悲欢离合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B. 唐代时,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艺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称之为诗书的王国, 把中国又推上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反应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C.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可以看出诗歌和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以诗歌为内容,诗歌以音乐为形式,诗歌为主,音乐为辅。
D. 盛唐时期,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音。如田园诗派 和边塞诗派,或优雅或雄壮,或文或武,有丰富的意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让我们似乎感受到诗人西望蜀道时的感慨和叹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衣着来比拟自己拥有的美德。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中也有两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3)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雁”表露自己无限乡情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3)庄周《逍遥游》中,《齐谐》一书中描绘了在迁徙南冥中,鹏鸟水面振羽,乘风而上状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后,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2)《过零丁洋》中,作者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发出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①
岑参
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这首诗作于公元 751 年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因公从姑臧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作战,岑参作此诗送别。②“火山”“赤亭”地名,位于内地通安西大都护的交通孔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化一般送别诗的惆怅与伤感为豪放、悲壮,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
B.三、四两句明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
C.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不提依依不舍之情,而是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
D.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
【2】请简要概括首联在本诗中的作用。
【3】作为送别诗,本诗除了惜别之情,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离亦器居正。与祭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官冯保善。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见,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讽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宴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大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真坐隅时省览量入为世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帝令四维等理阁中细务,大事即家令居正平章。居正始自力,后惫甚,不能遍阅。及病革,乞归。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B.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C.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
D.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厂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项是( )
A.诸生,这里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中官,原指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之一,后也指宦官,这里指后者。
C.徽号,对皇帝和帝后、母妃表示尊崇褒美的尊号,明清时尊号、徽号有别。
D.六宫,指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办公场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居正富有才华,深受器重。居正年少聪颖,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器重他,严嵩任首辅时虽忌恨徐阶,也仍然器重他。
B.张居正执政严苛,雷厉风行。各地盗贼作乱,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边备海防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
C.张居正敢于直言,劝帝节用。皇帝修缚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节俭无谓开支,他还建议节俭宫中用度,皇帝最终都接受了。
D.张居正执政有方,深受以待。居生病期间,皇帝关心,百官祈祷;帝还命令居正居家处理大事;居正病逝后被视作国公兼师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2)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没有/特别的人要哀悼,尽管一定有/许多,许多我不认识的人正慢慢地/归于尘土,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做过什么,/或还有什么没做。对于他们,我悲痛,/不偏不火,无法欺骗。
……
仅仅因为他们是人,我敬重。
——伊丽莎白·詹宁斯《纪念那些我不认识的人》
材料二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新华社
材料三所谓“至高性”,就是认定人的生命的价值具有绝对性,它高于一切价值,它本身就是目的,一切与之相违背的价值,都应该受到质疑……人可以为了信仰而献出生命,这次抗灾(注:汶川大地震)中就有这样的牺牲,献身者应该为我们所崇敬。
——钱理群《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涵、联系实际,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请结合材料一,写一篇读后感,在学校文学社举办的“沉重的时刻”主题论坛交流。
②请结合材料二、三,写一篇发言稿,在2020年4月4日网上主题班会上发言。
③请结合材料一、二、三,以“华春”的身份,给18年后的高三毕业班同学写一封信,谈谈2020年高中毕业前夕那段别样的生活带给你的思考和影响。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场合;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