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和艺术的情趣由大到小的转换,反映了中国人文化和审美心理上的变化。重视当下直接的体验,推崇___________纯净的美感,高扬___________幽微的气象等___________,山林境界为人们推崇,士人们返归于内成就心性的圆满,不必追求官能的享受,而着意直接的生命感受。

A.简约  淡逸  蔚然成风 B.简陋  淡逸  蔚为大观

C.简约  淡雅  蔚为大观 D.简陋  淡雅  蔚然成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从短期看,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部分项目实施PPP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融资成本,增强建设运营效率。

C.“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D.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向全球撒下追逃追赃“天网”,很多外逃贪官在海外选择深居简出、甚至整容以掩人耳目。

②在当今大学发展的壮阔时代中,每一所大学都面临着大相径庭的问题,即如何从自身的历史养分中吸取营养和自信。

③尽管《战国策》非信史,但这部奇书却为我们描绘出纵横捭阖的战国时期的时代风貌与瑰丽恣肆的人文精神。

④他们充满激情的演讲让全场的学生激昂、尤奋,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潮水般的掌声此起彼伏,几乎没有人离开座位。

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数的励志故事让孩子们相信,无论起点多么微乎其微,自己依然有能力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⑥餐饮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千百年来,美食家们为了大快朵颐,开发出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美食,有的甚至成为所在城市的“招牌菜”。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她想起自己面试被拒的理由是穿着随意,愤慨于对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却发现,原来自己的邋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②亲吻着第一片雪花,眼前浮现的是粉红的桃花林里的姹紫嫣红,身处在百花丛中,又会想起夏天荷叶上的青翠欲滴。

③为了一睹名校风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进校门,有的甚至采用五花八门的“偷渡”方式进入北大清华校园。

④做文化,最怕没有耐心、缺耐性,老是想着一挥而就,总是琢磨怎样能立竿见影,这样永远不能将文化做好。

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新华字典》作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出品方在推出APP时考虑营利因素,无可厚非

⑥尽管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但当前互联网产品良莠不齐,数字化内容的文字错误率要比纸质出版物高得多。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 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不少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的文章,有的“看标题就不靠谱”。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许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些“菅销号”正是凭借这点,先博取广泛关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在这种诱导下,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由此观之,谣言在老年人朋友圈的扩散,既是科学素养问题,也跟社会心理有关。“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正因此,一些网友感叹,谣言带给自己的困扰,不仅是“父母竟然相信”,更是“父母竟然要求我们一起相信”,以至于“躲过了各种微商、晒娃、自拍,却躲不过爸妈的传谣”。其实,靠“躲”解决不了问题。新的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一道鸿沟。走进网络新世界的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应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里,子女永远是最重要的联系人。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人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还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银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的侵扰,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原载《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目标群体就是老年人。

B.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的方式。

C. 对于谣言,如果听之信之将会遗患无穷;不久之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成为了老年人上网风险之首。

D. 不少年轻人在使用微信时都有收到长辈们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文章的经历,有的文章看标题就不靠谱.

2下列内容不属于“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原因的一项是( )

A. 制谣者抓住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运用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实验,让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慌的心理。

B. 年轻人没有给予父母应有的理解和关爱,没有提醒老人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C. 老年人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人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

D. “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这种社会心理推动了谣言病毒式传播。

3作为使老人们免受网络谣言侵害的举措,下列表述不准确一项是( )

A. 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

B. 网络平台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

C. 儿女要多陪伴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老人使用新技术的时时刻提醒他们,增强其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

D. 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整个社会舆论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创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闲来无事不从容”。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闲游承天寺,借月、竹、柏抒旷达之情,最后说“_______”。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却“___”。

(2)《逍遥游》中,庄子借微小生物解释“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______”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把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后的光亮比喻成“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将士们骑着骏马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的壮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

(2)____________________;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王勃《滕王阁序》)

(3)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浦《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面对污浊黑暗的社会环境,找不到出路的失意、痛苦与无奈之情。

(2)韩愈《师说》中将当时一些人为孩子“择师而教之”和自身“则耻师焉”的奇怪行为作对比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的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的句子是_________

(2)庄子《道遥游》借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和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来阐释小年的句子是______

(3)白居易《能琶行》_______一句是众人初闻琵琶声的反应。琵琶女听闻白居易将为她谱诗一曲,被他的话所感动站立良久,再弹琵琶。众人听后的反应是__________

12、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处填写句子

①《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桃花源记》中渔人回答完桃花源人关于当今何世等问题之后,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氓》中强烈地抒发一腔怨愤,诉说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的两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湖中

白居易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尾联十船同游及留宿湖心,明指诗人结群而来,暗衬太湖风景之美。

B.诗歌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写明了诗人此夜的所见所感及行踪。

C.诗人运用“碧”“霞”“练”“金”等字眼去描绘事物,使得景物色彩鲜明。

D.“碧沉沉”“浸月冷波”奠定了全诗感伤、委婉的感情基调。

【2】本诗写景叙事兼备,且层次分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三)阅读两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 ①几:轻微,婉转。 ②劳:操劳。③矶:激怒。

【1】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

【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所谓“四无”,指的是“92一代”普遍的生存状态:无公害、无国界、无禁忌、无现金。在无的同时,他们又有教养、有情趣、有文化、乐于分享,具有国际视野,推崇自由无束缚的生活方式。

“无公害”,指他们的进取和欲望以更从容有序的方式来实现。“无国界”,指他们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与世界在互联网任一高度平行,并同时发声。“无禁忌”,指不迷信成功学和所谓大师,一切人一切事都可以轻松解构,转化为表情包。“无现金”,指他们以支付宝畅游网上和网下世界,俘获世间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的物品。

(2)“四有青年”这个概念来自上世纪80年代,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当时对青年人提出的期望,成为70后、80后的做人目标。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