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特朗普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式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早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②“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拉伯学者法拉兹的这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启发,顿时扫除了我们内心的阴霾。

③“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与权威性的基础上吐故纳新,是宪法之树常青的源泉。

④面对市面上鱼龙混杂、功能各不相同的电子锁,即便是科技达人们也变得稀里糊涂——到底哪种电子锁才更加安全呢?

⑤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推进科技创新,我们既要有一马当先的气魄,也要有万马齐喑的气势。

⑥一些专家学者指出,要想提升科技向市场转移的速度,先得整体认清我国科技成果的现状,再抽丝剥茧地分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差距。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2、下列对通假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亡”; 涂有饿莩  “涂”通“途”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C.虽有槁暴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3、你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当,影响了学习成绩,你想劝他改变学习方法。下面几种说法较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只要改进改进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肯定会有提高。

B. 你的学习方法一定得改一改,要不学习成绩上不去。

C. 改进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成绩,不信你试试。

D. 你这次考试成绩有提高,因为你改了改学习方法,再继续改进一下学习方法肯定成绩更有提高。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智能通讯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乐趣多多,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年人反映手机字小看不清,软件操作复杂不会用。

②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2018年4月4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到头来却是作茧自缚,害了自己。

④作为“天眼之父”,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南仁东教授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可谓实至名归

⑤母亲薄氏卧病期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为她亲口尝汤药。

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亭台、拱桥、雕塑等景观设计,与整个公园的风格浑然一体,体现了建筑设计方的独到匠心。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好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只好笑纳了。

B.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如果能请到王老师给我指点人生规划,我一定洗耳恭听。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2005年《仙剑奇侠传》开始,玄幻逐渐成为国产剧重要类型。2017年,这一类型影视作品仍然不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古情歌》《醉玲珑》《轩辕剑之汉之云》《择天记》等作品纷至沓来,但除了年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关注度较高外,其他作品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玄幻剧已经略显疲态。

类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西方魔幻电影,玄幻剧是创作者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从而为观众带来超现实奇异感受的叙事艺术。得益于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玄幻剧营造出更加逼真的视听体验,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与此同时,模式单一、情节雷同等问题使得这类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3.5分(满分10分)。反观国外幻想题材影视剧,无论《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仅成为经典之作,其衍生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关注和期待。国产玄幻剧为什么产量大却难以留下精品呢?

概观这些玄幻剧,故事内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飞禽走兽在架空世界里陪伴着男女主人公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虚浮,主题轻浅,视野狭小,又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相比于中国古代神话、志怪文学、神魔小说,这些玄幻剧往往只是披着古人外衣,并没有从中吸取足够养分、挖掘深度内涵,因而情感苍白,意义稀薄。比如,某玄幻剧有不少《山海经》元素和上古神话影子,但仅仅作为符号存在,并未与故事本身有机融合在一起。再比如,“渡劫”在古典小说中指神仙们通过修炼来提升法力以渡过劫难,而玄幻剧中的渡劫则是一场接一场恋爱,丟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磅礴而仅囿于一己悲欢之中。与之相比,《指环王》立意“创造属于英国的神话”,作品更是大量借用北欧传说及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同为通俗文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留下金庸等人经典之作,是因为它发展了传统武侠小说类型叙事,为侠义精神赋予新意义,作品对中国传统巧妙化用更是俯拾皆是。

幻想题材大众文艺作品受到人们欢迎,最重要的是透过超现实想象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远者如《聊斋志异》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近者如《蜀山剑侠传》对民国乱世的思考,就连《天仙配》《白蛇传》这样的爱情主题作品,也是古代人摆脱封建制度伽锁,向往自由美好爱情的观照。而玄幻剧与生动描绘现实社会、巧喻世俗百态的传统是断裂的,很难看到具有鲜明现实关怀、表达主流价值观的玄幻作品。光怪陆离的影像如果剥离现实关切,最终将只剩下“颜值”、炫景和喧嚣。

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最大推动者,他们寻求新奇故事和瑰丽想象的审美趣味牵动着资本的热情。一些浮躁的制片单位为赚快钱和高收益,祭出粉丝经济的“法宝”,忙于把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转化为改编作品的消费者,却没有在内涵挖掘和艺术锤炼上进行沉潜,最终将伤害这门艺术的根基。从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而言,中国玄幻剧有希望出精品,出佳作,如果不用心经营,从风靡一时堕落成明日黄花,实在令人惋惜。

(选自2018年2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玄幻剧”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 玄幻剧釆用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的叙事艺术,在人神魔的架空框架下,讲述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

B. 玄幻剧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唯美的画面、虐恋的情节、逼真的视听体验,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

C. 玄幻剧经过十几年的流行,虽保持高产量态势,但略显疲态,作品己不再吸引观众,观众对此类作品评分很低。

D. 玄幻剧是资本取向、市场运作、观众喜好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存在必然性,不必将其完全否定。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数码技术的发展固然给玄幻剧制作带来极大推力,但也可能让制作者因过分倚仗技术而忽略内容,从而造成流于肤浅的弊端。

B. 与很多玄幻剧不同,《指环王》和金庸武侠小说等经典之作都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长期追捧。

C. 我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志怪传统,它们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意识,能对生活集中体现,不像玄幻剧有意回避现实。

D. 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的最大推动者,但玄幻剧若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不进行自我提升,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绘了小船任意飘摇在浩淼江面上的样子。

(2)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意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吐露出频来夜游,对田园生活喜爱不舍之情。

(2) 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清幽的月夜,与友人敬酒、歌咏诗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2)《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发对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屈原在《国殇》中,也塑造了拥有“丹心”的将士形象:“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

②中华民族有着众多拥有“丹心”的仁人志士,如:“后值倾覆,________”的贤相诸葛亮。

③《甲辰八月辞故里》一诗尾联使用了虚写的手法,设想了为国捐躯后的情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也用了虚写的手法,描写了过去的英雄人物,如:“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连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中国古人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人格的形象表述。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不息的认识。

(3)后人在表达难事“突然出现转机”之意时,常用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明自己勇武不减当年,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岳阳楼

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注】①本诗写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作者从靖康元年(1126)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流浪三年。②轩帝: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传说黄帝在洞庭湖演奏咸池之乐。钧天乐:钧天广乐的简称,是神话中天帝的音乐。③吟边:思绪所到之处,此处指天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人以岳阳楼为立足点,或仰望俯视,或近观远眺,从多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观,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愉悦心情。

B. 第一句既点出登楼的时间,也描写了高空开阔、雁行书字的景象,与下联湖面水势相互映衬,显得空间辽阔广远。

C. 第二句又对颔联、颈联有统领作用,下两联都是俯视“晴川”所见具体景物。此处“晴川”不同于“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

D. 洞庭湖浪涛声声,仿佛轩辕黄帝在湖边演奏着天神的音乐,远处连绵的群山,烟岚笼罩,好像玉皇大帝香案上的迷蒙轻烟。

E. 颈联由近及远,有近处“大舶驾风”的雄壮美,还有远处日落天边的瑰丽美,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刚柔相济,境界开阔。

2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帝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卿有文学,何辞为?”对曰:“臣不能为四六。”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帝问光,光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守则诛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侍讲吴申起曰:“光言,至论也。”

它日留对,帝曰:“今天下汹汹者,孙叔敖所谓‘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也。”光曰:“然。陛下当论其是非。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惠卿以为是耳,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邪?”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B.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C.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D.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故有“内相”之称。

B.四六,即四六文或骈体文。其文常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并注重藻饰和用典。

C.《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宋神宗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

D.曹参代萧何,指萧何死后曹参任国相,推翻萧何在任时立下的规矩而自立一套治理国家的体系,且取得成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自幼聪颖,手不释卷。因读书多见识广,故能关键时刻砸缸救人,成就佳话,并为他后来步入仕途打下基础。

B.宋神宗要把司马光提拔为翰林学士,司马光却以自己不能作四六文为由加以推辞。然而终究推辞不掉,只好赴任。

C.司马光认为治理天下就好比住房子,房子坏了就修补一下;没有倒塌就不要另造新房。吴申认为司马光所言切中要害。

D.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坚决反对,上书陈述利害。当皇帝要重用司马光时,王安石以韩信树汉赤色旗为喻,表示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

(2)帝曰:“今天下汹汹者,孙叔敖所谓‘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在墙那地方,我们根本不需要墙:

他那边全是松树,我这边是苹果园。

我的苹果树永远也不会踱过去,

吃掉他松树下的松球。

——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节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