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何为沃野千里的长江流域提供永续之脉?专家们 ,其中有一点得到了公认: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统一的生态整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早已不限于某个区域。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环境破坏中 ,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

A. 各执一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洁身自好

B. 各抒己见   牵一发而动全身   独善其身

C. 各执一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独善其身

D. 各抒己见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洁身自好

2、下列各句中加划线的词语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 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② 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 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③ 某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④ 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 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⑤ 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 像待审的犯人。

⑥ 专家指出: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副作用大, 会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流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30日逝世,享年95岁。

B. 人饮酒后容易产生意识模糊、判断力下降,如果驾车上路,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您不要酒后驾车。

C.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凭借丰富的诗词储备和谦逊的态度备受好评。

D. 广西警方跨区作业、深入侦查,最终成功告破一起价值400亿元的特大地下钱庄案,打掉地下钱庄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

 

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每个人的成功,都与自己原本的基础以及付出的努力有关。如果你本来基础好又能不断努力,那你肯定能比别人更早地获得成功。

下列四项中,与上文所表达的意思最不一致的一项是

A. 某人基础好但不肯努力,因而没有能够比别人更早地获得成功。

B. 某人基础不好但能够不断努力因而比别人更早地获得了成功。

C. 某人基础不好而且也不肯努力,但他却比别人更早获得了成功。

D. 某人基础好而且能够不断努力,但是他获得成功却比别人更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高三备考复习中,许多学生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作业完成不及时,复习重点不突出,有的甚至记住了后面的知识,又忘了前面的知识。

B. 中美贸易战近期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热点,美国单方面制造事端,妄图影响中国的发展,以继续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中国政府立场坚定并予以了有力反击。

C. 条码支付由于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 如果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重视课堂学习、自学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不会迅速适应工作带来的角色转变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白 发

王 东

虽然已经立了春,但是张诚感觉冬天的冷依然弥散在空气里,十根手指和脚趾冻得隐隐发痛。一股北风挤进虚掩的门,从衣领处钻入身体,张诚不禁打了个寒战。

去村里串串门,走动走动也许会暖和点,张诚心想。可是去谁家呢?赵刚、刘晓燕他们几个前天就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们说初八就得上班呢。二娃和磊子他们几个昨天也去了深圳。今天一大早,又有好几拨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前走过,或者去广州,或者去北京,或者去成都。这些年轻人一走,好像把年也带走了,家家户户都很冷清。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按照以前的风俗,最起码也要过了初八,这年才算完啊。可是今天才是初六呢,咋就感觉年就过完了呢?张诚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无意识地朝门外望了望。这时,张诚看到了父亲,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乍一看,像一层白茫茫的霜。

“我去挖会儿地。”父亲从猪圈里扛了把锄头出门,对抱着一捆柴火准备进厨房的母亲说。张诚走了出来,说:“爸,这大过年的,挖啥地啊?”父亲说:“唉,现在过不过年和平时有啥两样呢?再说,闲在家里冷呢,干活还热乎些。”张诚心想,是啊,现在过年和平时真没啥两样,于是也找了把锄头,说:“我也去挖会儿地。”

父亲看了张诚一眼,说:“你在家歇着吧。”张诚说:“闲在家里冷呢。”父亲不再说话,张诚便跟着父亲出了门。

父亲走得很慢,张诚也走得很慢。这次,张诚将父亲头上的白发看得清清楚楚。近看,白发就是白发,其实并不像霜,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银丝,父亲头上的白发灰白灰白的,远一点看,倒有点像白茫茫的雾。张诚又想起年前,自己和梅芳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家门口时,老远就看到正弓着身子颤巍巍地往家里挑水的父亲那灰白的头。那白头,随着水桶和枯瘦身体的摇晃而跟着一摇一晃的。

父亲挖了一会儿地,也许是累了,也许是腰腿又痛了,便将锄头杵在地埂上,掏出烟来,递给张诚一支,自己点了一支。张诚接过烟,也将锄头杵在地埂上,点上烟。

父亲说:“张华他们今天也出门了。”

张诚说:“我看到了。”

父亲问:“你们什么时候走?”

张诚迟疑了一下,说:“还没有决定呢。”

父亲说:“梅芳不是说你们车票已经买好了么?”

张诚顿了顿,说:“我想让梅芳一个人出去,我留在家里。”

父亲深深吸了两口烟,说:“梅芳一个人出去,天高地远,你能放心呀?再说,两个人出去,总能多挣一点。”

张诚不说话,也深深吸了两口烟,烟雾在风里飘散。

父亲说:“你留在家里又能做啥呢?种庄稼?这点庄稼也种不出啥来。”

张诚说:“可以做点小生意啥的。”

父亲说:“那你准备做啥生意呢?”

张诚说:“还没想好。”

砰!远处传来一起鞭炮响,然后又恢复了寂静。

好一阵,父亲说:“家里人都没有几个,生意也不好做呢,我看还不如出去打工。”

张诚说:“可是家里……你和妈怎么办?都这么大岁数了。”

父亲沉默了很久,说:“我和你妈还能行,我们总比张华爹妈强些吧?你不用为我们担心。”

张诚不说话,又一口一口狠狠地吸着烟。

父亲又说:“毛娃后年就要上高中了,燕子明年也要上初中,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呢。俩孩子都争气,听老师说,毛娃和燕子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唉,我不想看俩孩子以后又走你的老路啊。我到现在都后悔,要是当初憋一口气,砸锅卖铁都让你读书,你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父亲的话戳中了张诚的痛处,这也是张诚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一阵山风吹来,张诚不禁又打了个寒战。

张诚说:“一停下来就冷得很,都立春了,这天怎么这么冷呢?”说完,张诚又拿起锄头挖起地来。

父亲说:“是啊,一停下来就冷。”

张诚和父亲一连挖了两天地,便将家里的地挖完了。

初八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张诚和梅芳便又背起包,踏上了门前那条通向远方的小路。

走了好远,张诚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山里的雾很大,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张诚心想,那会不会是父亲头上的白发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细腻地描写张诚对立春后寒冷的感觉,多次提到陆陆续续离家的年轻人,意在渲染乡村春节后的冷清与荒凉,表现人物因即将离家无法言说的内心凄凉,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张本。

B. 小说所写的乡村,作者没有点出村名,也没有点明其地理位置,但从父子的对话,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它是中国当代农村的一个缩影。

C. 张诚明明买好了车票,却跟父亲说想让自己留在家里,这正是他矛盾心理的表现:他一方面为了孩子的学业只能常年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撇下年老的双亲。

D. 小说中的父亲勤劳、善良、隐忍,是老一代农民的缩影,他们固守土地,辛勤耕种,却始终摆脱不了贫穷,所以,他们抗拒寒冷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劳动。

E. 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辅以肖像、动作、心理与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

2小说以“白发”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立春了,这天怎么还这么冷”,“一停下来就冷”,小说反复写立春后天气的寒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对于是留还是走,张诚心有纠结。小说最后写张诚在父亲的劝慰下,选择和妻子继续外出打工,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小说结局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_______________”,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_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__________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韩愈以反问的形式强调:无论对方年长年少,只要懂得道理,都值得向他学习。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人生追求一致。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自己要像前圣所看重的那样,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的信仰而死。

(2)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通过“竹柏影”来突出月之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久住浔阳城而感到低洼潮湿,看到竹木丛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叙事和写景,含蓄表现了身为商人妇的琵琶女整日的落寞和悲凉。

(3)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与之交往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词渲染三峡秋季凄凉氛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借前圣勉励自己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信仰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李白从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蜀道中水流湍急势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提到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地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行赠雁①

欧阳修

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②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归雁

杜甫

春来万时③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注)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②缯缴(zēng  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③万时:长期

1借雁这个意象,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2两诗都写到了雁,但写法有别。请结合两诗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帝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贤以语时。俄中官牛玉宣旨,时谓玉曰:“南士出时上者不少,何可抑之?”已,选十五人,南六人与焉。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成化改元,进兵部尚书, 四年,时言:“大臣黜陟,宜断自宸衷,或集群臣佥议。不可悉委臣下,使大权旁落。”帝虽不能从,而心嘉其忠。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七年,疾复作,乞致仕。帝慰留之,不得去。时每因灾变上言,或留中,或下所司,多阻隔,悒悒不得志。十一年正月,以秩满进少保。逾月卒,年六十。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彭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

B.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

C.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

D.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国,指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督国事;也指国家非常时期,新君未登大位时,由近亲或权臣代理国事。

B. 改元,指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往往使用一个年号。

C. 平粜,指官府在荒年粮价高涨时将仓库所存粮食平价出售,目的是稳定粮价。

D. 留中,指皇帝把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中,不予办理。文中指皇帝压下了彭时的奏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彭时非常耿直。皇帝因为李贤忤旨,要罢免他而专门任用彭时时,彭时坚决反对,声称如果罢免了李贤,自己也要辞职,皇帝最终没有罢免李贤。

B. 彭时官运亨通。他考中状元第二年就进入内阁,参与国家要务;他是皇帝亲自提拔进入内阁的寥寥数人之一,在朝做官三十年,很得皇帝的信任。

C. 彭时忠正为国。皇帝想减少对南方人的任用,彭时认为南方人有才学的不少,不应压制,他的主张和他的坚持使后来朝廷多选拔了一些南方人。

D. 彭时晚年失意。皇帝怠于朝政,懒见臣子,他虽然曾听从了彭时免税平粜的意见,但对他利用灾变进行的劝谏多不理睬,彭时长时间郁郁寡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雅贤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

(2)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根要求作文。

2017年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罗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二十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2018年3月22日,82岁的张弥曼女士女士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获颁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网友亲切地称赞“这才是真正的国民女神,中国女性的骄傲!”

你还了解哪些“中国骄傲”?请以“中国骄傲”为话题,为2018年国庆写一简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