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讲是时代的见证。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演讲者 | 时间、地点 | 主要内容 |
卡尔?马克思 | 1848年、比利时 | “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
费雷德利克?道格拉斯 | 1854年、美国 | “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论奴隶制度》) |
苏瑞?安东尼 | 1860年、美国 | “难道女人不是人吗?”(《一个女性的选举权》) |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2、农业在西亚地区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为该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 前后,东亚和中美洲地区的农业也得以传播开来。下列有关世界农业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
B.农业起源是三个地区不断交流的结果
C.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
D.人类从食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
3、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两种制度都( )
A.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顶层设计
B.促进了疆域扩展与民族心理认同
C.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
D.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
4、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店,三五零星”的研口至谌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
A.促进了武汉旅游业发展
B.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
C.取代了海运和航运地位
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字之改( )
A.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B.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推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D.有利于依法治国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6、古希腊宗教是多神教,众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导致整个神界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教义和宗教组织,其宗教行为由一系列崇拜仪式和习俗构成,所以虔诚的雅典人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制定严格的等级。材料可用来说明古希腊( )
A.多神教决定了世俗政治走向
B.民主政治形成有其文化渊源
C.民主政治带有浓厚宗教色彩
D.雅典人对待宗教非常的虔诚
7、并海道是秦汉时期与东部海岸线大致平行的重要陆路交通线,沟通了南北18个郡国、十多个港口,并与其他东西向道路相连。沿线人口约占全国的20%,铁官和盐官数量占全国30%以上。并海道的形成和发展( )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东移
B.得益于盐铁官营的实施
C.促进了国家一体化进程
D.保证了东部海疆的安宁
8、秦至明,人口数量即便是盛世,总数从未破亿,但是清乾隆二十七年,数量达3亿,清代人口数量骤增主要源于( )
A.儒家伦理的影响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家庭观念的变化
D.赋税制度的变革
9、《法国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213条规定:“夫应该保护妻,妻应顺从夫。”即使在继承法领域,《法国民法典》对家庭财产利益的赠与自由与遗嘱继承自由也有极大的限制。据此可知,《法国民法典》( )
A.具有继承和创新的双重性
B.注重协调社会阶级间的差异
C.突出了其社会教化的功能
D.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性
10、《宋史•选举志一》记教:“士有亲戚仕本州,或为发解官,及侍亲远宦,距本州二千里,令转运司类试,以十串之,取三人。於是诸路始有别头试。”“别头试”的出现( )
A.丰富了科举考试内容
B.减少了人才选拔来源
C.限制了官宦子弟特权
D.杜绝了考场舞弊现象
11、下面是元朝(1260~1340年)纸币发行量统计图(单位:锭)。据此可知,元朝( )
A.货币政策调整追求灵活实用
B.货币政策演变与时局变化密切相关
C.商品流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D.货币结构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2、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2021年一季度,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这充分体现出我国( )
A.救助体系的及时有效
B.医疗科技水平的领先
C.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D.经济修复能力的增强
13、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发表了题为“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的著名演讲,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成立大会
D.不结盟会议
14、知名历史学家蒙文通认为:“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他认为商鞅变法( )
A.立足当地实际
B.措施全面彻底
C.沿袭秦人旧俗
D.过于残暴粗野
15、《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措施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16、一条鞭法施行后,明神宗始设矿监税使,征收矿税和其他杂税,但在皇帝的直接授命下,其税收“袛充皇上私藏,而未曾镏铢佐国”,由此可知,该官职的设置( )
A.延续和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
B.具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
C.冲击了国家财政的常规收入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7、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项所摘条款内容出自《辛丑条约》的是( )
A.“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现定稍宽其禁,听商尊行纳税贸易,洋药准其进口”
18、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C.井田制瓦解
D.贵族争夺土地加剧
19、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0、唐朝酒肆广布,除卖酒菜肴外,酒肆乐舞往往是必备的业务,著名的“胡姬酒肆”就以独有的美酒、乐舞等异域风情吸引着时人。这体现唐朝( )
A.酒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B.商业经营理念的进步
C.粮食产量的丰足充盈
D.乐舞较高的商业价值
21、近些年来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角逐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矛盾与利益摩擦。这刺激了各国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们竭力为本国利益去做出前沿高端的成果,在历史“合力”中谱写人工智能新时代。这说明( )
A.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前途
B.国际关系恶化根源于人工智能竞赛
C.国家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
D.人工智能研究竞赛蕴含着家国情怀
22、甲骨文中提及“黍”字最多。商代常占卜预测收成好坏,故甲骨文中多有“求黍”及“求黍年”字句,但未见“求麦”“求稻”字句。 由此可推知( )
A.黍的种植在商代得到全面普及
B.稻麦作物在商代尚未出现
C.黍在商代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
D.商代依靠宗教来发展农业
23、清代,无论是买地、租房、雇工、合伙、婚娶、借贷等都以契约作为凭证,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雍正、乾隆时期,既有官版契纸,也有民间手写契纸,如双方发生争讼,要出具契纸作为凭证。加盖官印的“红契”比未盖官印的“白契”的法律效力要大。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清朝专制主义发展促进了契约的发展
B.清朝契约形式较前朝有了较大发展
C.契纸凭证说明法治理念得到社会认可
D.契约的发展推动清朝的近代化转型
24、从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
A.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B.晚清民国宪政道路之艰难
C.保守势力始终占据了优势
D.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
25、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_______》,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_______》,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6、20世纪上半期,_______文学高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_______》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27、战国时期
(1)背景: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政治上,_____________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统治者支持: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表现
①魏国李悝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②楚国吴起变法,主要内容包括: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变相没收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俸禄,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
③齐国、赵国和韩国也陆续进行了变法。
(4)作用:各国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各国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28、亚非拉文学
(1)特点:反映⑯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代表
a印度的⑰_________。
b中国的鲁迅。
c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d尼日利亚的索因卡。
29、民族乐派
(1)概况:19世纪在欧洲出现,中后期在俄国兴起。
(2)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
(3)代表:俄国柴可夫斯基的_______。
30、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______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3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劵;标志: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强调___________,反对罗马教皇的“因行称义”,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宣称赎罪劵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性质: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改革后创立的______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32、民生思想:受到中国____________的重要启迪。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33、重要人物的历史决择,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4、________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35、“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状态。下列属于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的是
A.采集渔猎经济的盛行
B.农耕、畜牧业的产生
C.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
D.国家机器的成熟完善
36、理学的创立与发展影响后世几百年……据此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说出“北宋五子”并指出张载的理学贡献。
(2)简要叙述朱熹的理学成就。
37、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订《权利法案》。
38、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哥拉
材料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造成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世人“犯罪”以后,就失掉了上帝的爱,谁要想重新获得爱,除了必须绝对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外,还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补赎罪过……
——圣经注释摘要
材料三我是一个人,当爱情鼓励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摘自一位意大利诗人
材料四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2)对于爱情,材料二和三的看法有何不同?本质区别是什么?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思想内容。材料四与材料三,两者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9、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请问:
(1)当时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
(2)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请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
(3)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