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1 mol O2中含有_____个氧气分子,含有____个氧原子。
(2)3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含3mol氢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____。
(3)6 mol H2O与___mol 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4)1个CO2分子含有____个电子,1 mol CO2含有____mol e-。
(5)1 mol NaCl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是为____,离子总数为_____。
(6)1 mol H2SO4中氧原子数为_____。
3、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①铁片 ②CaCO3 ③氨水 ④醋酸铅 ⑤醋酸 ⑥熔融态氧化钙 ⑦盐酸 ⑧Ca(OH)2 ⑨乙醇 ⑩CO2,其中能够导电的是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
4、金属单质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______,而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存在____。
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面列出了金属的几种性质:①导热性、②导电性、③还原性、④延展性。请在下面金属用途后的横线上填上金属性质对应的序号。
(1)用铝定制成包装用的铝箔___;
(2)用铁制成铁锅做炊具___;
(3)用铁粉回收照相业废液中的银___;
(4)电信业中大量使用的铜丝、金属电缆___。
6、氮肥是最重要的化肥,它能使农作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促进叶绿素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1)氮气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氨气分子的空间形状为:__________。
(2)农谚有“雷雨发庄稼”一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闪电作用下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_____.
(3)合成氨工业是氮肥的最主要来源。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氨工业也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7、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H2SO4=___;②Na2SO4=___;③Al2(SO4)3=___。
8、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
(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
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9、Ⅰ.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鸡蛋壳溶解在醋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 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4)按上述实验操作中,_______(能/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0、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的混合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
(1)将1L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LCO2气体.试通过计算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组合编号 | A的分子式 | B的分子式 | A和B的体积比(VA:VB) |
① |
|
|
|
② |
|
|
|
③ |
|
|
|
④ |
|
|
|
为进一步确定A、B分子式,继续实验:
(2)120℃时,取1L该混合气体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了6.25%.试通过计算确定唯一符合题意的A、B的分子式 .
11、化学反应与生产研究息息相关,我们不仅关注能量变化,还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程度。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理论上不可以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2)将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_______(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氢气11.2L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85%,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发生X、Y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X、Y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反应开始至2min时,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2min时,v正_______(填“>”“<”或“=”)v逆。
12、绿矾(FeSO4·7H2O)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矿石,翠绿如宝石,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一《唐本草》和《天工开物》等古籍都记载中国很早就能焙烧绿矾制备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铁红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
材料二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查比尔曾提出,把绿矾焙烧可以蒸馏出“矾精”,它具有比较大的溶解力。绿矾焙烧是一种生产硫酸的古老方法。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试验装置对绿矾的焙烧反应进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A玻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③该小组学生检验“矾精”中含有SO的方法是_______
(2)某工厂计划用绿矾焙烧工艺生产高纯度铁红(Fe2O3)160kg,计算理论上所需绿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
13、将 16 克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 22 克,求原混合气 体中 CO 的质量分数?_____若将所得的气体再通入到 100 克质量分数为 22.2%的澄清石灰水中,求所得沉淀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
14、Ⅰ.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简易原电池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电极材料为碳、b溶液为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有
负极材料溶解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
。
(2)若a电极材料为铁、b溶液为浓硝酸,电流表的指针也会偏转,则电子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电极材料,下同),溶液中的向___________极移动。
(3)某固体酸膜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以固体为电解质传递
,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则a为电池___________极,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Ⅱ.原子间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破坏原子间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已知键、
键、
键的键能分别为
、
、
。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请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问题。
(4)若有生成,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___________表示(填“甲”或“乙”)。
Ⅲ.在
催化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为探究一定温度下
溶液的浓度、
的浓度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实验所用试剂 | ||||
酸性 |
| ||||
甲 | 4 | 0.1 | 3 | 2 | 3 |
乙 | 4 | 0.1 | 2 | 2 | |
丙 | 5 | 0.1 | 2 | 2 |
(5)①___________。
②实验甲、乙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实验甲、丙探究催化剂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则
___________;若实验丙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15、某大型化工厂产生的酸性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
(2)写出操作①过程中,Fe3+与铁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溶液A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溶液A中的Fe2+完全转化为Fe3+,在此过程中H2O2所起的作用是___;(A.氧化剂 B.还原剂)
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
(4)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为:取少量溶液B于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___试剂,溶液迅速转变为红色,即可检验。
(5)H2O2、乙醇、NaClO等水溶液可用于灭活新型冠状病毒,H2O2灭菌原理与___相同。
A.乙醇 B.NaClO